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卫生演讲稿 > 青少年网络欺凌【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研究述评】

青少年网络欺凌【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研究述评】

来源:卫生演讲稿 时间:2019-10-07 07:47:37 点击: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研究述评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研究述评 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表明,截至2015年 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0.3%,网民规模达到6.88 亿。毫无疑问,互联网革新了我们的生活模式。尽管网络技 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但也需要为一 系列新生的负面行为买单。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 用网络接受教育、工作、社交,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实 施攻击行为。

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网络攻击行为得到学者和公众的广 泛关注,即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网络欺凌是指个 人或群体通过电脑、手机等互联网设备,故意、反复地伤害 那些无力保护自己的个体的一种攻击行为[1]。本文旨在较 为系统、全面地介绍和分析目前有关网络欺凌研究的概念、 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理论解释,评述目前有关网络欺凌研究 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制定有效 的网络欺凌行为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的异同 研究者认为,网络欺凌是欺凌行为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 甚至可以用“新瓶装旧酒”来形容[2]。网络欺凌与传统欺 凌确实有相似之处:首先,二者都是有意而为之的攻击行为;
其次,二者都发生在力量不平衡的个人或团体之间。就 传统欺凌而言,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身体上的力 量悬殊,而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在网络欺凌中主要表现在网 络技术的使用技巧上。此外,网络行为的匿名性也为网络受 欺凌者带来了无能为力感,也可看作力量不平衡的表现之一 [3-5];
再者,二者都有重复发生的特点[5]。

网络欺凌作为传统欺凌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二者除了 有相似之处以外,也有不同。为了把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区 分开来,研究者描述了网络欺凌的七个特征:
(1)网络欺凌行为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网络技术知识。

(2)网络欺凌行为主要是一种间接的欺凌行为,而不 是面对面的欺凌,是匿名的,因而很多人在感知到匿名性的 情况下会做出许多去个性化行为,即在匿名的环境下说出和 做出在传统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敢说的话和不敢做的事[6-7]。

(3)在网络欺凌中,由于时空距离较远,实施网络欺 凌者不能以直接的方式马上知晓自己的行为给网络受欺凌 者带来的伤害,因而减少了对网络受欺凌者的歉意及移情 [8];
而在传统欺凌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欺凌者往往能够直 接观察到自己的行为给受欺凌者带来的伤害,并可能会因此停止后续的欺凌行为[5]。

(4)网络欺凌中旁观者的角色比传统欺凌中旁观者的 角色更加复杂。

(5)传统欺凌者的欺凌动机是通过在他人面前展示自 己的力量来获得在同伴中的地位,而网络欺凌则不具有这样 的特征。

(6)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欺凌的潜在观众比传统 欺凌要多得多,任何网民上网都有可能会看到网络欺凌事件, 而在传统欺凌中,可能只有十来个人旁观欺凌行为[5]。

(7)网络受欺凌者很难摆脱网络欺凌,因为网络行为 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不管他们在哪里,欺凌者都可以给 他们的手机或电脑发送消息或者在网上对其进行负面评论。

而对传统欺凌而言,Smith等人称“哪里有学校哪里就有欺 凌”[9],传统欺凌一般发生在上学日的学校或者在上学或 放学的路上[10],而对网络欺凌而言,由于网络行为不受时 空限制,网络欺凌行为在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内的任何时 间都有可能发生[11]。二、网络欺凌的发生率 网络欺凌的发生率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热点问题,尽管 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率不及传统欺凌行为的发生率高,但还 是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参与过网络欺凌,并且近年来随着电子 产品的普及,网络欺凌行为也出现不断上涨的趋势[12]。

有研究表明,有大约19%的10~17岁的青少年参与过网 络欺凌[13]。以过去两个月为时间段的研究发现,有4%的青 少年实施过网络欺凌,11%的青少年遭受过来自他人的网络 欺凌,7%的青少年既是网络欺凌者也是受欺凌者[14] ;
在 过去6个月内,有24.2%的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网络受欺凌经 历[15] ;
在以中国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有34.84%曾是网 络欺凌者,56.88%曾遭受过网络欺凌,26.84%既是网络欺凌 者也是网络受欺凌者[16] ;
对网络欺凌的相关研究的元分 析表明,网络欺凌大约有10%~40%的发生率[5]。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研究者们对网络欺凌的定义不同, 被试群体不同,测量问卷的差异及考察时间段不一致,因而 网络欺凌行为在已有的各个研究中的流行率变化幅度较大, 但所有研究均表明网络欺凌确实是现如今青少年群体面临 的一种严重的现象,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5]。三、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与传统欺凌一样,个体的年龄与性别也是网络欺凌行为 的重要预测因素,但关于年龄、性别与网络欺凌的关系的研 究结果不尽一致。以五、八和十一年级的学生为被试的研究 发现,年龄与网络欺凌行为之间呈倒U曲线的关系,五年级 学生的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最低,八年级学生的网络欺凌行 为发生率达到12.9%,到十一年级,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率又 下降为9.9%[17]。

