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公法人;
理性主义;
实证主义;
现实主义 团体自古有之,但直到1798 年,胡果才第一次在《实定法哲学之自然法》一书中提出了明确的法人概念 (juristische person).如果说法人概念的确立是现实与法律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那么公法人概念的缘起则更多地承载着思维的历史必然。作为一种组织类别,公 法人由萌生至完备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一历程中,法学思想不仅为公法人制 度的发展提供了逻辑与体系上的媒介和催化剂,而且是现实需求在法律体系中的 升华与凝练。作为一种思维的产物,公法人制度蕴含着思想与方法的历史变迁。
剥开尘封已久的历史积淀,追溯一种制度的源头与流变是把握它的必然路径,而 历史分析是对过去精神现实的一种叙述,只有通过对当时承载思想的现实进行回 顾与思考,历史分析才见深刻。因此,在理论视野中了解公法人制度的全貌和发 展脉络,只有深入到法学思想的流变之中,将其放置在它所托生出来的理论渊源 中来把握,去理解它的实际结构和动机,公法人制度的缘起和变迁方可得到清晰 的理解。
一 公权力意志的人格化:理性主义思维与权利本体论的必然 以一贯 之的理性主义倾向是大陆法系的鲜明特征。在公法人概念的起源上,理性主义不 仅为其积累了充分而体系化的基础理念,而且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维工具,即理 性。
1.公权力与主观权利的弥合:一种理性思维的结果 启蒙思想家从形而上学 的角度出发,强调对事物规律的求知和探索,并通过辩论、推理的哲学方法创造 出伟大、严密、完整的理性主义的思想体系。这种追究万物共同本源的理性思维 方式对于大陆法系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受理性主义的影响,法学家从对法律 本体追问的角度来形塑理论体系,将主观权利作为法律体系的基础,从而形成以 主观权利为基础的法律本体论,并以确定不同法律人格的主观权利作为法律的主 要任务。正如狄骥所言,当时“法律、判例和法的学说所奋斗的目标在于确定个 人主观权利所获致的限制范围,”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公法的核心问题在于确立 国家的主观权利——主权与个人主观权利之间的关系。
早在罗马法中,法(ius) 这一用语就始终蕴含着法律和权利两种意义。近代理性主义的法律体系则建立于 孤立的自然人的天赋人权之上。认为人是自由的,也是自律的,并有自由发展这 种活动的能力——即权利,而权利体现为个人意志所固有的一种能力。理性主义 将个人抽象的、理性的主观权利视为法的永恒目的,并从中引申出一种理想的、绝对的法的概念,即理性的自然法观念。在这一法律结构中,主观权利占据最根 本的位置,成为一切法律结构永恒的基础,是法律的基本价值归属。所有实定法 的最高宗旨在于根据立法时法律道德原则,保障个人的“主观权利”。在这种具有 浓烈的个人主义色彩的法律体系中,权利成为法律思想的起点与核心命题。其他 一切法律概念都以权利概念为支点,整个法律概念体系因此建立在主观权利之上。
16—17世纪,同上述理性主义的自然法哲学同期存在着另一种理论,即“raison d‘ètat”(执政者理由)的理论.这一理论是欧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产物,它同独立的 民族国家的兴起紧密联系,目的在于加强世俗国家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的加强势 必与理性主义的“天赋人权”与“个人自治”相冲突。因此,“17、18世纪思想家的 努力方向乃是在自然法的要求与执政者理由(raisond’ètat)的需要之间维持某种 形式的平衡或调和”,以谋求这一社会现实的理论支持。
在此背景之下,法国政 治哲学家让?布丹(jean bodin)首先提出了主权学说,将公共权力视为一种特 殊的主观权利——主权,以阐明国家权力的合理性,布丹指出:主权是国家问题 的核心,是“一个国家的绝对的和永久的权力”,狄骥在评论主权的法律性质时指 出:“在17世纪和18世纪,主权意味着掌握在国王手中的一种命令权。他是一种 与财产权同类的权利。国王行使主权正象他行使其他的世袭权利一样。主权是一 种世袭权利,它与其他财产权区别在于它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以至于它是绝对不 可分割,也不能转让的。”此后,虽然布丹提出的君主主 权观念受到民主思潮的 猛烈冲击,但主权概念一直被保留和继承下来,并随之成为近代公法体系的核心。
