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铁路演讲稿 >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利令智昏的故事150字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利令智昏的故事150字

来源:铁路演讲稿 时间:2019-08-16 08:21:11 点击: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赵王,中国古代王号、王爵。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赵国君主 赵雍正式称王,即赵武灵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赵王。赵国共历6位赵王。“赵” 于是逐渐成为今河北邯郸、一代的传统地名,后世多有分封赵王,也有自立的赵 王。历史上较著名的赵王如赵王迁、刘如意、司马伦、石勒等。另外,有同名人 物。“赵王”在课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时出现。

赵胜(约前308年-前251年),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 子,赵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刻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

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但不注意 礼貌对待平民,后在一名门客的指导下和平民搞好了关系,威名大震。

赵胜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赵孝成 王七年(前259),长平之战后,秦军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邯郸),形势十分危急。

赵胜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长达三年之久。赵王派赵胜向魏和楚求援。

九年,食客毛遂自告奋勇,同赵胜去楚国求援,说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救赵。

此即“毛遂自荐”。援军到来之前,邯郸城内兵困粮尽,赵胜尽散家财,发动士兵 坚守城池。直到楚军和魏信陵君援兵赶到,解邯郸之围。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的典故 战国时代,各诸候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经常发动战争。秦国派大将 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一块土地野王。在野王邻近有另一块土地上党,他 们的地方官员看到野王轻易地就被秦军攻下,怕上党也守不住,就写信给赵国, 表示愿意归顺,希望得到赵国的庇护。

赵国的君臣们对于要不要接受上党的归顺,意见不一,大家展开激烈 的争论。平原君赵胜说:“上党这么大块的地方,我们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 得到,为什么不要呢”平阳君反对说:“就是因为不花力气得到好处,轻易要了, 恐怕会招来大祸。”赵王因为不想失去这块到嘴的肥肉,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张, 并且派他去接收上党,把它划为赵国的领地。秦国知道后,认为赵国存心和自己作对,就命令白起率大军去攻打赵国。结果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全部被秦军歼灭, 国都邯郸也被围困,后来平原君带毛遂去楚国,说服楚王联赵抗秦,最后楚国出 兵,才解除了赵国的邯郸之围。

赵王和平原君因为贪图眼前可以获得上党土地的利益,而差点导致赵 国灭亡。后人便形容他们的行为是“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的启示 没有不花力气就能得到的好处,一个人如果唯利是图,利欲熏心,往 往会丧失理性,做出愚蠢的事来,就像故事里赵王和平原君因为贪图一时的利益, 差点导致赵国灭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人说的“淡泊明志”“无欲则刚”才是正 确的处世态度。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的延伸 【注音】lì lìng zhì hūn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赞》:“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 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解释】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 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贪财 【近义词】见利忘义 利益熏心 贪利忘义 【反义词】见利思义 一芥不取 【年代】古代 【例句】我们党的干部绝不应该见钱眼开,~。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