一些研究者发现,男孩和女孩在网络欺凌和网络受欺凌 角色中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13-17]。还有一些研究者认 为网络欺凌是间接欺凌的一种形式,因此女孩比男孩更多地 参与网络欺凌[14]。而更多研究者认为与现实欺凌一样,参 与网络欺凌行为的大多数为男生[18-19],而女生在网络欺 凌中的角色更多的是网络受欺凌者[20]。

除了性别和年龄等人口学因素外,人格特征也是影响网 络欺凌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移情能力会负向预 测其网络欺凌行为,随着移情的降低,相应的网络欺凌行为 就会增加[21]。不论是情感移情还是认知移情,对网络欺凌 行为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2-23]。自恋也是研究者在网络欺凌的相关研究中广泛关注的人格特征之一,自恋与网络欺 凌行为显著正相关[24]。网络为自恋提供了一个自我呈现的 平台,自恋水平越高的青少年有更多的线上活动,因而也就 越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及网络欺凌行为的产生[25]。此外,道 德推脱也是网络欺凌行为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网络欺凌者 与网络欺凌/受欺凌者的道德推脱水平显著高于网络受欺凌 者和未参与网络欺凌者[26]。另外,个体的自尊、归因方式 等特征也是网络欺凌的重要预测因素[27-28]。

2.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子系统,对人的身心及行为 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父母情感联结较强的青少年, 即便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父母的监督,他们也很少会做出与 父母的价值观不一致的行为,因而其参与不良行为的可能性 相对较低。反之,与父母情感联结较弱的青少年,其不良行 为发生的可能性则相对较高[29]。研究者们认为父母的教养 方式与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直接相关,是青少年风险性上网行 为的重要预测因素,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的风险 性上网行为越少[13,30]。还有研究者表示,父母对青少年 上网活动的规定越严格,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监督越频 繁,惩罚越严厉,则青少年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可能性就越 小[13,31]。此外,在家中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是网络欺凌行为的一个预测因素,研究发现,在家中的私人区域上网的机 会越大,参与网络欺凌的可能性越大[31]。

3.社会环境因素 除了个体自身的因素和家庭因素外,影响青少年网络欺 凌行为的因素还有社会环境。例如,校园氛围可能会预测学 生之间的网络欺凌行为,消极冷漠的校园氛围可能使学生之 间的人际关系冷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可能会采取网 络欺凌行为来攻击他人[5],那些与学校情感联结紧密,感 知到公平、公正、和平、愉快的校园氛围的青少年参与传统 欺凌与网络欺凌的可能性都比较低[32]。另外,研究者还认 为同伴支持也是影响网络欺凌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来自同 伴的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的网络欺凌行为显著负相关,同伴支 持越少的青少年,参与网络欺凌行为的几率也越大[32-34]。

因此,在网络欺凌行为的干预活动中,不仅需要注意个 体差异,还不能忽视父母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还应该探讨环 境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

四、研究展望 国内外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有价值的研究 成果,在未来的研究中,仍可朝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就被试而言,目前大多数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都 是以青少年为被试群体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 论的推广性。根据CNNIC的调查报告,青少年群体只占网民 群体的21.4%,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大对其他群体的研究 以扩大网络欺凌的研究范围。

第二,就研究方法而言,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被试自我 报告的方法来进行收集,可能存在社会期许效应,今后的研 究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教师评定、家 长问卷等更客观的调查方式来对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另外, 在有关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大多采用的是横断研 究的方法,很难确立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今后 的研究中可采用追踪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检验。

第三,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很多研究未对传统欺凌进行 统计控制,而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可能具有协同发生的现象 [5]。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在测量网络欺凌的同时,对被 试的传统欺凌行为进行调查,并在统计分析时对被试的传统 欺凌行为进行统计控制,以考察各因素对网络欺凌的纯净效 应。

第四,就研究内容而言,大多数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对这一现象的描述阶段,较少考虑背后的行为机制。

只有深刻地了解了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中的作用机制, 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有效制定相关网络欺凌行为的预 防和干预计划,从而减少网络欺凌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何丹.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凌:移情与自恋 的作用[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16. [2] Li, Q. (2007). New bottle but old wine:
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4):
1777-1791. [3] Vandebosch H, Cleemput K V. Cyberbullying among youngsters:
Profiles of bullies and victims[J]. New Media & Society, 2009, 11(8):
1349-1371. [4]Dooley J J, Pyalski J, Cross D. Cyberbullying Versus Face-to-Face Bullying A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Review[J]. Zeitschrift Für Psychologie, 2009, 217(4):
182-188.[5]Kowalski R M, Giumetti G W. Bullying in the digital age:
a cri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yberbullying research among youth[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4, 140(4):
1073-1137.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