从法律体系的意义而言,主权概念的直接效果在于,使公法与私法具有了一个共 同的基础——主观权利,从而形成了公私法法律思维方法以及逻辑起点的统一。
2.公权力归属的追问:公权力意志的人格化 如前所述,主观权利成为近代法律 体系的核心与基础,因此,探求这种主观权利的本质与核心成为法学研究的重要 内容之一。无论是意志说、利益说、意志利益混合说均不可否认主观权利中意志 因素的不可或缺,“主观权利只能是一种通过外在行为来表现自身的意志力量, 这种力量向某种客体施加影响,而这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得到其他意志的尊重。” 因此,“主观权利包含着三项要素:一个具有某种意志的主体,他表达着自己的 意志;
主体的意志所涉及的某种客体或对象;
主体之外的其他人,主体对客体施 加的影响,而这些人出于对主体权利的尊重而默然承受这种影响。”由此,我们 可以看出任何主观权利都从属于不同的意志主体,而这种意志的主体因法律的认 同成为法律主体。对于理性主义的法律体系而言,“如果有主观权利,也就必须 有一个主体。”因为,“个人的意志成为法律效果的动因,……使行为的效果与之 结合”,法律主体的存在目的在于承担相应的法律效果,以便一种意志能产生符 合这一目的的法律效果。因此,在以主观权利为核心的近代法律体系中,法律主体成为法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只要法律是应然法则,只要人类思想还在 活动,主体和它结构的法律问题就会是一个伴随法律历史永生不灭的法律命题。” 主权作为一种特殊的主观权利,毫不例外地应以“意志”为核心,“因此必须不惜 任何代价求得一种赋有自觉意志的实体,使它能成为主权的主体,主权的执掌 者。”随着君主主权说的彻底否定,无论是法国的国民主权还是德国的国家主权 说,共性之处在于通过主权意志的抽象化和人格化,将民主思想、国家理论融合 贯通于主权学说,确立主权的法律归属。
盘点有关主权归属的论述,主权学说 的民主化从霍布斯的集合式“全体意志”[11]中初见端倪,这种全体意志在卢梭的 社会契约论中成长为一种“共同意志”,进而抽象为一个特殊的法律人格“公 我”[12].基于大革命的民主主义精神,法国的国民主权学说将这一抽象意志的主 体确定为“民族”。认为“民族是主权的原始执掌者,民族是一个人格,具有人格 的一切属性、自觉意识和意志。”[13]黑格尔则将卢梭的共同意志进一步抽象化, 从而确立了一个理性意志,并将其人格化。依照黑格尔的说法,主权的主要执掌 者是国家,而国家各个主观的要素(民族、领土、政府)是不可分割的。康德受 卢梭的影响,认为国家是人类为了限制在自然状态下各个个人滥用自由以及保护 每个人免受他人侵害而成立的,“人民和各民族,由于他们彼此间的相互影响, 需要有一个法律的社会组织,把他们联合起来服从一个意志,他们可以分享什么 是权利。就一个民族中的每个人的彼此关系而言,在这个社会状态中构成公民的 联合体而言,便组成一个国家。”这种国家的基础就是法律。“国家是许多人依据 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14]这一论述将国家的组成与法律相结合,从而实现了 立宪主义与主权学说的统一。晚后的德国法学家基于国家统一的现实需要进一步 发展了这一观点,它肯定了主权的原始和唯一的执掌者就是国家本身,而“国家 就其保护和显示人民用来在精神上实现共同利益的一切强力来说,它是法律命令 所承认的最高法人人格。国家的意志能力就是发号施令的权力;
它被称为国家的 权力” [15].从而得出国家是固定于一定领土上并组成政府的民族组合团体,是单 一而复合的法律主体的结论。这一逻辑结论为进一步确立国家的公法人地位提供 了理论积淀。
二、公法人主体地位的明确化:实证主义方法与法学科学化的结 果 自16世纪起,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争论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再次爆发。这一 潮流对法学思想的影响体现为法学方法由理性主义向实证主义的演进。这种实证 主义法哲学的出现是对以理性与抽象为基础的传统自然法学的冲击与挑战。他们 完全以经验的态度来看待法律,不赞同研究和寻求法律制度的终极价值,认为超 出经验的本体论问题应当取消,主张用科学取代哲学,而科学的使命就是发现经 验世界中的规律[16].在这一主导思想下,法律实证主义试图将价值这一抽象的理 念排除在法学研究的范围之外,从而把法学的任务限制在分析和剖析实在的法律制度,以“纯法律研究方法”取代对法律的理想、意图和社会目的的理性探求,并 形成了以 概念分析为特色的概念法学。在公法领域,公法学者反理性主义的直 接成果之一就是,运用“纯法律研究方法”把国家结构中的法律秩序提高到一个新 的概念高度,即法人。因此,如果说理性主义为公权力人格化的产生提供了法学 赖以存在的工具:理性,实证主义则增强了法律思维方式中的逻辑力量,是公法 人概念产生的催化剂。
