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是一堂“新鲜”的语文课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刘昕老师说她上的 一堂课是《望月》时,笔者不禁想起了苏教版教材上的《望 月》,安详地吐洒着清辉的月亮曾经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上 呈现出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魅力,可是当走进课堂时, 才猛地发现,刘老师的《望月》是两首歌的歌词《望月》和 《月之故乡》,课堂的新鲜感油然而生,开始迫不及待地想 要探寻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如何凸显语言文字丰富的形象, 如何捕捉语文文字背后的意义,如何发酵语文文字触发的体 验,又如何发现语言文字承载的文化呢? 上课伊始,刘老师让学生回顾了从一年级以来学过的有 关“月亮”的古诗词,《水调歌头》《马诗》《古朗月行》, 孩子们在诗中回味着、酝酿着。接着,带孩子一起走进了歌 词《望月》,赏析完后,带孩子听歌;
接着出示第二段文本《月之故乡》的歌词,同样在赏析后,带孩子听歌,这次, 刘老师不仅带着孩子听了,而且还唱了,唱了两遍,任凭时 间在课堂上静静地流淌。
在语文课堂上,这样的教学形式鲜不多见,很多时候需 要音乐时,也只作一般的点缀之用。语文教学需要气氛,需 要浸润,需要趣味。刘老师用她的细腻和大胆告诉我:无论 教什么,也不管怎么去吸引孩子,激发孩子兴趣是最重要的 手段。汲取“音乐”为我所用的营养,借这块他山之石去敲 响课堂,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直接 的感官刺激替代了理解,伴随着感受的不断加深更进一步成 就了理解,温润清口,润泽生命。
二、这是一堂“儿童”的语文课 人本主义教育学者罗杰斯曾说:“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 知识,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 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 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文本在每个人 的心里的感受和理解都是不尽相同的,阅读者的个性理解应 该得到尊重。
在出示了《望月》之后,刘老师请孩子们自由读一读,问孩子有哪些问题可以提出来探讨?学生交流完自己的问 题后,刘老师出示了“我们的话题:谁在望月?这里的‘谁’ 是谁?歌中有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并提示孩子,多读两 遍,把你读到的故事和小组成员分享。一石激起千层浪,于 是后来听到了学生们各种各样的故事:一位军人思念妻儿的 故事,一个游子思念故乡的故事,一个远离家乡的人思念母 亲的故事……刘老师接着说:我们都在歌词中读出了一个词 “思念”,现在你把自己放入歌词,你在思念谁呢?生:思 念我去世的爷爷,思念我老家的亲人,思念我的弟弟……情 之所至,有的孩子甚至饱含热泪。
读书就是读自己的心灵。从问题的提出出发,到故事的 讲述,再到自己的思念,“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 告别“原地踏步”的语文活动,给予孩子自我感受的机会, 刘老师把目光聚焦到了孩子的心灵,凭借语言文字去丰富、 唤醒、激活孩子的生活积淀,她的美妙就在于这一环节不是 陈述性的,而是策略性的。更妙的是,刘老师在指导孩子对 这段文字进行朗读时,提出孩子们可以商量着用不同形式来 读,齐诵、领诵+齐诵、分句对诵等,并尽量给予每个小组 展示的机会,听着孩子们一次次不同形式的朗读,不枯燥、 不单调,每一份思念的喷发,热烈而绵长。于是,就理解了 刘老师为何要学生反复读。三、这是一堂“审美”的语文课 严清老师在给刘老师《审美入境:儿童言语生命的引领 与陪伴》一书的“跋”中提到刘老师读过很多有关“美学” 的书籍,难怪在她的课堂上总是可以发现很多“美”的印迹, 美得飘逸,美得无痕。
这是刘老师在课堂上的一段记录:
师:孩子们,歌中有月,诗中有月,词中有月,画中亦 有月,你看我们的中国画中就有月。(出示:有月的中国画) 师指其中的中国画:这画中有月、有松、有竹、有梅, 那你感觉到画中有人吗? 生:有。
师:可是没有呀!人在哪里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从月亮上看出来的。
师:无论是哪里的月亮,月亮只是月亮吗?月亮还是什 么?生:亲人、朋友、故乡。
出示季羡林的散文《月是故乡明》。
师:为什么想人、思乡时都要望着月亮? 师:有月亮真好,望月真好,我的思念就不孤单。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