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卫生演讲稿 > 幼儿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共3篇】

幼儿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共3篇】

来源:卫生演讲稿 时间:2019-11-24 07:50:15 点击: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共3篇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共3篇 第一篇 一、提升幼儿在大自然中积累的经验 英国生物学家威哥思伏斯对保幼激素的发现是人类生 物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而他曾回忆起幼年的一件往事:“我 五岁时,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我把一只毛毛虫 关在瓶子里,它吐丝作茧,几天后,在我仔细地、惊奇地观 察下竟出现了一只蝴蝶。”[6]虽然五岁的发现和他日后的 成就相比,似乎微不足道,但在这科学家的眼里却是“一生 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可见幼年时的自然经验对他产生了 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有研究者在收集分析了来自不同文化领 域的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所写的大约300册自传体童年回忆 录后,得出结论:“在研究过的富有创造性的人当中,几乎 所有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根植于他们早年的自然体验。” 并且指出,“走出去和超越自我的能力,是由孩童时期对自 然环境的适应发展而来的”。[7]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 中,幼儿通过感知形成的知识是其进行任何一种认知和活动 的基础。[8]也许只是一次在大自然中游戏时对光与影的感 知,也许是吹散蒲公英时动作的轻柔,也许是将一块泥巴在 手中反复把玩,更也许是聚精会神地观察一次蚂蚁运粮的过 程……都会对日后的学习乃至长大成人后的发展产生影响。

二、幼儿园亲自然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一)关注幼儿对大自然喜爱之情在亲自然活动中,应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充 分体验和感受与自然的接触,只有当他们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才会充分释放天性,宣泄情绪情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自由活动时,总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 十分投入地观察与游戏。为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将引 导幼儿喜欢、热爱大自然作为第一要义,将情感培养目标放 为首位,而不是认知目标。儿童需要体验大自然的神奇,而 不仅是获得自然的知识,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然知识 只是人类探索的结果,动植物名称也仅仅是人为的符号而已。

[9]只有把“让幼儿喜欢大自然,在自然中体会到快乐”的 目标放在首位的活动,才会满足幼儿真正的需要,并让幼儿 获得自主自发游戏、探究的可能。例如,在设计关于“水” 的活动时,如果将认知目标放在首位,设计出来的活动也许 是对“沉浮”现象的观察、“水的由来”的探究;
可如果将 情感目标放在首位,设计出来的活动就会是带着幼儿尽情地 玩水,如打水仗、滋水枪、踩水、往水里扔石子、利用各种 容器舀水。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对幼儿自发游戏探究活动的 观察,找到幼儿的兴趣点,通过设问或提出挑战的方式,让 幼儿对所关注的自然物或现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选择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亲自然场地 1.幼儿喜欢真正的大自然相比较那些整齐、精致的花坛、 草地,幼儿更喜欢未经人工雕琢、纯天然的土壤,其中孕育 了丰富的物种,各种不知名的小花、钻土的蚯蚓、搬运食物的蚂蚁、会缩成球状的西瓜虫……在这样自然的环境中,幼 儿可以更加自由自在地探究,而不用担心破坏了花坛或草坪。

一位幼儿教师曾经写了这样一段独特的见闻:“某幼儿园的 围墙边有一个角落,那里凹凸不平,长着一些树和花草…… 一次我去这所幼儿园听课,活动期间,许多孩子不是在花坛 边欣赏,也不是在水泥地上嬉戏,而是聚在那里,有的在看 蚂蚁搭桥,有的在找蜕皮的昆虫,有的在掐蒲公英,还有的 在找是什么虫子在叫……”精致的花坛与人工的水泥地对儿 童来说,只是外在于生命的物质存在,只有那种未曾开垦的 “凹凸不平的一角”才是儿童的精神天堂。[10]2.幼儿喜欢 近距离俯视观察的场地幼儿喜欢“蹲下来”近距离俯视观察 地面上的自然物,而对于那些需要他们“仰视”的高处植物, 例如大树,由于高度和距离的限制,他们观察、探究的兴趣 则不是那么浓厚。因此,一片草地、一个水洼、一个沙坑, 都会成为他们观察嬉戏的乐土。对于幼儿园而言,亲自然的 活动场地应尽量选择在有泥土、花草、树木的真实自然中, 即使那里地势高低起伏、道路曲径通幽都会让幼儿流连忘返、 乐此不疲。

