这次我亲自上黄山 ,亲眼看到黄山松,这概念方才明确起来。据我所看到的, 黄山松有三种特色:
第一,黄山的松树大都生在石上。虽然也有生在较平的地上的,然而 大多数是长在石山上的。我的黄山诗中有一句 :
“苍松石上生。”石上生,原是诗中的话;散文地说, 该是石罅生,或 石缝生。石头如果是囫囵的,上面总长不出 松树来;一定有一条缝,松树才能扎 根在石缝里。石缝里有 没有养料呢我觉得很奇怪。生物学家一定有科学的解说;
我却只有臆测:《本草纲目》里有一种药叫做“石髓”。李 时珍说:“《列仙传》 言邛疏煮石髓。”可知石头也有养分。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 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 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 中,象须蔓一般摇曳 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 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 的生物啊! 第二个特色,黄山松的枝条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极少有向 上生的。一般树枝,绝大多数是向上生的,除非柳条挂下去。然而柳条是软弱的, 地心吸力强迫它挂下去 ,不是它自己发心向下挂的。黄山松的枝条挺秀坚劲, 然而绝大多数象电线木上的横木一般向左右生,或者象人的手臂一般向下生。黄 山松更有一种奇特的姿态: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 着空中,那么它的枝条就全部向空中生长,靠岩壁的一面一根枝条也不生。这姿 态 就很奇特,好象一个很疏的木梳,又象学习的“习”字。显然,它不肯面壁, 不肯置身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
第三个特色,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狮子林附近有一 株松树,叫做“团结松”。五六根枝条从近根的地方生出来,密切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到了高处才向四面分散,长出松针来。因此这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树干,形似 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我谛视这树干,想象它们初生时的状态 :五六根枝条怎 么会合伙呢大概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 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 所以生成这个样子。
如今这株团结松已经长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树 干 ,觉得象铁铸的一般。即使十二级台风,漫天大雪,也动弹它不了。更有团 结力强得不可思议的松树呢:从文殊院到光明顶的途中,有一株松树,叫做“蒲 团松”。这株松树长在山间的一小块平坡上,前面的砂土上筑着石围墙,足见这 株树是一向被人重视的。树干不很高,不过一二丈,粗细不过合抱光景。上面的 枝条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每根都伸得极长,足有树干的高度的两倍。这就是说:
全体象个“丁”字 ,但上面一划的长度大约相当于下面一直的长度的四倍。这一 划上面长着丛密的松针,软绵绵的好象一个大蒲团,上面可以坐四五个人。靠近 山的一面的枝条,梢头略微向下。下面正好有一个小阜,和枝条的梢头相距不过 一二尺。人要坐这蒲团,可以走到这小阜上,攀着枝条,慢慢地爬上去。陪我上 山的向导告诉我:“上面可以睡觉的,同沙发床一样。
”我不愿坐轿,单请一个 向导和一个服务员陪伴着,步行上山,两腿走得相当吃力了,很想爬到这蒲团上 去睡一觉。然而我们这一天要上光明顶,赴狮子林,前程远大,不宜耽搁 ;只得 想象地在这蒲团上坐坐,躺躺,就鼓起干劲,向光明顶迈步前进了。
