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1.1培养方向模糊 总体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弱, 培养定位不准确,培养的学生缺乏专业特长。目前我国高校 的许多电子商务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空虚,不切 实际地以“全能”作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想把学生 培养成既懂“电子”又懂“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但学生的 精力和时间有限,同时兼顾两个方面可能会造成学生没有 “专长”,出现学生学过了计算机程序设计但不如计算机专 业学生精通,学过了管理科学但比不上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 尴尬现象[2]。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定位,在很大程度上 妨碍了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调查表明,电子商务 专业学生不能顺利找到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就业方向模 糊。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实用性的专业人才,使学生既能掌握职业岗 位所要求的技术理论,又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技能和实际工 作能力,一毕业就能适应岗位需要,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关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一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 为,电子商务专业应该培养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人才,能搭建 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软件开发维护,提出解决方案。另一种 观点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应该侧重培养利用计算机工具从事 商务活动的人才。于是出现了目前的结果:电子商务专业培 养的学生计算机方面比不上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商务方面 又不如纯商务专业的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两种 观点的有机结合,但不是单纯的将二者相加[3]。
1.2教学方向不明确,教学体系不完善 有的高校由计算机系承办电子商务专业,有的高校由经 济管理系承办电子商务专业。不同的系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 设置的侧重点不同,比如,计算机系的电子商务专业更注重 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培养,而经济管理系更注重学生经济管理 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知识面的不健全就会造成电子商务专业 人才的分化,不利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课程设 计与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有 些院校把电子商务简单理解为“电子+商务”,培养电子商 务“复合性”人才只强调这个专业的“广”,造成课程体系 中技术、管理、营销、经济等哪方面的知识都有,课程安排 不合理,课程设计的随意性很大,缺乏突出的方向[4]。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由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多而散,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之间分不太清,有关电子商务 的书籍很多,低水平重复现象还比较严重,内容深度、广度 不够,教材内容陈旧,出版教材编写与学生需求还有一定差 距。
1.3师资力量薄弱,实践环节欠缺 目前在高等院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中,大多数是 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等其他专业调派的,没有深入、 系统地学习研究过电子商务。另外现有教师很少有企业实践 的工作经验,这样的师资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当前电子商务专 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的需要。而且目前,全国已经毕 业的电子商务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不足千人,在高校任 教的更是凤毛麟角,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目前各级高等院校 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需要[5],上述情况已成为制约我国电 子商务专业发展的瓶颈,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得到彻底 改善。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环节是教学 环节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实践教 学方式有两类:一是在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实训,一般是采用 一些模拟的教学软件,但是模拟软件和实际应用还是有一定 距离的;
另外一方面是校外实习,主要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场所或到企业实习。对于大部分学校 的学生来说,能够用于实践的硬件设施都很难跟上,再加上 现在专业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本身就不多,因此学生能够选择的实习单位非常有限。
2高校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策略 2.1明确教学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教学方向。在电子商务中,“电子”只是工具, “商务”才是目的。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应该始终坚持以商 务应用为目的,但同时也要熟练掌握“电子”工具,因为电 子商务的实施离不开“电子”工具――计算机网络技术。那 么是不是要求每一个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都要成为既懂“电 子”又懂“商务”的通才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通过3、4 年的在校学习是不可能成为通才的,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电子”工具的开发和建设可以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电子 商务从业人员对技术的学习只是要求其会熟练使用这个“电 子”工具。因此,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商务为 本”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各有侧重。根据院 校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可以将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分为3 类:(1)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熟悉营销经营且能熟练使 用计算机和网络;
(2)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对电子商务 的工具――计算机网络技术非常精通,能够建设电子商务网 站,搭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3)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或 叫管理型电子商务人才)。对电子商务企业乃至行业发展进 行战略性的规划,提出发展方向。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包括 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策划、计算机网络、财务、行政、销售、 国际贸易等在内的许多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类专业人才。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应该根据不同岗位对人才的不 同需求,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的优势,细分电子商务专业的发 展方向,分类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同时将针对生产企业、 流通企业、服务企业等不同行业领域的具体需求所开设的专 门课程渗透到各分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当中,以此来打造自 己的专业特色和个性力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焦点在于:
