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铁路演讲稿 > 【问有道教无涯以《荷塘月色》的六次教学为例】荷塘月色

【问有道教无涯以《荷塘月色》的六次教学为例】荷塘月色

来源:铁路演讲稿 时间:2019-10-17 07:46:29 点击:

问有道教无涯以《荷塘月色》的六次教学为例

问有道教无涯以《荷塘月色》的六次教学为例 在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时,常有老师问我:“陈老师,你 怎么会这样来想问题?你怎么会这样来设计教学?” 仔细分析,这类问题中其实隐含着多层疑问。其一,教 学过程呈现的是“什么问题”,“怎样设计”出这样的教学 架构?其二,是“怎样想出”这些教学问题及用这样的教学 环节、教学方式去呈现?其三,提问的老师自己“为什么会 没想到”以上的问题? 类似的问题,在我从教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困扰 着我。直到今天,也不能说它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先以自 己的一个课例,来间接地回答。

“文革”后的1978年,《荷塘月色》这一脍炙人口的散 文名篇又被收入人教版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里。当年我第一 次执教此文时,觉得自息让我十分沮丧。学生对课文内容、 文思结构和语言运用的理解,基本上是再现教学参考书上的 论述(当时,教学参考书是限制发行的,只供教师用。我为 了利于学生自习,把书放置于教室,公书于众);
特别是在 随笔本上,少有对课文的真正品读,多的是对夜游曲水园的 描述。看来,这次教学,我让“形式”取代了内容,外在手 段的丰富,难以掩盖实际“学习”内容的贫乏。

教学实践中的挫折,让我深切地认识到,文化知识可以 靠个人阅读积累逐渐丰厚。而教师,不是有了文化知识就能 上好课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理论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而这些恰恰是我最欠缺的。一方面,“先 天不足”,因社会变化之故,我只在大学读了两年的书,1965 年7月后,脱学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 1966年6月后,停课参加“文革”。其后,又到部队农场“战 天斗地”,接受“再教育”,天天就是“汗水洗私心,劳动 除修根”。除了读社论,就是读语录。另一方面,自1970年 正式走上教育岗位以来,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管理学生、让 学生有兴趣听课上,在整个社会迷漫着“读书无用”的氛围 中,保持课堂的“安静”。对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 这些和为什么这样教考虑甚少,更不要说从课程论的视角来 观照自己的教学了。

于是下决心为自己补课。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除了 系统地恶补文化文学及历史哲学知识外,我还重点观摩了钱 梦龙先生的多堂研究课并认真学习了他的“三主四式”教学 经验;
攻读了《课堂教育心理学》《语文教学问题》《作文 教学论集》《教育统计学》等教学理论书籍;
认真研读并比 较了当时使用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78年第一版和1980 年第二版;
认真通读了从初一到高三全套六个年级十二册教 材,并逐篇圈画批注,逐题推敲,模拟重新组合,增删改换 了相应的练习。

总用时:两课时。

课堂教学:
1.预习反馈;
了解文章总况:以“游踪”为线,明确行文中各“点”所叙写的内容。(散文组织构架) 今天回顾这段教学经历,感觉这第三个教案,能反映我 已从“定位于主动展示教师水平的教学”向“定位于努力组 织学生有序主动学习的教学”转型了。

我原先的打算是总结经验,积极地搜集资料,再次修订 教案继续实践探索,但因更换工作岗位而搁下了。

1985年春,已近不惑之年的我到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担 任中学语文教研员工作。专职教研员的身份决定了我必须更 多地把区域性教育教学水平作为工作重心。培养骨干教师, 把握教改方向,以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改实践,以自身的 教学实践来影响、引领更多的青年教师,努力让更多的教师 成为站在教改第一线的领军人,成为我工作的使命。但是, 再次执教《荷塘月色》,寻找适合学生学习,也能展现教师 个性、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设计,一直是我的心 愿。

1993年秋,上海一期课改过程中,我把修改后的教案在 一所普通完中付诸实践。以检验自己预设的合理性,也试图 比较市区和郊县高一学生学习的差异。

这第四次教案的教学目标未作更动,主要是增加了一个 品读课文的环节,强化了语言的学习体察,同时预伏了认知 上的矛盾冲突。

其教学过程如下:
1.预习反馈,了解文章总况:以“游踪”为线,明确行文中各“点”(片段)所叙写的内容。(散文组织构架) 其后,在1996年秋,我利用在一所市重点中学蹲点执教 一个班的机会,第五次执教本文。意图是了解普通中学学生 与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差异。

2015年,我有机会第六次执教《荷塘月色》。沪教版教 材把本文放在高三,编者意图当是作为散文学习的总结,也 是文学鉴赏能力的总复习。但我认为,把本文置于高三,实 在可惜,完全可以作为高一学习散文鉴赏的入门教材,或在 高二作为训练比较阅读(散文和小说)能力的教材。再者, 从今天的教学理念来看,教学定位的核心,应是让学生在读 文本过程中,“学习”读这一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途 径”。我的教学简案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2.在对作品行文思路和内容组织架构的探究中,领会 抒情散文缘情写景、以情缀文的特点,提高阅读此类文字的 能力;

3.学一点“知人论世”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或课内)预习 1.出声朗读课文两遍。对本文的语言特点,结合具体 内容举一二例,说说你的感受。

2.依据对散文这一文学样式的认识,举一二例说说本 文具有散文的哪些明显特点。

二、课内学习1.反馈预习题1。重点感知第4、5、6段内容,并了解 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领会景和情的关系。

①从学生“语言优美”的表述中,引导重新认知“比喻” ‘通感”“叠词”的特点,领悟其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③由如何看待“课题《荷塘月色》与课文第7、8、9、 10段内容间的关系”为过渡,引入环节2。

①以学生“形散神不散”的概念判断入手,研读第7、9 段的内容。

①梳理全文情感起伏推进思路,对行文结构和遣词造句 的作用有明确的了解。

4.小结并布置作业(略)。

还是回到开头的话题:“你怎么会这样来想问题?你怎 么会这样来设计教学?”现在,我可以较直白地回答,问题 的核心,其实就在于是否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理解教材编 制的意图;
是否读懂文本内容并进而恰当地确定教学内容;

是否真实地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和准确地定位阶段学习 要求;
是否恰当地选择教与学的策略和适切地运用各种教学 方法。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