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竞职演讲稿 > [生理学与中医学的生理平衡] 生理学的生理基础

[生理学与中医学的生理平衡] 生理学的生理基础

来源:竞职演讲稿 时间:2019-10-29 07:56:36 点击:

生理学与中医学的生理平衡

生理学与中医学的生理平衡 生理学的生理平衡是以细胞及分子水平为基础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 的平衡。中医学的生理平衡是以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体系,两 种理论看似相差甚远,但本质相通、相同。

生理学是生命科学,属于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气人体生理学是 专门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命活动是机体在生命过程中所表现的 一切机能活动,如,呼吸、消化、排泄、肢体运动及大脑思维活动等。人体结构 和功能极其复杂,对生命活动的研究必须在三个不同层次上进行,即:整体水平;
器官与系统水平;
细胞及分子水平。人体生理平衡是在细胞分子基础上的器官水 平及整体水平的调节。中医学的生理平衡是以整体观念、阴阳五行为指导思想, 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产生于中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形成了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传统医学。主要有三方面的观点,即整体观念、 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的生理平衡也是在此理论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1.人体生理学的生理平衡 1.1细胞水平的生理平衡 一切生物体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有生命。作为人体生命活动基本 单位的细胞,绝大部分不与外界自然环境接触,而是生活在体液中。体液是体内 液体的总和,在成人约占体重的60%,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细胞内液和细胞外 液。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进入细胞;而细胞代谢产物也首 先排至细胞外液,最后才能排出体外。细胞外液即细胞外面的液体,是细胞在机 体内的生活环境,故称为机体的内环境。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 性质比较恒定,如,温度、离子浓度、PH值及渗透压等,一般它们的变动范围 很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如,人体每日产生大量的酸,但正常人血液 的PH值仅变动在7.35-7.45之间。是因机体有一系列缓冲功能,通过血液循环将多 余的酸运至肾、肺等器官排出的缘故。内环境的稳定状态为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提供了必要条件。如果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 命。

1.2整体水平的生理平衡 机体的外环境是自然界。自然界的许多因素,如气温、气压、光照等变化,都可构成对机体的刺激而影响生命活动。但是机体能够随环境条件的变化, 不断地调整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使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统一,保证生命活 动的正常进行。机体这种生理过程,称为适应。例如,人从光亮处突然进人暗室, 最初一无所见,但片刻之后眼对光的敏感性可提高一万多倍,这样人就能适应暗 室工作。机体的适应能力随生物的进化而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例如,热带动物无 法在寒带生存,而人却可以从赤道迁居南极。人类除了自然环境,尚有社会环境。

社会因素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1.3机体生理平衡的调节 1.3.1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 机体保持自身稳态和对环境的适应,是因机体有一整套调节机构,它 能对各种生理功能进行调节,达到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统一。这 种平衡是通过神经和体液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的神经调节是由反射活动来 实现的。如,利器刺激皮肤引起局部肢体回缩等,一定的刺激引起相应的反射活 动。体液调节是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对器官系统发挥的调节作用。

如,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使心脏收缩加强加快。体液调节在机体调节中, 速度较慢,作用也较广泛,对保持机体新陈代谢和机能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生命 活动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发挥作用,多数情况下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1.3.2细胞、组织、器官的自身调节 当组织器官受环境变化刺激时,器官本身表现一种适应性反应即自身 调节。如,一定范围内当动脉血压降低时,血管阻力下降,使脑部的血流量不致 过少;反之,血管阻力增大,脑部血流不致过多。上述这些反应在没有神经和体 液因素参与时仍然存在,所以,称之为自身调节^。虽然它调节幅度小,调节方 式原始、简单,但仍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1.3.3负反馈和正反馈调节 人体各种功能调节机构都是自动控制系统,所以调节又称为控制。在 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调节者)与受控部分(被调节者)之间存在着往返的双 向联系:控制部分通过控制信息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
受控部分的活动又作为信 息,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控制部分,以修正控制部分的调节作用。来自受控部分 的信息称为反馈信息,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反馈调节^。负反馈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其生理意义是,某些生理功能在 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大的波动,负反馈调节在机体调节中,作用较为 突出。正反馈指的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一致。正反馈的作用是使某种生理 过程逐步加强,促使生理功能在短时间内尽快完成。由于反馈作用,使机体对刺 激的不同反应才能够足量、及时,从而达到一定的生理状态。

2.中医理念的生理平衡 2.1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指的是阴阳双方在相互作用中,相互协调、相对稳定的均势 状态。《黄帝内经》主要以阴阳学说为依据来阐述生理平衡。人体的正常情况是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若某些原因导致这种平衡被打破,将会出现“阴盛则阳病” 或“阳盛则阴病”等病态变化。“盛”即过极,人表现为病态。与之相对应的是 “虚”“虚”在《黄帝内经》中也有“阴虚则热”、“阳虚则寒”的描述或说法。从中我 们不难得出,如果违背了中庸和谐原则,无论“盛”“衰”都是病态, 2.2升降平衡 “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形象描述了自然现象 的变化规律,即云雨雾露的变化。按照“天人合一”的观点和思想理念,《黄帝内 经》在分析人体气血运行模式时,也借用自然规律进行了阐述。从《素问·太阴 阳明论》中可以看出,书中运用不少的事例,描述了经气流注规律。人体气血是 按照“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的运行规律周流全身,以维持整体的气血平衡―。

总而言之是,升有节,降有度。

2.3脏腑平衡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脏都与各个 腑有关系,任何一个腑也都与各个脏有关系。脏和腑是阴阳表里相配合的关系, 脏属阴,腑属阳;
阴主里,阳主表。脏和腑,阴和阳,表和里,相互作用,相互 配合,并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形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称为“脏腑 相合”关系。在生理上,相合的脏腑相互为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某一功能活动。

五行之间相克使脏腑的功能不致于过盛;五行之间的相生则是确保脏腑功能不致 过弱的另一表现。由此可见,五行间的相互作用和相生相克,是维持人体生理平 衡和脏腑协调统一的重要机制。2.4动静平衡 在《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巳则变作矣,…… 出人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从《黄帝内经》的生命理论中可以看出, 非常重视运动。“成败倚伏生乎动”强调了生命活动过程中“动静”、“升降”以及“出 人”非常重要。动而有度,若“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充分表达了动与静协调平衡的 生命观。

2.5经络分布与经气流注的平衡 《黄帝内经》所述之经络,除带脉之外,基本以正中线为对称轴,左 右各一,分布均衡。《黄帝内经》创建和构思的经气循行模式是,对阴经是自下 而上,而阳经是自上而下,以达到阴升阳降的平衡状态经气的流注形式有离合、 出人等,经气的离与合、出与人基本平衡。气是组成人体并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 础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旧。

3.结束语 两种理论阐述生理平衡的角度不同。生理学主要以人体基本结构为出 发点,是细胞分子基础上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平衡。中医学通过阴阳、气血、脏腑 等学说,将人体的生理、病理、内外、功能、精神、物质等都视为一个整体叫。

是以整体观念、阴阳五行、恒动观念等传统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生理平衡。注重人 和自然的统一,即天人相应,顺乎自然。天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亦是健康的必要条 件。生理学生理平衡以分子结构为基础,最终达到整个机体的生理平衡,这和中 医的整体观念是一致的。两者说法不同,本质是相通相同的。

作者:郭利平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基础部 河南 安阳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