学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与 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和途径更好的与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好的符合培 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可以从以下3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高校总体电子商务专业结构方面。高校应根据市场人 才需求优化各专业总体结构,通过新增、停办、调整、合并 等手段重新进行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 格、制定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其次是电子商务专业结 构方面。高校应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参照基准,对电子商 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进行适应性调整, 使之更好的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最后是电子商务专业培 养导向方面。高校应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有地方特色 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大专业,小方向,宽基础, 重特色”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结合“双证书”制,将电子 商务专业细分为模块和方向,学生在继续学习本专业共同的 必修课的同时,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实行分方向教学,以利于形成专业特长和培养个人核心 竞争能力。进一步强化职业资格认证,并把专业职业资格认 证与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习和就 业问题。进行相应的校企合作,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让 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拿到电子商务企业认证的证书。借鉴 专科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例如,部分学校同阿里巴巴公司合 作,在学校设立阿里巴巴培训中心,开展资格认证,该资格 认证将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就业的针对性做适当的调整和 细分,分为国内贸易专员、国际贸易专员和淘宝应用专员, 以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阿里巴巴公司定期 安排各高校培训中心学生到其公司总部及会员企业实地参 观调研,将优秀学生推荐到会员企业实习就业。
2.2改革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式 1)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改革计划。电子商务是一个复 合型专业,涉及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其职业岗 位可分为7大类,即网络营销类、财务类、电子商务技术类、 电子支付类、物流配送类、电子政务类、企业经营管理类。
培养学生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技术、物流配送和电子支付等 岗位的职业职能,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宽口径的培养学生, 在这种培养目标下课程结构中要体现“宽基础,活模块,定 方向,强技能”的特点,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有基础模块群、 专业基础模块群、各分类专业发展模块群[6]。
2)改变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手段方面,应加强多媒体、实验室、课堂、户外等教学手段,加 强实验、实习环节,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将来就 业打好基础。第一,采用完全实验室教学。例如网页制作、 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等课程应采用在机房实验室边讲边实验 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第二,多种教学手 段并用。本专业的《电子商务概论》、《网上支付》、《市 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课程应采用多媒 体教学,上机实践和其他实践方式穿插进行。如网络营销课 程组织学生到网站上参与网络广告的设计制作;
国际贸易课 程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去调研,了解贸易合同的要素及签订 过程;
市场营销课程组织学生到市场调研公司调研了解和掌 握市场调研的问卷设计、抽样设计,制定调研计划;
电子商 务法课程由过去的“理论为主,辅以案例”改为“案例教学” 等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 程的知识性、实践性和兴趣性,提高教学质量。
2.3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理论教学模式。传统的电 子商务理论课程体系一般是计算机类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 程各占一半,简单的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电子+商务。这种模 式对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来说,缺乏针对性,因而培养出的人 才也谈不上适用性和竞争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贯彻“大 专业,小方向”的指导思想和分方向构建的较为清晰和完整 的课程体系,以培养特征鲜明、技能突出,能很快切入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2)加大课程整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新兴 的专业,教学体系还不太成熟,课程与课程之间交叉重复的 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在宏观上调整课程体系结构的同时, 应注重对每一门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以及相近 相似和存在交叉重叠内容课程的整合。对于教学内容整合可 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1)合并。一是把内容相近和连贯性 很强的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二是合并目的相同的课程;
(2) 删减。主要是指将重复的内容和与培养目标不符的教学内容 删除;
(3)增加。就是要增加对培养目标很重要但在原课 程体系中没有的知识。同时,增加实践实训项目和实践实训 的课时比重;
(4)融合。就是把电子技术和商务知识有机 结合,技术课程不再是仅仅讲技术,商务课程也不再仅仅是 讲商务。
3)强化专业方向,重视商务交流与沟通理论课程的建 设。电子商务专业的落脚点应在商务而不是计算机信息技术, 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定水准的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等方面的培养。最重要 的是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这不仅关系到学 生能否很快切入企业岗位,还将直接影响其将来的发展。在 强化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突出商务交流与沟通基 础的建设,强化专业特色,增加学生适应社会和切入岗位的 能力,增强学生竞争力。2.4加强师资建设,建立专家指导小组 1)加强师资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培养 高素质的商务型电子商务专门人才,必须要有足够强的师资 队伍。根据课程的不同,选择相关专业理论技术精通的教师, 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有扎实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同 时高校为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教育可以聘请企业领导做兼 职教师,或聘请从事过企业工作的专业教师授课。建设一支 既精通经济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又熟悉电子商务实务的“双 师型”教师队伍,专业课老师90%应该为“双师型”。为培 养“双师型”教师,应该:(1)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 学习深造,多参加各种电子商务培训班、研讨班,多参加各 种与专业相关的学术交流会等;
(2)鼓励专业老师去电子 商务企业兼职、挂职,甚至鼓励教师自己去创办电子商务公 司,以期获得实际的经验;
(3)鼓励教师考取电子商务师 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
(4)从电子商务企业中聘请业务专 家作为兼职教师。
2)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小组。(1)聘请行业专家、公司 老总组成电子商务专业专家指导小组,参与专业设置、课程 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过程;
(2)有能 力的话聘请小组成员负责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从而提高 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有利于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有 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
(3)及时与小组成员沟通,了解电 子商务专业的发展、企业经营及电子商务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
(4)利用小组成员的资源及人际优势, 安排学生到校外参加实习。
