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铁路演讲稿 > 【民族音乐教育之践行】民族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教育之践行】民族音乐教育

来源:铁路演讲稿 时间:2019-12-01 07:48:23 点击:

民族音乐教育之践行

民族音乐教育之践行 1盛开在甘南草原上的艺术奇葩―――甘南藏族民间音 乐 这里丰饶肥沃的土地不仅养育了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 也培育了许多风格多样、语言生动、旋律优美、内容丰富的 藏族民间音乐文化。尤其是藏族民歌弹唱是藏族传统音乐文 化中的精华,歌种有格调清新简约,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的, 以龙头琴和六弦琴为伴奏乐曲的弹唱歌曲;有赞美和抒发男 女青年相互爱慕之情的情歌“拉伊”;有婚嫁聚会时酒席中 用以助兴的酒曲“鲁”;有逢年过节、亲朋聚会时赞美美好 年景和祈愿美好生活而边唱边舞的舞曲;有融表演、说唱、 舞蹈为一体的,歌词大多诙谐幽默的“格尔”;有众人劳作 时用于协调动作和减轻压力的劳动号子等。这些富有浓郁的 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的歌种,像朵朵奇异的鲜花盛开在广阔 的草原上。保护、继承和发展这颗耀眼的明珠具有重大的历 史意义及广泛的教育传承价值。甘南玛曲县优秀的弹唱艺人 们,他们在吸收和借鉴藏族民歌的基础上,与兰州大学艺术 学院的作曲家们共同合作,创编出独具特色、深受人民群众 喜爱的许多弹唱歌曲,并与2004年4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 “格萨尔千周年学术纪念大会”文艺演出,精湛的弹唱艺术 赢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同年5月,参加了甘肃省文联、 宣传部及广电厅“香巴拉在呼唤”大型专题研讨会及文艺表 演,格萨尔弹唱的魅力再次赢得声誉。为了使弹唱这门艺术发扬光大,玛曲县政府部门专门成立了格萨尔弹唱艺术团, 在社会上广招弹唱人才,使这一事业后继有人。同时,他们 还利用“甘青川三省赛马大会”的有利时机举办了“格萨尔 千人弹唱”活动,其规模和演唱内容在周边地区引起了强烈 反响,得到了广大弹唱爱好者的积极参与热烈响应。对于本 土区域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及广泛 的传承价值。甘南藏族民间音乐的艺术价值,使我们进一步 明确了如何将这一民间艺术奇葩引入教育传承的具体方法 与途径,即在高等艺术院校如何设置合理的本土区域民间音 乐教育传承的课程体系,明确了其在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中的 本土音乐地位。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于肯定了 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甘南 藏族民间音乐丰富了中国多元文化音乐的内涵,填充了世界 多元音乐文化的外延,是中国56个民族及世界多元文化音乐 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朵艺术奇葩。

2甘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方式存在“形似而无意 境”的问题。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通常多以师徒相承、 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传承着。在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教材 中,仅有一小部分民歌、小调等选入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地 处西北地区的甘肃省各民族歌曲多由汉语式方言演唱,班级 授课制下的教师按曲谱或范唱来教授给学生,存在的问题是 音调在而找不到真正的韵味,形似而无意境。董光军先生在他的论文《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也提 到,目前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课程结构与汉族的大致 相同,没有摆脱以西方音乐手法或音乐形态学的理念来理解 中国音乐,包括概念、听觉、审美体验模式,这不合乎语言 学习本身固有的系统性,而且音乐概念系统的相互混淆,使 人们不能真正去相互沟通,从而来认知中西音乐语言结构及 审美体验行为模式的差异,更不能够进入两种文化语言各自 所固有的语境找到各自音乐语言结构的显著特征,达到音乐 语言模式较高的认识水平[3]。笔者几次田野调查玛曲县 的各级各类学校并在与师生座谈、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多数 学生从未真正亲自观看过地道的民间艺人的演唱,单纯依靠 谱子无法模仿,即使当地学生会使用本地区的方言演唱也是 毫无地方性、本土性特点。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正 悄然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步消失着。2)课程设置方面脱离本土 音乐文化。当今,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很 大程度上脱离了本土音乐文化,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的 特色课程更是少之又少。现行的音乐教育教学中,只是把中 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因素作为一种参照,实质上却是以讲授 西方音乐体系课程内容为主,而且用西方十二平均律制,来 记录、分析大量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音乐;沿用西方创作理论 解释中国少数民族民间的音乐形态;用西方的发声方法来衡 量中国少数民族极具特色的歌唱发声等等。

3实施本土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践行1)将传统音乐教育与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有机 结合起来。具有本土气息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恰恰保持着中 华民族同有的、独有的各种存在方式,故而,无论从哪个角 度出发,我们都不能忽视其巨大的、根本性的资源。组织专 家、学者深入田野获得第一手资料编写教材,将高等艺术院 校传统音乐教育与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二者结合起 来,在高等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中实施重大的战略性转折。