现代典型的写景散文:游牧民族的摇篮 我们在内蒙西部没有看到的塞外风光,在内蒙东部看到了。当我们的 火车越过大兴安岭进入呼伦贝尔草原时,自然环境就散发出蒙古的气氛。一幅天 苍苍,野茫茫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正象大青山把内蒙的西部分成南北两块,大兴安岭这一条从东北伸向 西南的广阔的山脉也把呼伦贝尔草原分割为东西两部。山脉的两麓被无数起伏不 大的山谷割开,从山谷中流出来的溪水,分别灌注着大兴安岭东西的草原,并在 东部汇成了嫩江,在西部汇成了海拉尔河,海拉尔,蒙古语,它的意思就是流下 来的水。
海拉尔市虽然是一个草原中的城市,但住在这人城市里,并不能使我 们感到草原的风味,只有当我们从海拉尔乘汽车经过南屯前往锡尼河的这条路上, 才看到真正的草原风光。在这条路上,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平坦、广阔、空旷的草 原,从古以来没有人耕种过的、甚至从来也没有属于任何个人私有过的草原。没 有山,没有树木,没有村落,只有碧绿的草和覆盖这个草原的蓝色的天,一直到 锡尼河我们才看到一些用毡子围起来的灰白色的帐幕,这是布列亚特蒙古族牧人的家。我们访问了这些牧人的家,在草原上度过了最快乐的一天。
当然不是所有的草原都象锡尼河一亲平坦。当我们从海拉尔前往满洲 里的路上,我们就看到一些起伏不大的沙丘;而当我们从满洲里到达赉湖,从达 赉湖到批赉诺尔的路上,也看到一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在地平线上画出了各种各样 的柔和的曲线。
呼伦贝尔不仅在现在是内蒙的一个最好的牧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最 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游 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 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
根据《后汉书·鲜卑传》所载,鲜卑人最早的游牧之地是鲜卑山。他 们每年“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鲜卑山、饶乐水究竟在哪里,历来的史学家 都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在扎赉诺尔附近木图拉雅河的东岸发现了一个古墓群。
据考古学家判断,可能是鲜卑人的墓群。如果是鲜卑人的墓群,那就可以证实早 在两汉时期鲜卑人就游牧于呼伦贝尔西部达赉湖附近一带的草原。
对于早期鲜卑人的生活,历史文献上给我们的知识很少,仅说鲜卑人 的习俗与乌桓同。而当时的乌桓是一个以“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但已“能 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的游牧民族。我们这次在呼和浩特和海拉尔两处的 博物馆,看到扎赉诺尔古墓中发现的鲜卑人的文物,其中有双耳青铜罐和雕有马 鹿等动物形象有铜饰片。又有桦木制的弓、桦树皮制的弓囊和骨镞等等,只是没 有发现角端弓。又《鲜卑传》谓鲜卑于建武二十五年始与东汉王朝通驿(当作译) 使,这件事也从墓葬中发现的织有“如意”字样的丝织物和汉代的规矩镜得到证实。
史载契丹人最初居在鲜卑人的故地,地名枭罗个没里,没里者,河也 (《五代史》卷七址二,四夷附录)。这条河窨在哪里,不得而知。最近在扎赉诺 尔古墓群附近发现了契丹人的古城遗址,证明契丹人也在呼伦贝尔草原东部游牧 过。
女真人在呼伦贝尔草原也留下了他们的遗迹。其中最有名的是两条边 墙。一条边墙在草原的西北部,沿着额尔古纳而西,中间经过满洲时直到达赉湖 的西边,长约数百里。这条边墙显然是为了防御蒙古人侵入呼伦贝尔草原而建筑 的。但据史籍所载,在蒙古人占领这个草原以前,游牧于这个草原的是塔塔儿人, 蒙古人不是从女真人手中,而是从塔塔儿人手中接收这个草原的。根据这样的情况,这条边墙,似乎不是女真人修筑的。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即为了抵抗蒙 古人的侵入,当时的塔塔儿人和女真人是站在一边的,女真人才有可能修筑这条 边墙。另一条边墙在呼伦贝尔的东南,这条边墙是沿着大兴安岭南麓自东北而西 南,东起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尼尔基镇,西至科尔沁右翼前旗的索伦, 长亦数百里。王国维曾在其所著《金界壕考》一文中对这条墙作了详细的考证。