(三)有效运用工具增加亲自然活动的深度 1.提供工具促进亲自然活动的开展活动中的工具为幼 儿与自然之间更好地沟通搭建了桥梁,工具可以提升活动的 探究深度和幼儿的专注度。例如,铲子可以方便幼儿进行挖 掘,利于幼儿发现并观察到土层下的蚯蚓;
放大镜的使用可以使幼儿更加细致地观察到动植物的特征……在工具的投 放过程中,应逐步有序地投放不同类型的工具,以促进幼儿 探索工具的使用方式。活动中不宜提供过多种类的工具,以 免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对幼儿来说,简单、常用的工具更能 激发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同时,在工具投放的数量上也不宜 过多,这样可以促使幼儿间的协同合作,增加幼儿与同伴间 的交流和学习,锻炼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2.让幼儿自主 自由地使用工具教师应在幼儿掌握工具基本用法的基础上, 让幼儿创造性地开发工具的新用途。例如,幼儿会拿着彩色 滤片观色、割草、挖土或混色。创造性地使用工具有效拓展 了幼儿思维的灵活度,并且也为日后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四)适时有效地引导将活动引向深入 在亲自然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喜欢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不仅要让幼儿能够释放天性自由玩耍,还要让幼儿在大自然 中“会玩”,并能注意到更多有趣的现象,激发更多的思考,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适时地引导和参与会将活 动引向深入。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孩子的玩伴。让孩子与自 然建立联系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成人自己与自然先建立联系。

如果孩子们感觉到了成人的激情,他们会模仿这样的情趣。

[11]当幼儿有新的发现,他们特别乐意请教师前往观察,教 师的介入又会吸引更多幼儿的关注,并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和提问。此时,如果教师能和孩子一样怀有一颗好奇的心, 与孩子共同进行探究,那么这将是师幼一起分享知识经验的有利时机。另一方面,教师需要运用教育智慧,敏锐地发现 问题。教师应追随孩子的兴趣点,捕捉学习的最佳时机,从 中随机生成活动。生成的活动能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 加幼儿在大自然中活动的乐趣。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挑战或设 问的方式,启发引导幼儿思考。例如,当看到幼儿热衷于捡 树上掉下来的果实时,可以开展“捡果果”比赛,看谁捡的 多;
当发现幼儿因两手拿了果实,而腾不出手时,可以适时 引导幼儿想办法装果实,最后数数自己捡到的果实,并与同 伴比比多少。这样就巧妙地将数学领域的知识融入到了亲自 然活动中,既追随了幼儿的兴趣点,又增加了活动的游戏性, 还拓展了知识领域。

(五)重视幼儿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和家长的参与 同伴间的相互促进带来的影响力,有时会超出成人对幼 儿的影响。在亲自然活动中,强调幼儿自发、自主、自由地 探究,将更加凸显同伴间的相互作用。特别对于大班幼儿, 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探究的深度逐步增加,对同伴交流的 渴望也更加强烈,孩子间的相互影响会使亲自然游戏、探究 更为深入和持久。一个幼儿的新发现,会引来更多幼儿的关 注;
一个有趣玩法的发明,会带动更多幼儿的模仿参与;
幼 儿间的对话,会促进同一年龄层幼儿思维的碰撞。家园共育 可以促使亲自然活动更加深入、细致地开展。不仅应让家长 了解亲自然活动的具体内容,还应让家长参与到亲自然活动 的设计与实施中来。家长的参与既可以保证亲自然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又能为幼儿探究、游戏提供更多的支持,还能 为活动提供更多“观察的眼睛”。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亲自 然活动后,请家长提出对活动的反馈建议,以便教师及时调 整活动。总而言之,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自主、自发地游戏、 探究,符合幼儿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的特点,同时 也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了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 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在亲自然活动过程中所表现 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将对其终身学习与发展有着 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篇 一、科研知识 从表五可以看出,认为自己做课题、写论文技能较差的 占了57.6%。对于具体科研方法的掌握情况,相对于行动研 究法、统计分析法和实验法,幼儿教师对文献法、调查法以 及观察法更为熟悉。但科研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全面掌握 各种科研方法是做好教育科研的重要条件。