3)参加社会生活实践。在平时生活中,电子商务已经 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仔细观察一下,有许多实践的机会 和手段。在校园里,食堂实时支付的校园卡和乘坐公交车使 用的IC卡就相当于电子钱包,另外网上购物并利用信用卡网 上支付、网上股票基金交易等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电 子商务活动[7]。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免费学习和实践的网 站,动员和激励学生利用网络,积极参加网络商务实践是提 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2.5综合考虑提高就业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跨学科、复合型新兴专业,涉及多 学科知识。因此,各高校在开办电子商务专业时,应该立足 于学校已有资源和办学经验,结合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 确定电子商务专业的偏重方向,一切为学生就业着想,切合 实际的保证教学质量。另外,由于就业能力鉴定和社会需求 都对毕业生提出较高的实践能力要求,因此,电子商务课程 设置中应强调实践性学习。各高校应在电子商务模拟系统的 选用、引进和建设方面做出努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 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专业本身还在不断地发展,今后发展 方向还未明确。因此,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上只有顺 应形势发展及社会需要,不断修正和改进,办出专业特长和 特色,才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学以致用的社会劳动者。
3燕山大学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3.1燕山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简介 燕山大学电子商务专业2003年筹备,2004年正式招收第 一届本科生并于当年在研究生中开设电子商务课程,2005年 电子商务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并于当年启动了研究生电子 商务课程建设;
2006年学校投资35万元启动了电子商务实验 教学平台基础性建设,并确立5家单位为专业校外实习基 地;
2008年顺利通过河北省学位授予权评估并被河北省授予 品牌特色专业,目前先后已有4届学生顺利毕业。在世界金 融危机和全国就业形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电子商务专业毕 业生凭借燕山大学的院校优势、先进的办学理念、扎实的教 学科研基础和商务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学科特色,依 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就业率达到近 90%,尤其2009年就业率更是喜人,并有1/3以上毕业生考取 了重点大学研究生。
3.2燕山大学电子商务的教学方法 1)“以做带学、以赛带练”实践教学思想的提出。燕 山大学从2004年起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国际 贸易与经济、会计、旅游、工业工程等在内的多个专业也相 继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专业制定了 与企业职业岗位标准规范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以校企合作为 契机、赛练结合为导向,开展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做带学、以赛带练”的实践教学制度,解决 了电子商务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不够强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以做带学、以赛带练”实践教学的实施。电子商 务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学科, 内容面广知识量多。如何更好地开展本专业的教学,特别是 实践教学怎样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为企业、行业服务, 一直是该专业教学工作探索的目标。2008年以来,该专业以 行业为依托,本着“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教 改思想,深人企业开展学习、调研工作,了解企业对电子商 务岗位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每 学期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后,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学习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知识,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设计制 作门户网站,把企业产品放上网站,为产品做宣传和销售, 最终实现产品的网络营销。几年来,先后为10多家企业制作 门户网站,企业通过网站改变了产品单一的市场营销模式, 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这些企业招聘该专业的 毕业生来管理、维护网站,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2008 年以来,坚持在校内组织电子商务竞赛。在赛前制定培训计 划,要求所有学过电子商务的学生参加初赛并开办培训班, 把电子商务实验室作为培训场所,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比 赛按计划从资格赛到技能赛,再到总决赛。随着比赛的深入,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学习电子商务理论知识,逐步提高操作技能,学习了多门相关学科知识。
3)实施“以做带学、以赛带练”实践教学的效果。(1) 电子商务专业结构方面。“以做带学、以赛带练”的教学方 法强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促使人才培 养方案中必须建立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从 封闭转向开放、从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研产 一体化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2)促进了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做带学、以赛带练”的教学方法 是综合性、探索性的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要求课 堂理论教学要采用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对学生自主性学习 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也较高。所以,为了适应“以做带学、 以赛带练”教学方法的需要,必须调整、改革原有的其他教 学方法。(3)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以做带学”的 教学方法是学生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创新性的学 习,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将更加具体和熟悉, 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更加深刻。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拿 到课堂中交流学习,通过理论学习指导实践操作,通过实践 操作来验证和丰富理论,学以致用,教学相长。这样不仅较 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与就业竞争适岗能力脱节的问题,而且 能更好地达到培养高等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的教学目标。
3.3实施“以做带学、以赛带练”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企业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根 据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与企业工作的特点,坚持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原则,以企业岗位要求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模 块,制定了工学交替的实施方案和实训计划,明确实训目的、 工作岗位、实训内容和管理办法,把相应岗位技能培养与考 核纳入教学计划。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专业还拟定了 工学交替顶岗实训协议书,与企业签定协议,以此来规范和 约束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学校教育的实践性决定 了建立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开展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 是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基 地,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学习、交流,了解企业的需求, 亲临体验企业化的实际运作。特别是针对当前电子商务严峻 的就业形势,学校主动与电子商务类型企业联系,加强与企 业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当前电子商务形势与发 展的认知,让学生意识到把理论结合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 培养出既满足企业需求又达到企业要求的人才。
3.4启示 燕山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以做带学”的实践教学方法对 校企双方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 作、校企双赢,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岗位技能, 弥补了校内教学的不足,是一种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创造性 探索。而“以赛带练”实践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 坚持学习的意志品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可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 争力和学校的知名度。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