有人认为这是成吉思汗的边墙,并且所札兰屯南边的一个小镇取名为成吉思汗, 以纪念这条边墙,这是错误的。毫无疑问,这条边墙是女真人建筑的,其目的是 为了保卫呼伦贝尔南部的草原,免于蒙古人的侵入。但是成吉思汗终于突破了这 两道边墙,进入了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而且是他们的武库、 粮仓和练兵场。他们利用这里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繁殖自己的民族,武装自己的 军队,然后以此为出发点由东而西,征服内蒙中部和西部诸部落或最广大的世界, 展开他们的历史性的活动。鲜卑人如此,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也是如此。
鲜卑人占领了这个草原就代替匈奴人成为蒙古地区的支配民族,以后 进入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鲜卑人在前进的路上留下了很多遗迹,现在在内 蒙和林格尔县境内发现的土城子古城,可能就是北魏盛乐城的遗址。不同云冈石 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也是鲜卑人留下来的艺术宝库。我们在访问大同时曾经游览云 冈,把这里的艺术创造和扎赉诺尔的文化遗物比较一下,那就明显地表示出奠居 在大同一带的鲜卑人比起游牧于扎赉诺尔的鲜卑人来,已经是一个具有高得多的 文化的民族。如果把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的艺术,作一比较研究,我想一定能看 出鲜卑人在文化艺术方面更大一步的前进。
在呼伦贝尔草原游牧过的契丹人,后来也向内蒙的中部和西部发展, 最后定居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辽王朝。契丹人也在前进的路上留下了他们历史的里 程碑。他们在锦州市内留下了一个广济寺古塔,在呼和浩特东四十里的地方留下 了一个万卷华严经塔,还在大同城内留下了止下华严寺。我们这次游览了锦州的 古塔,欣赏了大同上下华不顾寺的佛像雕塑艺术。从这些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看 来,奠居在锦州和大同一带的契丹人也是一个具有相当高度文化艺术的民族。
为了保卫呼伦贝尔草原建筑过两条边墙的女真人,后来也进入黄河流 域建立了金王朝。和鲜卑人、契丹人略有不同,女真人在进入中原以前已经具有 比较高度的文化,现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的白城就是金上京。在这次访问中,有 些同志曾经去游览过金上京遗址,从遗址看来已经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城市。这 个城市表明了当时女真人已经进入了定居的农业生活,并且有了繁盛的商业活动。成吉思汗在进入呼伦贝尔草原以前,始终局促于斡难河与额尔古纳河 之间的狭小地区。但当他一旦征服了塔塔儿人占领了这个草原,不到几年他就统 一了蒙古诸部落,正如他在写给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诏书中所说的:“七载之中成 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 蒙古人当然知道这个草原的重要性,他派蓝玉追击元顺帝,一直追到 捕鱼儿海(即今贝尔湖)东北八十里的地方,在这个草原中彻底歼灭了元顺帝的军 队以后,蒙古王朝的统治才从中国历史上结束。
现代典型的写景散文:游孟姜女庙 离山海关东行,冒着霏霏细雨,到了望夫石村,小丘岭下。岭上头, 那处红墙灰瓦的小小院落,该是孟姜女庙了。
倚着庙台,一径长长的石阶,直迎到游人脚下。这就是有名的“一百 零八磴”了。拾级而上,默计着磴数……哦,古迹无欺,一磴也不差。
