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竞选演讲稿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来源:竞选演讲稿 时间:2019-11-10 08:10:02 点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 大学生是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主体高等教育的成败关键要看大学生 培养的质量高低,这其中不仅包括大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 提高,同时也包括他们的健全心理素质和良好思想道德品格。如今,大学生沉溺 网络、情感迷惑、道德失衡、学业荒废的现象客观存在,大学生休学、退学、自 杀、情杀等不良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心理方面的问题,己日趋成为社会关注 的热点,令高等教育工作者担忧,学生家长困惑。

一、当代大学生不良心理主要表现 (一)自我封闭、孤独寂寞在大学校园里有些学生习惯自我封闭、不善 交往、孤独寂寞。据知,这类群体在当代大学生中占有一定比例。其产生有一定 的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学业上的压力、高手如林的校园竞争机制下的优势不再、 就业前景的渺茫、同学关系的紧张、父母离异的伤痛、家庭的贫困,等等。这些 都给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的大学生沉重的打击。尽管大学 生相对而言是一个较为成熟、有着较高文化较高自尊的群体。但他们面临着日益 激烈的挑战与竞争,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特别是在如今的市场经济 形势下,在大学生扩招的形势下,从未亲密接触过社会,在家长庇护下长大的大 学生们,毕业后需要直接走向市场。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面对处心积虑的 人际关系,面对用人单位的挑剔,会使他们感到措手不及,摸不着头脑。在这种 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突出与平凡的转折点上,自己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调 适能力,家长老师若没有及时地加以引导,往往会使他们陷入自我封闭、不善交 往的境地。

(二)自卑感 一个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具备自尊、自信、自律的良好心态。自信是做 好一切事情的动力源泉,特别是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往往 和自身外貌或家境状况有一定联系。他们来自于不同地域和社会阶层,地区差异 和家庭环境的不同往往会使一些大学生产生自卑感。那些家境不好的学生,因受 经济的影响,不能参加花销较多的集体活动,这些学生往往不如家境优越的同学 在生活上学习上放得开;有些学生因此不善言辞,变得较为内向,不愿在同学面 前表现自己,因为他怕被别人耻笑,被别人讥讽;有些学生可能是因为自身先天 条件而自卑,比如个子矮、皮肤黑、长相较丑、肥胖、身有残疾等而感到自卑, 致使他们不愿过多在其他同学面前展露自己,生怕因自身的缺点而遭受别人的耻笑。

在大学校园里,自卑人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 去关爱引导他们,使之不要为自己所不能左右的外因而自卑,不要因为暂时的失 败而自卑。大学校园不是追求虚无的场所,而是为了更好地求知识求做人,在现 有的条件下应当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发掘自身的闪光点,引导他们将这些自 身不能更改的现实作为学习的动力源泉,从反方向推动自己的学习。自卑的同学 往往对自身“缺陷”看得太重,但只要自身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相信活得一 样精彩。

(三)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一种以“对着干”为基本特征的心理行为反应。当代 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逆反心理。逆反是人成长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一种 现象,但如果严重的话,就会发展成为一种心理疾病。

笔者认为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应该是,渴望自由与理解的心 理总是受到‘居高临下”“领导者”或长辈们的强迫、批评与说教,而不是以平等的 姿态去和他们沟通交流;长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没有足够的自由空间。一味地反 复说教易产生反感厌恶的心理,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他们想找一些释放自己情感 的空间,于是网络聊天、游戏等一些不健康的空间便乘虚而入。结果是这些学生 再次受到批评,产生更为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作为教育工作者, 特别是做学生管理工作的,我们必须给“逆反”找出路,在与学生的沟通上要讲究 “因材施教”,改善我们的工作,有逆反心理的同学他们也渴望被尊重、被信任、 被理解。学生工作者可不可以放下老师的架子心平气和平等地去与学生交流,相 信这对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是有效的,然后再结合他们的所思所想给予正确的引 导与关心。

(四)沉迷网络 网络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它在给我们带来信息资源的同时,随之而来 的网络“病毒”也悄然毒害我们大学生的心灵,据知,每个高校都有网络成瘾的学 生,这是困惑现代高校学生工作的难题。网络迷恋不仅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 极大损伤,而且就像海洛因等毒品一样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