1.法人:一个科学体系的标志性概念 法人概念的产生取 决于现实的需要和技术的成熟。实体上的“法人”的诞生体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求,而法律层面上“法人”的制度化则是法律技术的体现。完成法人从物质形态 到法律制度的升华是以实证为主导的概念法学的功绩。
概念法学以对人类把握 世界理性能力的坚信不疑为认识论的基础,在立法上追求制定包罗万象、逻辑统 一、内容完备的法典;
以维护个人自由与平等权为出发点,主张限制或取消法律 适用者的自由裁量权,在司法上要求实现法官对法律严格形式主义的适用。这使 得法律规则本身的逻辑成为法律的生命,法律决定主要通过规则体系本身的逻辑 推导而不求诸外部价值支援,从而将法律视为相对独立于社会实体性价值和权力 的自治系统,并建构了一个抽象的法律体系,用以调整社会关系。致力于把法律 纯化为与外在因素独立的理论结构,使法律成为一个自足的体系。概念法学以重 视对概念的分析以及法律结构体系的构建为特点,在方法上试图将现代的科学方 法引入法学,模拟自然科学的方法将法律概念化、体系化。体系化思想 (Systmgedanken)是其重要特征,即通过意义的关联(Sinnzusammenhang), 将多样性的事物统一为一个整体,并在对具体材料作分析的基础上,将特定时期 的社会现实,与法律制度内在的逻辑要求融合,进而凝练、概括为一些抽象的专 业术语,用结构概念将法律秩序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制度系统,而不是一个松散的 规则集合,形成概念有机体。这种体系化思维代表人类引用科学方法力争正义的 意志,发挥着整合、维持法秩序的作用。概念法学认为,适用法律的过程,就是 把某个生活事实归入到某个特殊的概念中的过程。因此,法学家必须创造出一套 抽象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这样一套符号体系既有利于增进法学家共同体内部 的交流,而且也能够使法学知识区别于没有经过理论加工的社会知识和常识。唯 有如此,法学家的特殊性以及法学学科的独特性和独立性才能够凸显出来。因此, 概念法学家致力于从人类的行为中发现一般性的规律,总结这些规律,并将之适 用于法律规范中。这一过程是一个从社会事实到语言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的 过程,即从经验到概念的过程。这种实证主义方法以及由此演化出来的概念法学 主导下,法律概念化、体系化成为法学科学化的标志,并最终从社会和人类行为 中推导出了“人格”、“法人”、“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以及“法律行为”等技术性 概念,构成一个概念谱系,并以此为纽带使得法律体系得以前后融通、秩序井然。因此,作为一个学术性的技术术语,与其说法人是一件事物,毋宁说它更近似于 一种方法,是法学研究方法试图科学化的产物,也是法律体系上升为成熟的独立 学科的标志性概念之一。
2. 国家公法人身份的确立:立宪主义立场与实证主义 方法结合的产物 在概念法学的实证要求下,公法的首要任务在于将法律因素与 所有‘非法律的’存在物彻底分离,通过逻辑的概念建造以获取理性主义主导下公 法所欠缺的独立性与科学性,形成公法概念谱系,并逐步逻辑化、体系化。在概 念法学的德国,“激发国家法摆脱政治有双重原因,一方面想摆脱作为革命失败 创伤中的痛苦回忆的政治,另一方面想摆脱作为阻碍公法‘建构法学’的政治” [17], 从而促使法学方法转到实证主义,通过纯净法学方法使法学科学化。在概念法学 的实证分析的作用下,首次在公法学中引入了法人概 念,催生了国法学中的国 家法人说,从而确立了国家作为公法人的法律身份,将法人概念同公权力主体相 结合,开创了公法上的主体概念,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传统的公法体系。
