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但影响人的心理与 行为,还能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制,科学分析和合理利用暗 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暗示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最好的教育方法,应 该让学生感觉不到任何命令和强制的成分,暗示就是其中一 种效果很好的教育方式。心理学和现代医学表明,人群中约 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较强的心理暗示接受能力,在某种信息源的暗示和刺激下,人的大脑皮层的潜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不 自觉地用信息支配着日后的思想和行为,形成意想不到的结 果。儿童因其个性和生理还没有完全成熟,依赖性强,易接受 暗示。儿童受外来的影响空间的存在以及易受暗示的机会, 还有受暗示者自身的性格特征综合在一起,暗示就容易成功。
心理暗示利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以 及行为产生影响。在学生成长中,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 方面的信息,其中特别是来自父母、教师、和同学的信息,对 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暗示具有经常性、随意性、 隐蔽性,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暗 示是在自然、含蓄、平等的气氛下进行,不带有强制性、命 令性、压制性,因而儿童乐意接受,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如果我们能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运用心理暗示,给学生施加 各种影响,创造各种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个人的潜力, 从而使学生达到充分的自我发展。心理暗示在儿童教育中的 作用随处可见,孩子对教育者的各种反应都十分敏感,哪怕 是一次微笑、一个皱眉,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当孩子的表现良 好时,教育者投以赞许的目光和发自内心的微笑,都会使孩 子感到他们是在鼓励他,关注他,从而增强了自信。当孩子表 现不佳时,如果教育者也能以适度的肢体语言或表情来做些 暗示的话,孩子也会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既有助于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也能帮助孩子及时改正自己的小错误。
二、心理暗示的类型在对儿童教育中广泛使用的暗示方法 一般可以分为语言暗示、行为暗示、权威暗示、期望暗 示、环境暗示五类。
(一)语言暗示“教师的一句话可能成就一个天才,同时, 也可能摧毁一个天才。”所以,教师的语言是给予学生心理 暗示的重要途径。语言暗示就是用含蓄的语言,使孩子领会 教育者意图的一种教育方法。父母和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频 繁的暗示作用,能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在 课堂教学中,当老师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教育时,儿童往往更 喜欢老师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表达。因此,教师在上课时 应尽量避免点名批评,因为这样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更容易使易受暗示的学生认为自己可能是不受老师的喜欢, 或是认为老师觉得自己是无可救药的,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 趣,与老师的初衷背道而驰,丧失了原有的自信心。而含蓄、 间接语言暗示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使他们明白自 己的错误,也可以忠言不逆耳,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达到教 育目的,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行为暗示行为暗示包括体态暗示与眼神暗示:1.体 态暗示是通过手势、表情、体态等动作,使孩子明白教育者 思想意图的一种教育方法。言传不如身教,老师在教学中,饱 满的精神,抑扬顿挫的言语,一个手势、一种表情,一个细微 的动作都可能对儿童产生暗示作用。当学生正确地回答完问 题时,教师对他竖起大拇指,而且报以赞赏的微笑,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表扬,有了这样一种体验,在今后的课堂上,学生总 是能热情而又积极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但能调动课堂 气氛,也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2.眼神暗示。眼神暗示是 儿童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不同的眼神 和不同的注视方式会给人不同的心灵感应,当教师发现学生 在课堂上违纪时,若大声点名批评或训斥,往往产生叛逆心 理,若老师能采取微笑注视的方式,会使学生意识到老师的 心意,不仅立即改错,而且从心理上对老师多了一份敬重和 感激。
(三)权威暗示所谓权威暗示,就是通过名人名家对他人 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在暗示中,权威者运用言语、行为 以及所创建的环境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暗示有一个显著的 特点,它没有逻辑性、没有说服教育、有的只是一种影响。