二、科研道德 从表六可以看出,在教育科研动机问题上,70.3%的幼 儿教师选择做科研是出于应对工作考核、评职称等外在动机。

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只占9.6%,只有20.1%的出于提 升专业水平、促进自我发展而进行科研。由于科研动机不端 正,导致现在学术不端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幼儿教师甚至雇 人写科研论文。三、科研开展情况 主持过课题研究的幼儿教师占了10.6%,这从部分学前 教育研究中心立项的课题中可以得到佐证,参与过课题研究 的幼儿教师占了13.8%,从来没主持也没有参与过的幼儿教 师占了75.6%,可见,有过教育科研经验的幼儿教师还是占 少数。经常会撰写教育笔记、教育反思或者论文的幼儿教师 只有12.5%。从未写过的到达63.6%。参加过教育科研方面的 培训或研讨活动的幼儿教师占36.9%,这和幼儿教师的科研 意识不高、当前他们参与教育科研培训研讨的机会较少有一 定的关系。82.3%的幼儿教师认为做科研难度很大,这和幼 儿教师的科研能力偏弱有很大的关系。从表八可以看出,幼 儿教师主要通过互联网查询科研资料,通过幼儿园资料室的 只占2.6%,这和目前幼儿园的资料室匮乏有很大关系,而公 共图书馆又普遍缺乏专业资料。从幼儿教师查阅科研资料的 效果来看,虽然目前互联网是个巨大的资源,但由于知识产 权等原因,大多数的专业科研资料并不能免费下载,因此查 阅资料效果并不好。从表九可以看出,在完成科研方面所需 的时间方面看,55.4%的幼儿教师认为教育科研需要很多时 间,而他们实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这和目前幼儿教师的 教学工作量偏大有一定的关系。在科研资源方面,56.5%的 幼儿教师认为没有足够的图书、报刊、信息资源以及专业人 员指导来完成科研。有72.2%的幼儿教师认为科研经费严重 不足,这和幼儿园科研投入经费偏低、教育行政部门忽视学前教育科研有很大关系。88.9%的幼儿教师不同程度地认为 科研有一定的鼓励机制保障,但在实际中,鼓励的力度不大。

领导对教育的科研直接关系到幼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 极性,但是,认为领导不重视科研的幼儿教师占了66.8%, 93.7%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在现实 中,大多数幼儿园的科研都是挂靠在业务副园长或者教研室。

四、结论和建议 高素养的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对于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理 论水平、完善学前教育学科建设、创造高水平教育教学和育 人环境以实现培养高素质的幼儿目标都至关重要。根据本次 调查研究,我们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培养幼儿教师科研素养 1.重视职前教育,培养幼儿教师良好的教育科研素养。

如:加大扶持学前师范院校力度,加大幼儿师范院校招生优 惠政策,从生源抓起,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幼儿师范院校,提 高准幼儿教师的质量;
制定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科学设置 课程,不能把目前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作为如 何培养幼儿教师的唯一依据。应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特别 是管理和科研素质的培养,着眼于未来,培养复合型的新时 代幼儿教师;
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教师 开展一些相应的教育科研活动,培养具有初步教育科研能力 的准幼儿教师。2.重视职后教育,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 素养。作为幼儿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在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
管理者应树立“以研促教,科研兴 园”意识,提高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了解每一个教师的 实际水平与需求,从实际出发,了解教师研究的需要,将研 究的需要融入教师的需求之中,为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创 造条件,积极鼓励教育科研活动。包括为幼儿教师创造参加 教育科研培训、交流的机会,在幼儿园设立专人管理全园教 育科研;
在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方面,应设置和完善培训机 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切实加强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首 先应提高幼儿教师的研究者意识,以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专 门知识和当前研究热点为培训内容,特别是加强《教育科学 研究方法》的学习,让幼儿教师掌握教育科研必需的工具, 结合幼儿教师自身、幼儿教师所在幼儿园的具体情况,确立 以教学、科研、培训一体的培训范式。

(二)、建设有利于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管理机制 1.营造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环境,建立科研团队。