庙门,我是被人流拥入的。顾不上想想这低而窄的门楣哪儿来的这魅 力,已经趔趄到门内右侧那座钟亭檐下了。
从庙门左行,才见正殿。门口一副楹联。上联是:“海水朝朝朝朝朝 朝朝落”;下联是:“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游人们几乎都要在这儿停步,立在 雨丝中,或默诵,或朗读,细细品味着。这对联,俨然成了入门“考卷”。噢,那 几位一时还没念顺当的,竟不肯敷衍过去呢。猛地,一个小伙子捶了伙伴一拳, 说了声“听我的”,就朗诵起来。读罢,人们无不点头;随即跟着他,一同入内了。
原来,那小伙子把上联第一、第四、第六个“朝”字,读作“朝拜”的“朝”,其余四 个,都读作“朝夕”的“朝”;下联呢,第一、四、六个“长”,读作“生长”的“长”,其 余都读作“长短”的“长”——竟一下子揭示了这对联根据倚山临海的地势和潮起 去升的景象而构思的奇妙。怪不得旁边一位老者微笑颔首呢…… 这老人,我的同游者,是位著名的研究民间文学的教授。前不久,读 了他为孟姜女平反“冤案”的文章,昨晚又听他把这传说叙述了一番。从范杞良因 逃避秦王大筑长城的苦役而与孟姜女逢,到杞良被捕赴役,孟姜女万里寻夫,直 到她哭到长城,滴血认骨,捧土葬夫……讲得娓娓动听。教授认为,千百年了, 这传说深合民意,广布民间,正在于它的反封建苛政的鲜明倾向。至于那些现代 的御用文人对这传说的攻剿么,教授只择其要,略加驳斥。唔,听了这论述,再来访古,兴味浓多了。
进殿仰望,那双眉微蹙,遥望关山的民妇,就是在人们心中活了千百 年的孟姜女了。这是一尊彩朔。造型还谨称,绘饰也鲜明;可那仪态神情却难如 人意。不过,浩动这余,也聊胜于无了。倒是殿内幸存下来的金字匾联,还有些 意味。上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下联:“姜女未亡也,千古片石铭贞”。
匾文是“万古流芳”。相传,是文天祥的手笔。文公是否到过这儿,我没考究过。
即便是托名的吧,敢把那位曾君临一切的始皇帝,同这个草芥之微的弱女子相提 并论,而且一个是反问了一句“安在哉”,一个是赞叹了一声“未亡也”,已很有些 胆识了。
出殿门,见教授又在望着那副“海水”、“浮云”的对联,若有所思。也 许已不是玩味那文辞的奇巧,而是追怀殿内那传说中的民女、民心中的圣者,与 海山同在、云水相依的魂魄了吧…… 转过殿角,见巨石卧于中庭。上刻“望夫石”三个字。这许是“片石铭 贞”的出外,也是村名的由来了。石上凹着一串寸多深的坑坑。传说是孟姜女遥 望杞良墓留下的脚印。唉,印迹竟这么深,莫不是怀抱的怨恨太沉重了……石面 还刻着首诗,乾隆题的。其中有“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范为纲常”的话。这是 想把反封建的抗争,引向“节义”一类“纲常”上去了。不过,如与那位“现代女皇” 的“御前学士”们彻底否定孟姜女的手法相比么,这个“风流皇帝”倒还有几分我所 用的深谋和雅量哩…… “望夫石”北,立一小亭,匾曰“振衣”。亭下,一位本地口音的老汉, 指着匾,慢悠悠地说:“孟姜女望夫之后,到这儿掸了掸衣裙,挽了挽发髻,就 下南坡,投海了。登时一声霹雷,海底拱出三块礁石。中间立着她的‘坟’,左右 摆着她的‘伞’、‘包袱’,从这儿往南,几里路,遇上落潮,就见着那三块礁石了 ……” 可惜,透过茫茫烟雨,对那海天之际的石影、涛声,我只能心向往之 了…… 出庙门,下“一百零八磴”,雨还没住,游人倒更挤了,北调南腔、碧 瞳金发,直忙得这座小庙应接不暇。真的,感召着人们聚到这儿来的,究竟是什 么力量呢 逛了半日,渴了,进茶棚,要了杯茶,坐下来慢慢喝着……忽听那位茶大嫂,边给客人斟茶,边叙说着:“孟姜女到了俺村,泪 哭干了,落地尽是血。不信,你看那土,直到如今,一经雨水,就……” 可不,那雨中土色,竟象丹砂似的。
是啊,人生的长途上,哪个善良的人没抛酒洒过泪或血;人类的历程 中,哪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血泪史——而这庙中的圣女,该是一切被压迫者抗争意 志的化身;她的传说,则是一切苦难的泪与血的结晶了吧…… 归途中,教授透过车窗,凝望远处那空蒙中的、曾在百姓心头“筑怨” 的万里长城,深思着;我呢,却不禁频频回首——啊,那古庙,在雨幕中渐渐隐 去了。可那低窄的门楣之内,圣女的悲苦而又坚毅的神情,竟在我的心目中,越 来越真切了……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