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常态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旧以知识和题目的讲解 为主,上课不管学生基础如何,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听懂,先用较短的时间把知识 点讲完,然后就是大量做习题。用“满堂灌”的形式,大搞题海战术。学生每次数 学课后都疲惫不堪,机械式地重复解题,成了地地道道的体力劳动者。这种不科 学的教学方法,不仅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也 极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应试教育痕迹明显 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已实施素质教育,但到目前,考试仍旧是相对公平 的一种选拔方式,由于考试这个“指挥棒”的存在,使得家长和学校都以学生的考 试成绩作为成败的唯一标准。作为主要科目的数学,自然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点。
教学过程中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考什么就学什么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尽管教 育主管部门一再提倡给教育松绑,给学生减负,但应试教学之风依然大行其道。
(三)数学思维有待开发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但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开发学生的 数学思维,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而教学实 践中,部分教师仍然主张讲课必须围绕考试,与考试无关的一概不学,完全忽略 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开发。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具体方法(一)把握导入契机,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新课导入是新授课的必要环节,也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 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要善于把握导入的契机,注意导入的激趣性、衔接性 以及引导性,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设置悬疑问题导入、利用游戏活动导入等 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用频率估计概率” 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福利彩票为对象进行知识导入:“生活中经常会有人买彩 票、中彩票,虽然每张彩票仅售2元,却可能有着中5元、10元、几百几千元甚至 上万、几百万元的机会。那么,中奖的频率高不高呢机会大不大呢”学生纷纷回 答:“不大,很小很小。”此时,教师再继续问:“机会确实比较小,那么具体有 多少呢”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即时抓住机会,引入新课,学生注意力被问题 吸引,由此对新知的吸收度较高,教学效果也就自然事半功倍。
(二)融入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数学思想不仅反映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反映在数学题目的解答中。
对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就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巧 妙的运用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的。以数学分类思想为例,实践中用分类讨论思 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先明确需讨论的对象及讨论对象的取值范围,再选择 分类的标准,进行合理分类,并逐类讨论解决,最后归纳并作出结论。如解不等 式(k-1)xk2-1时,如果不进行分类区分,得出:xk+1,此结果显然错误;因为既可 以k-10,或k-1=0,也可以k-10。由此推导出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答案,所 以必须分门别类,厘清思路,以便推导出正确解答:当k-10即k1时,则x k+1;当 k-1=0即k=1时,原不等式为0·x0,不等式无解;当k-10 即k1时,则x1时,xk+1;当 k=1时,不等式无解;当k1时,x (三)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生成问题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便是不懂、不 理解的知识和题目,也不会下意识地去思考、去解决。面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 借助情境的创设,以提问来促使学生产生疑问意识,对教学颇有裨益。如,在教 学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先设问:“什么情况下一元二次方程会有两个不 同的解”很多学生都会答出“根的判别式 0”的情况下;此时,再引导学生回答:“当根的判别式0时”,又会产生 什么结果呢”通过引导,很多学生心里已有答案,但对其正确性并不确定,此时 再通过一组题目进行对比(判别式分别0和0)让学生求解,经此一提,很多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进一步求解,发现第二种情况是解不出答案来的,由此从侧面 印证了其推理的正确性。
(四)逐层铺设疑问,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只有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才能带动其 他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 要紧紧依托教材,巧妙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产生疑惑、在探索中激发求知 欲。因此,“启”的重点即在于巧妙设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如,在学习概率相 关知识点时,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古代有一小国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 是死囚都要在临刑前当众抽一次“生死签”,即在两张纸条上分别写着“生”和“死”, 抽到“死”签的立即斩首,抽到“生”签则当众释放。有一次,国王因私欲决定处死 一个大臣,于是勾结法官将两张纸条都写上“死”字。如果你是这名囚臣,事先预 料到了国王的阴谋,你会怎么做”悬念的叠加,学生兴致盎然,教师再导入知识 讲解,学生自然就会带着高涨的求知欲自发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学习需要认真的思考和逻辑思维的帮助,但也离不开 教师的启发和同学的援助,数学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采用自主探究、分 组合作等教学形式,让学生把简单的知识点自我消化,将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和目标学习,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段长有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9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