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地的建设,开拓了我们教育教学的视野,让我们 看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特点,激发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 习热情。他们积极参与其中,调查、采访、小组合作、论证、 实验、展示等活动的展开,我们的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一、以课程基地激发学生兴趣,改善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对于农村中学来说,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盲目 追求学习所谓的“升学科目”,把历史当作“副科”,教师 也容易忽视历史学科的教学,认为历史学科,重点在背诵记 忆。
课程基地建设后,首先关注的就是地方文化史的发掘。
我校以前是古代下邳国的都城所在地,“下邳文化”深厚, 但学生并不熟悉,于是我们让学生课后调查、搜集“下邳文 化故事”课堂上进行讲述、交流。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 产生探究欲望,进而激发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改 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刻板印象,改善历史教学,课堂效果显 著。
二、在课程基地活动中动手制作,发展学生能力在课程基地的活动中,有学生看到“张良圯桥进履”的 雕塑后,自己制作了一副“竹简兵法”,学生争相传阅,很 感兴趣。为此,我动员更多的学生去制作历史模型,并在制 作的过程中了解该道具的历史背景、作用,等等。通过对历 史模型的制作既丰富了历史教学资源,又深化了学生对历史 的理解,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发展了多种能力,可谓一举多 得。
教学改革要更多地关注自己学校的学生,哪一种方法最 适合于他们,让他们最容易接受,那样才会有成效,才会成 功。
三、巧用课程基地资源,服务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查阅史料,学会论从史出。
下邳文化综合学习实践课程基地的建设,搜集整理了大量的 史料,形成了下邳文化史料库,为学生查找史料提供了便利。
我在教学“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时,提 到民国初年至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有一些典型 人物和案例,如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经营面粉生意 等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有学生提问:“我们下邳文化中的‘怀 中抱子扇’1915年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银奖,是不是 也算其中一例?” 下邳文化的“怀中抱子扇”的确是在那次走向国际的, 并一度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是不是属于“短暂春天”的 例子呢?我抓住这个点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借助课程基地的资料,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并作出判断,也加深了对学科 知识的理解。
四、校本课程形式辐射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历史教学形 式 课程基地的建设中,我们开发有校本剧课程,学生特别 喜欢,积极参与,满足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愿望,而我们的历 史教材中,更是有大量的素材,可以开发演绎。借助校本剧 演出的成果,学生逐渐“转战”到我们的历史课堂中来。
比如,“重庆谈判”前中共中央决策是否赴重庆,这是 一个教学难点,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较难理解,于是 我布置任务,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简单创作,进行表演。学 生兴致高昂,经过小组讨论,教师修改,学生表演的一段“课 本剧”,赢得大家的好评,教学难点也在表演中解决。
类似的历史课本剧表演,已经成为我们历史课的常态, 当然,我们不会因为学生热爱表演,就放手让他们乱演,而 是有序地引导和规范,尽量让这些演出短小,三、五分钟, 让它在历史课的轨道上正常前行。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也要因地、因生而异,要有灵活而有 效的改革方案,照抄别人的经验是行不通的。而借助我校的 下邳文化综合学习课程基地,把课程基地与学科教学结合起 来,既有地方特色又尊重了学生差异,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 改方向和理论指引,让我们的教学改革有了方向和动力。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