在儿童教育中权威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他们来说,任何权威 者的任何一种行为或是语言都可能成为一种暗示,而大人对 他们来说就是权威。罗森塔尔效应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美 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所学校做心理实验,然后随机地抽 取少数几个学生,很慎重地告诉老师,他们最有发展潜力的 学生。八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真的比其他学生 进步快,而且他们比其他学生具有“更显得幸福”、“求知 欲更强”,“更具有魅力”、“更有适应力”、“情谊更强” 等倾向。上述的表现的出现是因为老师经过心理学家的“权 威性的谎言”暗示,这些学生通过教师暗示性的眼神、语言、肢体动作等等,暗示给学生:“你能行”,可见这种权威暗示 的力量是巨大的。
(四)期望暗示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展出了系统的 教师期望评价方法,这种方法非常有助于教师了解来自在实 际教育过程中是否存在着消极期望和消极对待,从而能更有 针对性、更有意识、更有效地去克服消极期望,发展积极期 望。教师不同的期望与对待,直接影响儿童形成不同的自我 概念和行为动机,进而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师生间的作用 是相互的,教师不同的期望由此产生的区别对待,会为儿童 所感知、内化,并深刻影响到其心理、行为的发展。由于学 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缺乏完善的自我概念系统和自我评价 能力,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他们生 活产生充分影响的“重要他人”。儿童感知到的教师期望和 与之相适应的系统对待,在相当大程度影响去自我概念、自 我期望,并进而影响其行为动机和学习兴趣,最终造成儿童 智力和行为发展的不同结果。教师的高期望和积极对待,会 使儿童产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期望,并因此提高儿童的 学习、行为动机和学习兴趣,进而产生积极的发展结果。
(五)情境暗示情境暗示就是通过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 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形、一种景象、一种境地,造成一种气 氛,使孩子在特定的情境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创设 良好的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暗示刺激。教师可以充分 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现代教学媒体中的相关资料,创设一种图文并茂的课堂情境,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去刺激和感染学生, 以增强暗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 师可以在有限的教室让学生发挥无限的想象,让他们自己美 化自己的环境,这样美好的环境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情绪, 起到积极的暗示作用。
三、教学中教师使用心理暗示的策略 (一)针对儿童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的进行心理暗示教师 在进行语言暗示时,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语言应简单有 力,不能太长、太罗嗦,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太长 的暗示语言就会使他们觉得没有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使 用反面暗示教育,还有模棱两可的言语,杜绝恶语中伤,暗示 的语言要有积极性,还要配合想象,注入感情,最重要的是可 行,这是暗示语言使用的关键。儿童个体具有很大的差异,学 生的兴趣,性格,民族等的不同,最容易接受的心理暗示方式 必然不同,教师在了解各个儿童的心理特点上进行有差异的 心理暗示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心理暗示与明示相结合我们在教育中,习惯的运用 明示教育,也就是直接给孩子以明确的指点,让他们应该怎 样不该怎样,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虽然这是一种重要的教 育手段,但是,因为这种教育规律的外显性,只采取这一手段 会使儿童觉得自己是被管制的,特别是儿童随着成长自我意 识也在提升,如果一味的强制要求他们,只会引起他们的逆 反心理,从而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中,暗示的使用必须恰到好处。教师要作到明示与暗示相结合,可以产生更好的 教育效果。
(三)在心理暗示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 师在使用心理暗示方法的过程中,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以激 励的方式实施加积极暗示,暗示方法要适用。要为学生提供 一个成功的平台,用积极的暗示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学生 自己领悟这个平台就是他的舞台。要帮助学生勇敢地正视自 己,真正认识自己,这是暗示方法的基本点。信心与意志是一 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可以用心理暗示诱导和修炼出来的积极 的心理状态。由于儿童的心理、生理发育都不完全,信心与 意志正是不断完善和成长阶段,积极的暗示则可以迅速推动 其发展。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恰当使用心理暗示的方 法能够帮助学生排除消极暗示,克服自卑情绪,初步恢复自 信。它能够引导学生尽快从“我不行”“我不能”等等自我 否定、自我限制的消极暗示所形成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利用 积极暗示重塑自我意象。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