网络成瘾的内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自制力相对薄弱和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心理,大学生喜欢拥有自己的空间,渴望实现自己的愿望,品尝成功的滋 味,而网络就是比较容易找到自我的一个空间。网络成瘾的外因是因为网络的魅 力和社会学校家长的监督管理引导不完善,据美国心理学家格林菲尔德指出,网 络之所以有这么多让人上瘾的强大力量,是因为它能让使用者产生亲密感、无时 空感、无压抑感,自我操控感而这种力量是其他事物都不曾有过的,这正是网络 的魅力所在。网瘾的形成和网吧、学校、家庭有一定的关系,网吧的不规范经营 为青少年网瘾开了绿灯,利益的驱使使他们的良心丧失殆尽,由此管理部门应该 加强管理和引导,甚至采取措施予以打击取缔。对学校而言,有些学校因管理不 善无意间为学生网上冲浪提供了便利因素,成为学生网瘾滋生的温床,因此学校 自身也应当加强管理,就有关网络方面及时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与说教,使之更好 地为学生学习服务。对家庭而言,就像“陶宏开”教授在“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讲 座中谈到的一样,家长要想办法走进孩子心里,多注意和孩子沟通,孩子其实很 在意家长对自己的态度。家长也要学会与时俱进,多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磨难 教育和亲情教育。网瘾的确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痛也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关键 的因素还是在于学生自身,认识到网络的利与弊,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利用网 络优势为自身服务,是人控制网络,而非网络控制人,学会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多 为自身学习就业服务,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把握的。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有关部门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给予统一政策指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己日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国家有关部门 也日渐对这一问题给予重视,同时这一问题也广泛引起了心理专家们的注意。国 家教育部办公厅己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 行)》,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途径和方法以 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做出了进一步的科学规范。《纲要》明确指出高校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 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纲 要〉强调:推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方 针。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 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増强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 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 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提出,随 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和竞争的加剧,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在逐步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网络技术的信息时代,面对更加激烈的挑战和竞争,当代大学生要承受更 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相信在国家教育部的指导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会迈 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口号与宣传上,重要的是落到实处,能让 每个大学生都有一个思想健康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提高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的心理指导能力 要想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指 导能力。现今有不少学生工作者是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他们由学生到老师 的身份转换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 对学生的心理思想指导能力。笔者认为,高校的有关部门应定时对教育工作者进 行心理指导能力培训,特别是新上岗的学生工作者,他们没有工作经验,更需要 给与培训。要想给学生一个思想健康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这首先就需要学生工 作者有如此的精神风貌。另外学生工作者应定时地召开工作交流会议,相互交流 工作心得与工作经验,汇报学生的思想动态。当然年轻的学生工作者也有他的工 作优势,由于年龄差距不大,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问题。身为教 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政治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作 用,更重要的是在増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上发挥积极作用。教育 工作者还应该掌握一些实用的心理咨询学,为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地排忧 解难。其实学生是非常愿意与老师交往的,他们信任老师,同时也渴望得到老师 的关注与关心,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是多少,这要看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自身魅力 和对工作的态度。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多种类型的心理咨询服务 在高校中我们还应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程,有针对性地讲授 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比如《心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 的讲授目的要明确,它是用以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大家都认可别人都 喜欢的人。而不是单纯地让大家比着课本去死记硬背一些知识概念,这种做法往 往起到相反的结果,不仅不能引导学生,反而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使该课程 成为枯燥无味的形式教学;在大学里还应当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报告,推荐 有一定影响的老师学生或社会人士来做报告,通过现实实例来引导教育学生。

(四)利用意见箱邮箱、QQ等信息工具以及定期与学生座谈的交流方式 来解决学生的心理误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也越来越多,不只限于面对面或信 件的交流,学生工作者可开设学生意见箱,允许学生写匿名信来发泄他们内心的 不满,提出他们当面不敢提出的疑问,意见箱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看待问题的心态。

另外学生工作者应广泛利用现代信息工具,比如邮箱,QQ等,和学生在网上进 行信息交流,根据笔者的现实体会,这种交流方式更受学生青睐。大学生们毕竟 是年轻人,他们喜欢和老师在网上进行交流,因为在网上他们可以隐藏自己的姓 名,可以无所拘束地进行畅谈。而学生工作者也可以趁此机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 法,了解班级的真实状况,而不是一味地听取某些班干部的反映。

学生工作者同样可以定期地和学生一对一地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方式 能很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交流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心 理,以及时地对症下药,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并且在交流后做一定的笔录,这样 到下次交流会有所依据,也能对学生前后的心理变化予以比较,同时学生也会因 你的心细和对他的重视而渐渐喜欢上你,能敞开心扉更好地和你进行交流。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