戈勃 和拉邦德是最早将“法律学的方法”运用于公法学的研究的,他们学说中所体现出 自然法学的立宪主义立场与法律实证主义的方法的结合,成为贯穿于19世纪德国 实证主义公法学的源流。戈勃(Carl Friedrich Wilhelm von Gerber)在卢梭、黑 格尔等所创设的国家抽象法人格观念的基础之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国家法人的 概念,并从法人的角度出发,运用“法律学的方法”对国家法人进行法学分析,从 而使得“潘德克顿法学”的方法渗入到了公法学研究之 中。他坚定地从法学角度 思考国家,旨在对教义性的基本概念进行更加清晰、具体、准确论述,其目的在 于追求概念的清晰准确,把所有属于伦理道德和政治考虑的非法学因素清除干净 [18],发展公法的‘基本概念’,并实现公法的体系化。继戈勃之后继续以“纯粹的 逻辑性思维”从事公法研究的是拉邦德。他将公法从所有的“附政治的以及国家哲 学的理由”中纯化出来,意图建立一个纯净的科学的法学,并使这种逻辑的、形 式的方法在公法学中占据统治地位。通过对成文法进行逻辑整理,确立一般性的 法律概念,再据此构成一个概念及原则的综合体系。并在实证主义主导下,以法 律主体意志作为法律体系的基础性概念,致力于国家人格和国家权力的统一[19], 从而使国家法人学说更趋于完善。此后,耶律内克则在总结与调和的基础上,区 分了实然与应然、规范和经验,将国家人格学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进 一步指出“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国家是由国民所组成的法人团体,它建立在一定 的领土范围之内,并且被赋予了一种发布命令的权力。或者用一种更为流行的表 达方式:国家是被赋予了一种原初的发布命令权的区域性法人团体” [20]. 将国家 视为公法人除了满足公法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需要之外,其政治含义在于为共同 体在法律体系中争取一个具有非价值色彩的科学定位,通过中立化的国家主权理 论化解主权在君与主权在民这一矛盾,将“法人机关”学说与官僚体制相呼应,用统一意志与责任,把职能各异的机关整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确立国家作为 一个意志主体,并用科层制作为组织形态,层级节制作为规制手段,以保障这种 意志的一致,借以维护民族国家的统一。
三 公法人的制度化:现实主义立场与 公法认识论变迁的体现 虽然,科学化运动确立了法学的独立学科地位,但现实 主义者认为这种抽象性的思考会毁灭生命的多样性和历史的多元性、复杂性,把 生命变成了灰色的理论和概念,并指责潘德克顿法学用形式主义抽空了所有公法 概念和制度的政治意义[21].立足于社会现实的法国分析实证法学派代表狄骥指 出,社会是永远发展变化的,法律只是社会演进的保障体系,同每一种社会现象 一样,法律也处于持续的变迁中,因此,任何法律体系都不可能是终极性的[22], 基于这种社会的发展和演变的无限性,现实主义者认为任何法律体系都必须立足 于一定的社会现实,这种认识立场必然反映到公法人制度的研究中,从而将公法 人与社会的现实性与发展性相联系,进而承认国家意志之外,其它公法意志主体 的存在价值,并为现代公法人制度的确定奠定基础。
1. 团体主义的法人格理 论:公法人繁荣的机会之门 现实主义以人的社会性作为法学研究的出发点,认 为所有关于“法”基础的学说的出发点应该是自然存在的人,但自然存在的人并不 是18世纪哲学家所说的孤立和自由的存在,他是社会相互关联中的个体。认为人 的这种社会性并不是一个先验的断言,而是毋庸置疑的观察结果,因此,任何法 律学说和理论均应以这一现实为出发点,以脱离传统法学中形而上学的桎梏。
基 于此种出发点,通过对德意志民族历史上的生活状况的考察,基尔克格外重视国 家和共同体的存在价值,认为团体是人类基本的生活方式,不是个人的手段,而 本身就是一种本体性的社会存在。所以,基尔克对社会政策和国家政策表现了高 度的热情,认为个人在社会和国家中离不开无数超越个人的甚至是世代相传的在 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组织。立足于这种现实主义立场,基尔克提出了社会法的 理念,指出社会法不同于传统的个人法,“社会法是从人的结合的本质出发,对 人的共同形态的内部存在进行整理,从小的团体到大的团体,从低的团体到高的 团体,日积月累的建设性的法则;
是从夫妻到家庭,从家庭到村落,逐渐向上, 逐渐扩大,最终至国家的构造起来的组织法” [23].基尔克在这种社会法观念基础 上,从批驳形式主义与个人主义入手,形成其团体人格理论——法人实在说。他 在方法论上反对拉班德把法学紧缩为概念的逻辑研究,认为法的体系与概念与法 的历史无法分离,法学方法倘若要满足真正的科学要求,它必须同时是不折不扣 的历史方法。并运用历史分析的手法,揭示了团体人格的存在是一种社会现实, 同时,反对萨维尼的个人主义的认识立场,认为法人应当是‘现实的人格联合体’, 是有机统一体,它由个人和其他社团组成,具有固有的目的。它通过自己的“社 会法”体系把自己组织起来,有自主意志和行动,从而它拥有真正的个性,是权利与义务的适当主体。[24]这种社会法理念的目的在于将人的共存性与法的社会 性结合起来,实现了法人由个人主义向团体主义学说的过渡,其良苦用心在于强 调团体主义的重要性。