从前面的相关分析可知幼儿教师的学历和他们的教育科研 经历、教育科研能力呈正相关,幼儿教师的教龄、职称与他 们的教育科研也呈正相关。因此,吸引并留住高素质的幼儿 教师至关重要,以避免频繁的教师流动给科研团队带来的冲 击;
鼓励学前教育专家与幼儿教师建立科研团队进行科研, 弥补各自的劣势,提高学前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在幼儿园内 部,应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建立科研团队。以小课题研究带动 教师群体的科研素养。2.为幼儿教师提供适合、足够的科研机会。各级各类教育研究中心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科研课题的 支持力度,让更多的一线幼儿教师有机会参与科研,不给幼 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设置太高的门槛,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也 应与专业科研的标准不同,以鼓励他们参与教育科研;
幼儿 园领导应重视也应正确看待教师教育科研和教学的关系,为 幼儿教师进行科研提供足够的时间。3.为幼儿教师科研提供 足够的经费保障。教育科研的进行需要经费的投入,而幼儿 园由于把大部分的经费投入到教育教学以及幼儿园的基础 建设中,对于科研的投入少之又少。因此,在经费有限的情 况下,可以考虑由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教育科研奖励机制,根 据不同幼儿园的教育科研开展情况,提供专项教育科研经费 支持,提高幼儿园教育科研的积极性。4.为幼儿教师开展科 研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幼儿教师进行科研,需要查阅科研 资料,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用一部分经费购置学前教育的专业 科研资料,如学前教育专业期刊、网络电子资源等,供辖区 内幼儿园使用。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建立教师科研资 料室,购买适合本园的科研资料。5.建立幼儿教师教育科研 激励机制,引导幼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科研动机。精神和 物质奖励相结合,完善幼儿教师职称评定机制,逐渐加大教 育科研在幼儿教师职称评定中的重要性。在调查中发现,私 立幼儿教师对于职称评定的热情不高,因为他们的酬劳和职 称关系不大。因此,应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在职称评定上平等对待,教育行政部门也应作出相应规定,如让私立幼儿教师的职称与他们的酬劳相挂钩,提高他们的 教育科研积极性。

第三篇 在“熊的故事”主题活动“三只熊”的案例中,我发现, 小班幼儿在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情境的驱动下,会主动地、 有兴趣地去探索,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创造性地表达 和表现。在师生共同准备“三只熊”的场景中,幼儿根据自 己的情感需要和已有经验来想象猜测材料,并根据大小比较、 颜色搭配、暗示进行装饰物体;
在区域活动中,收集材料、 不断比较配置、物质紧缺的问题解决、歌曲演唱表演等等, 都能体现出幼儿在感知觉、动作表现、语言表达、社会行为、 艺术表现等方面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创 造性思维能力。而且情景性的支持性环境,在日常活动时间 随时都可以玩,可多次重复,表达和表现也不受限制。

一、顺应小班幼儿的学习规律,创设具有整合性的支持 性环境 整合性的支持性环境是既要注重幼儿在认知、语言、艺 术等方面的现有水平发展,又需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幼儿 获得多方面经验的环境。因此,创设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的整 合性环境很有必要。如:在主题活动“好听的声音”中,我 们为幼儿逐步提供投放各种可发响声的材料。有的是孩子带 来的高结构的小乐器(玩具电子琴等),有的是废旧的材料 (口香糖瓶子、饮料瓶等),还有各类豆子和敲打玩具,并选择了相对独立、宽畅、合适的空间(班级阳台)。刚开始 时,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进入此区域,只是把玩有声响的物品、 玩具乐器,如摇摇装有豆子的各种瓶子,敲敲奶粉罐,嘴里 也偶尔会模仿她们听到的敲击声音。接着我提供了适合此阶 段的、孩子们较熟悉的音乐,孩子们便开始跟着音乐唱歌表 演了。我在旁边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摇动装有豆子的口香糖 瓶子,这下又吸引了孩子跟着来摇摇、敲敲、打打。有些孩 子合着节奏敲击着,有的孩子边摇瓶边左右摇摆着,快乐地 表达自己的情绪。随着孩子们对此活动经验的丰富,其间材 料也逐步调整丰富:我们又添置了舞台背景、小话筒、头饰 等道具,并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 意愿、兴趣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达表现,从而形成了以 “敲敲打打、唱唱跳跳、表达表现”为一体的整合活动。在 这样的整合性支持性环境中,引发了幼儿对各种声音及音乐 的爱好感,感受不同的声音,并对节奏产生敏感,进而使幼 儿的创造性表达表现能力得到了发展。整合性的环境支持需 要教师长期不懈地对幼儿的近期热点进行细致观察,聆听、 发现和追随幼儿的兴趣,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引导,将幼 儿的逐步发展串联成一个整体性的发展目标。把幼儿前期获 得的经验蕴含在环境中,在顺应幼儿发展的基础上,有目的 地进行下一步的环境创设,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主动学习与发展。

