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回顾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进行影像学分析, 所有病例均行ct、mri平扫及ct增强扫描。
结果 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0.8- 26岁,胆管囊肿i型11例,ii 型1例,iii型2例,iv型3例,v型3例,所有病例均表 现为肝内外胆管薄壁囊状扩张,直径1-3.0cm,肿块无包膜,大多数形态呈类圆 形,增强扫描不强化。
结论 熟悉胆总管囊肿的发病部位、形态、大小、年龄特 点,ct、mri是一种有价值、无损伤的检查手段。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胆管囊肿实际是胆管的囊状扩张,系先天性的胆管壁发育不良所致, 笔者报告几年来经ct、mri检查、手术病例证实20例,就其临床、影像表现,综合 分析、总结。
材料与方法 搜集1999.03~2007.10经ct、mri检查胆管囊肿20例,男性6例,女性14例, 年龄0.8~26岁,早期婴幼儿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儿童常常出现下述三种典型的 症状:(1)右上腹部肿块,(2)腹疼:轻者为振发性胀痛,重者是剧烈性胆绞 痛,(3)黄疸:严重程度与胆道梗阻程度有关。
ct机采用siemens somatom hq2和ge lightspeed 16螺旋ct扫描仪。
WwW.133229.Com扫描条件为120-150kv,180ma,层厚5mm~10mm。扫描范围 自隔顶至十二指肠水平段,所有病例均做ct平扫加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由 肘部静脉注入欧乃派克-300mg/ml,80~100ml速率2.0ml/s。
磁共振扫描仪采用ge signa 1.0t超导型磁共振机,mri采用体部线圈,所有 病例均分别进行fse及flair序列。矩阵256×256,层厚5mm。
结 果 1.临床表现 右上腹痛15例,黄疸18例,腹部包块17例。
2. 根据todani分型,本组胆管囊肿i型11例,ii 型1例,iii型2例,iv型3例, v型3例,本组资料中,胆总管囊肿主要表现:胆管囊肿i型为肝门区液性密度囊性占位,边缘光滑,壁薄,肝内胆管不扩张或轻度扩张(图1~2和图3~4);
ii 型为胆总管单发憩室;
iii型表现为胆总管远段囊性肿块突入十二指肠腔内,肝内 胆管及胆总管不扩张;
iv型为肝内和肝外多发囊肿(图5~8);
v型(caroli)为 肝内胆管多发囊状扩张[1],胆道造影ct有助于确诊,本组15例合并胆总管和胆囊 结石,基本符合文献分析。
3.术后病理诊断 20例中16例胆总管囊壁呈慢性炎症改变。
讨 论 胆总管囊肿有人认为胆总管远端阻塞和上部管壁的先天性薄弱,造成胰液 倒流入胆总管引起慢性炎症所致。一般病程越长囊肿体积越大,容积可从几十毫 升至数升,致使发育不良的胆总管、甚至肝内胆管扩张。本病好发于儿童,女性 多见。本组女性14例,12例小于10岁,60%在10岁内出现症状,而获得诊断、治 疗[2,3]。本组病例大多数有右上腹痛、黄疸、腹部包块等典型的胆总管囊肿临床 表现。
胆总管囊肿的ct、mri表现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t、mri表现为肝门部见边界清楚的液性囊状占位,囊肿 的上下端与胆总管相通。胆总管囊肿应与肝囊肿、胰腺假性囊肿、小网膜囊肿加 以鉴别。肝囊肿没有脂餐后收缩的特征,囊壁薄,囊内透声好,胰腺假性囊肿多 有外伤史或急、慢性胰腺炎病史。小网膜囊肿形态不规则,无明显的囊壁回声。
文献报道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常并发胆囊和胆管结石。由于先天性胆总管 囊肿起源于胆管壁发育异常,外加长期炎症,继发感染,胆汁淤积,易并发结石及出 现沉积物(图1~2),这些特征是其他囊肿所没有的。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 应与多囊肝及胆道梗阻鉴别。①多囊肝囊肿之间互不相通,而先天性胆总管囊状 扩张的无回声区相互连通并与肝内胆管走行一致。②胆道梗阻所致的胆管扩张, 管壁平滑,多无管壁显示,多可发现引起梗阻的结石或肿块回声而加以区别[4]。
ct、mri对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具有重要价值。其他侵入性检查方法如内 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等有一定痛苦及风险,同时由于胆总管囊肿一般均较 大,上述方法有时会因为显像不充分,而对合并结石或较小的癌肿无法清晰显示。
胆道造影ct避免上述不足,能够观察囊肿的大小、形态、数目及部位[5],是否有 结石、肿块,可作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