基尔克这种基于社会法思想的团体人格理论,反映了1866 年以后自由主义的政治诉求。动机在于将国家视为历史生成的有机体、有意志能 力的法律人格、自治社团的联合体,坚持个体和整体的和谐,反对国家权力与服 从的机械论思想,以社团的国家思想取代君主制和官僚制的国家思想。将统治原 则和社团原则相互结合,以便将国家的公共职能分散到各个有机体,实现对平等 之下的生活关系进行自治的和自由的塑造[25].这种团体思想在法国公法学家奥 里乌(Hauriou)观点中得到更为明确的表达。他把“团体”定义为“一种从法律上 可以在社会环境中得以实现的、持续存在的一种职业或事业单位的观念。”[26] 得出国家乃是诸多团体现象中最突出的代表,而非无限集权的实体的结论。肯定 了现实中具有自治性与独立性的团体如乡镇、市、同业公会、公共设施等团体的 法律地位,并将其统称为公法人。
这种社团法思想根源于社会实践,是对19世 纪中期德国社团繁荣,以及以乡镇自治为核心的地方改革的反映,也是对社会自 我控制的巨大潜力的学术肯定。在这一背景下,基尔克社团法的基本思想以对社 会关系中自治和自由的塑造为目的,反对在公法中片面强调统治因素,从而使公 法从起初的以主权与个人权利的对峙为核心,转化为研究规范整体的国家与其内 部组织之间的关系。这种社团立场和团体主义精神,具有一种缓冲作用,为社团 自治打开方便之门,以此形成对国家权力的有效抗衡和职能分担。
2. 从主权到 公共目的:公法人本质的客观化 同样立足于现实以及人的社会性,狄骥以公务 学说取代传统的主权学说,对公法体系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如果说社团思想是对 官僚制国家以及行政一体化理论的突破,肯定了以自治为属性的公法社团的法律 地位;
那么公务学说则是对主权观念的改造,虽然,狄骥意欲通过排除不可证明 的“意志”作为权利的本质,进而否定权利、法人等概念,但其公务学说无意中成 为明确公共设施等公务组织的公法人身份的理论根源。
随着19世纪以来社会政 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人们之间明显存在的相互 依赖关系,经济利益的连带关系,不断加强的商业联系,智力成果与科学发现的 广泛传播都向国家施加了组织提供这些公共服务的责任。”[27]面对此种情况,国 家的职能已经不再局限于公共权力的行使。“现有的证据已经断然向我们表明:
以前曾经作为我们政治制度之基础的那些观念正在逐步解体,到目前为止仍然正 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即将取代它们的新制度建立在截然不同的观念之上……”[28]. 因此,狄骥基于现实主义的立场,在社会连带关系之上建立了他的法治观念以及 国家与法的关系,认为不同于建立在先验的、理性主义的个人权利基础的法治原 则,这种基于社会连带的法律学说以一种客观的方式确定了法治原则的来源及范围,反映社会相互依存性的客观社会规则,因而被称为国家和法律的客观性学说。
在这种客观的公法观念中,狄骥抛弃了主权以及主权人格等所谓抽象的主观概念, 认为政府的义务在于组织特定的服务,确保服务的持续性并控制这些服务的运作。
因此,“公法不再是由某个享有发布命令权的,并有权决定在一个特定领域之内 个人与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主权者来加以执行的大量规则。现代的国家理论设计 了大量的,对组织公用事业进行规制,并保障这些公用事业正常和不间断地发挥 效用的规则。”[29]公法也不再把解决个人的主观权利与人格化国家的主观权利 ——主权之间冲突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它还旨在对政府的社会职能进行组织, 即对政府大量的非权力性公务行为进行规范、调整。这种变迁反映到法律体系中, 体现为一种注重实际的、社会化的法律制度正在取代早先那种抽象的主观主义制 度。这种客观法观念的确立意味着关于国家的理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一种 新的公务概念正在逐渐取代主权的概念而成为公法的基础。