二、顺应小班幼儿的阶段目标,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支持性环境 小班幼儿的阶段目标中包括:“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 动材料和学习用具;
教幼儿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家用电器、 日常用品和玩具;
能初步用动作、表情、姿态去表现音乐形 象;
学会自觉地选用多种颜色作画,丰富幼儿的色彩感觉;

逐步学会用简短句讲出一幅图片的主要内容等等;
学习按物 体量的差异进行5以内的排序;
会准确地按物体的二个特征 进行分类;
认识常用的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了解它们给人 类带来的变化;
学习用几种打击乐器伴随乐曲演奏;
学习用 多种材料体现美术作品,并有成就感;
对阅读有兴趣,能按 顺序阅读大本图画书籍等等。”挑战性的支持性环境是建立 在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符合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孩 子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环境。基于维果斯基“教学要走在发展 前面”的理论,当我们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时,必 须顺应小班幼儿发展的阶段目标,对环境进行动态性调整, 从而满足和推动幼儿创造性表达表现能力的持续发展。如:
在生成的主题活动“好玩的盒子”中,通过师幼共同收集大 小不一的盒子,我组织了一个集体学习活动:《有趣的盒子》。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让幼儿来说一说―――我认识的盒子。孩 子们都挑了一个自己喜欢的盒子,交流互动:我的盒子是圆 形的,是装月饼的。我就问:“哪个小朋友手里的盒子和这 只盒子可以做好朋友?”有个手里拿着圆形盒子的幼儿举起 来回答:“我的盒子也是圆的,也是装月饼的。”经过这样多次的互动比较,孩子们很快发现:盒子形状相同,就可以 成为好朋友,盒子里装相同的东西,也可以成为好朋友。活 动的第二环节是看一看―――神奇的盒子,我请幼儿猜猜蛋 糕盒里装了什么,幼儿都猜测是大蛋糕,打开蛋糕盒时,幼 儿齐声叫道:饼干盒。我问:“方方的饼干盒里会有什么呢? 如果是你,想装什么呢?”有幼儿说想放小熊,有幼儿说想 放玩具,也有幼儿说想放衣服……每当打开一个套盒时,幼 儿都非常兴奋,积极地述说、猜测着。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 玩一玩―――我给盒子排排队。让幼儿先找一个大盒子,然 后把盒子从大到小排好队藏进去,并比一比看谁藏的盒子多。

幼儿分组开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兴趣盎然地 摆放着、探索着,这时活动开始走向了延伸活动。在这个活 动中,说盒子、看盒子、玩盒子的挑战性环境的支持,不仅 丰富了小班幼儿认知、语言等经验,还刺激和发展了小班幼 儿观察、比较、概括综合等方面的创造性表达表现能力。特 别是让有幼儿尝试把一大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盒子套放 起来,有效地挑战和发展了小班幼儿整理物品的生活能力及 解决问题的智慧水平。挑战性的环境支持,并非都需要新颖 的、趣味性强的游戏材料支撑,而是在幼儿探索时,教师要 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相关材料,并考虑 怎样合理应用材料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刺激幼儿发问、 思考的欲望及丰富的想像力和多样化经验,启发幼儿潜在的 学习能力。其实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说,只要是适合他们的环境材料就是最好的。因此,教师要始终“以幼儿发展 为本”的观念,走进幼儿,在主题的引领下观察了解每一个 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需要,适时 提供一个能引领他们进行探索学习的后台支撑,通过情景性 的吸引、整合性的驱动、挑战性的提升等支持方式,创设一 个个能够引起幼儿共鸣和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活动环境。除此 之外,教师要努力倡导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 相信幼儿的能力,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探索,让幼儿通 过尝试获得知识。并在活动中更多的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了解幼儿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从而更好地促进 幼儿主体性的发展。让我们所创设的环境能真正体现它的教 育价值,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激发主动学习探索的 兴趣,从而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经验,使幼儿成为学习和游 戏的主人,使每个幼儿的内部潜能与个人才能在活动中得到 充分发挥。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