2)音乐教育的内容应突出乡土特色。在实施甘肃甘南地区民 间音乐进入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组 织学生田野采风,收集整理当地优秀的本土音乐,整理挖掘 当地的民间音乐的特色元素。因此,音乐课程的设置、音乐 教材的内容选择与编排,多采用乡土特色的音乐资源,使音 乐审美熏陶建立在乡土意识的基点上,并着手开设特色课 程;专门设置地方特色课程板块,如开设“甘南民间音乐鉴 赏”“龙头琴演奏技法”“甘南藏族民歌演唱”等系列特色 课程等;把甘南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民族声乐、器乐教学 之中,把优美动听的民歌旋律融入“视唱练耳”课堂之中, 并且可以在“曲式与作品分析”“乐理”等理论课程中加入 甘南本土音乐的分析和讲解。在强调弘扬传统音乐的同时, 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学习、理解和尊重本 土区域民间音乐文化,与当地专业歌舞团体联合举办“甘南 特色器乐、声乐,演唱、演奏技能大赛”等;通过音乐教学 与艺术实践使学生学到丰富而又多彩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培养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共享人类的优秀文明成 果。3)培养本土音乐的传承者。甘南藏族民间音乐以多元文 化高等艺术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为契机,解决甘南藏族传统民 间音乐由于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审美情趣的改变及 民族语言的衰退等原因造成的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得不 到持续性保护与传承发展的现状。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培养本 土音乐的传承人,培育区域性音乐文化的爱好者。4)建立少 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复合型架构模式。在具体的甘南 藏族传统民间音乐的演唱、演奏中,淡化所谓的“标准化知 识”(即美声、民族唱法的规范性),采用“地方性知识”(以 本土民间音乐风格为主体),形成高校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 乐教育的大纲和教学法。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复合型架构 模式,如图1所示。图1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复合型架构模式在 以上系统的三个层次的基础上,相关专业内容应有所偏重地 体现。如声乐专业在演唱技法上,以“三个借鉴”的合力为 宜。即对西洋演唱方法、汉族民歌演唱方法、少数民族民歌 演唱方法等三个层次三种方法的借鉴,如此尝试并培养出的 人才,可谓“借鉴了西洋唱法和汉族民歌唱法以及少数民族 民歌演唱的人才培养模式等”[4]。5)重视音乐文化的流 变。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产生不仅反应出一个时期人民生产 生活的状况,同时也顺应着不同时期人民的审美情趣。培养 学生具有正确地分辨不同种类作品“美”与“丑”的能力。

6)加强交流,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在坚持本土教育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更多与外界交流,聘请民间艺人、专家进行讲座, 学习外面的先进教学理念、教育机制、现代教学手段,也学 习我们本土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让这些资源能够有机地整 合,真正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和实践。如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 术系立足本体、博采众长。如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的创始人、 著名壮族音乐家范西姆请教教学方法,新疆艺术学院“十二 木卡姆”办学思路,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芦笙班、侗族大歌班 等,给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以启示,为教育传承本土少数民族 民间音乐奠定了良好基础,起到了示范效应。目前甘肃省内 许多高校已做出了有效的尝试,如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遵循 “借鉴世界当代优秀的音乐教育体系,依托本土独有的民族 音乐资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培养新世纪具有本土民 族特色的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的办学思路,先后成立了“西 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研究中 心”等机构。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也取得了一系列 研究成果,2009年分别获得了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 项目:“甘肃白马藏族音乐文化研究”和“通过高校音乐教 育传承民间花儿的可行性研究”。2000年获得了一项国家社 科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 发展―――以花儿为例。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也通过民族 学生的招生,尝试民族音乐本土化教育之路。西北师大音乐 学院也在这方面做着自己的积极努力,强化学科建设,将舞 蹈学院从原来的音乐学院分出单列,重在培养民族舞蹈表演编导人才等。

4结语 在大力提倡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应更 好地将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引进高校课堂,在传统性 与本土区域性的碰撞中寻找最恰当的交融点[5]。以音乐 人类学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并给学生在讲授音乐的同时, 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民族地区的人文、自然、社会、历史等, 带领学生感受、体验各个民族音乐中所表达出的文化特性, 有关民族音乐历史、主要乐器形制、传统记谱法、富有生命 力的民间作品等多方面的知识,力求寻找各民族音乐之间的 共性与个性,进一步扩大视野,树立多元音乐文化的概念, 提高对民族音乐的分析和鉴赏能力,探索弘扬和传播多元的 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之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对甘南藏族民间区域音乐的研究,以点带面,全面促进 我国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传承,进一步开发甘南少 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进而 保护文化生态、音乐生态,弘扬优秀的本土少数民族民间民 间音乐文化,使甘肃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遗传基因与当 代高等艺术教育相结合,实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本土少数民 族民间音乐教育之践行在更高层面上的实质性突破。��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