基于这一观念,狄 骥认为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成为国家的重要职能,而“任何因其与公共利益的实 现与促进不可分割,而必须由政府来加以规范和控制的活动,就是一项公务,只 要它具有除非通过政府干预,否则便不能得到保障的特征。”[30]并倾向于从“直 接目的”的角度来理解公务活动中的“公共利益”。在这一背景下,大量以履行公 共服务为目的的组织应运而生,这些组织不同于传统以机械的层级隶属为特征的 官僚机构,具有一定的意志自主性,且组织形态灵活。这类组织具有特殊的公法 意义,但是否可以冠 之以公法人的称谓,以及能否以其拥有的“公共目的”为公 法人的共同标识?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法律技术问题。随后法国公法学在公务 观念的基础上发展了分权学说,为公法人多元化提供理论支撑,并在水平分权、 公务分权的基础上构建了现代公法人制度。而19世纪末,德国民法典的诞生则进 一步促成了公法人概念在实定法中的落实,在塑造民法法人概念的同时,明确了 公法人的身份,实现了以“公共目的”为核心的公务观念与法人组织形态的结合 [31].其后,在“公共目的”这一基调上,对公法人组织形态的研究成为公法人研究 的核心,如奥托?迈耶以“公共目的”为核心,将公共设施界定为一种“手段存在 物,它是物的,也是人的,它被确定为在公共行政主体手中连续服务于特殊公共 目的公法人。”[32]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公共目的、公用宣示、公共使用权、 公法上的养护义务等,创作出《具有权利能力的公法设施》一书,完成了对公法 设施的组织定性,并在“公共目的”的基础上构建了德国的公法人制度。因此,将 目的与组织形态相结合,从目的的角度构建整个公法体系是现代公法的特点,这 种认识角度的变迁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公法从主权角度来界定、解读公法人的传 统,并使得现代公法人概念得以成立,进而在公共目的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公法 人制度,为公法人制度的完善发挥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23][24]何勤华著:《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262页;
第115页;
第223页;
第229页。
[11][13][15](法)莱昂。狄骥著:《宪法论》,商务印书 馆1959年版,第17页;
第327页;
第423页;
第412页;
第434页;
第438页。
[26] (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 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第43页;
第175页。
[20][22] [27][28][29][30](法)莱 昂。狄骥:《公法的没变迁》,郑戈译,辽海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2 页;
第244页;
第369页;
第212页;
第51页;
第8页;
第53页;
第53页。
龙卫球 著:《法律主体概念的基础性分析——兼论法律主体预定问题》,发表于《学术 界》2000年第3/4期。
[12] (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第1卷, 第6章,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页。
[14]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 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6-139页。
[16] 宋志明、孙小金 著:《20世纪中国实证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7][18] [19][21][25][32](德)米歇尔。施托莱斯著,雷勇译:《德国公法史》,法律出 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第442页;
第458页;
第460页;
第482页;
第561页。
[31] 《德国民法典》第31条和第42条第2款规定民法典适用于公法法人,第89条将公 法法人分为公法社团法人、基金会、公法设施。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