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竞选演讲稿 > 什么是本本主义 浅议语文课堂和本本主义

什么是本本主义 浅议语文课堂和本本主义

来源:竞选演讲稿 时间:2019-10-20 07:53:38 点击:

浅议语文课堂和本本主义

浅议语文课堂和本本主义 课堂是教师的重要阵地,是学生的求知场所,什么样的 课堂决定什么样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什么 样的呢?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呢?笔者觉 得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导师、朋友,陪伴他们在书内书外徜 徉。要想这样,就必须正确处理课堂与“本本”的关系,实 现二者之间的有机剥离与契合。

一、语文课堂与“本本主义”剥离与契合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自由的,是自主 的,是生成的,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再死抱书本硬啃教条,而 应该让学生借助书本自主地学习、探寻,从而获得书外的知 识,生成新的知识。处在这种过程中的学生无疑是自主的、 快乐的。当然,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引领学生,让他们以最优 化的方式获取知识。教师也可以在这里寻求自己的快乐。

我们的教育是从“八股”走过来的,虽然新一轮的课程 改革使教参的作用明显降低,但还是不乏对教参情有独钟者。

他们在课堂教学中高度依赖教参,以教参为中心,保持着根 深蒂固的“本本主义”。对于这种思想,我们应将其进行改 造,使我们的课堂脱离它,这就需要对它进行强行剥离。当 然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的,我们在剥离“本本主义”时,又 不得不时刻将它放在心中,如果没有教参的参考与辅助,课 堂就会变得枯寂无味,此之谓“契合”。唯有做到恰当地剥 离与契合,才能让语文课堂正常、高效地进行。二、语文课堂与“本本主义”剥离与契合的原因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活力,但我们身边仍有 一部分教师没有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年龄偏大 的教师。几十年的习惯使他们对教参有了很强的依赖性,一 旦脱离了教参,他们就会无所适从,生怕有一些知识点讲不 到、讲不透。而一些思想较为先进的年轻教师又恰恰步入了 另一个极端,他们轻视教参,觉得教参是遏制教学发展的桎 梏,是课堂的杀手,因此他们敌视教参,倡导“课堂无向” 论,并提出“空手道”之说。

其实这两种思想都不完备,都需要对方的充实。真正的 有效课堂应该是“课堂”与“本本”剥离、契合的有机融合。

为什么呢? 首先,新语文课堂的结构决定了它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课堂定位为师生对话的舞台。教育哲 学家贝拉克认为,课堂中最一般的对话单位是“教师主导的 提问与指示,学生的应答,教师的评价”。这一结构可以用 完结的封闭单位——“IRE”结构来表达。这种连续的循环 是课堂对话最显著的特征,保持这种循环的流畅性也就成为 教师们必然的要务。

课堂第二个环节是学生的应答。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 体,他们不可能像某一种产品那样保持统一,尤其是思想方 面,更是千差万别。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对同一个问题就 会产生不同的答案。比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一双手》时,向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对张迎 善的手你想说些什么?”学生的回答就不尽相同,笔者特地 作了一个总结,班级中的男生回答趋于一致,大都从创造需 要付出、付出等于回报等方面进行回答。而女生又倾向于另 一种回答,她们都表示了对“这双手”的关爱。也有少数同 学提出了为什么不运用工具或戴手套的提问。学生的答案多 种多样,而教参给出的参考仅仅是对这双手的歌颂。难道我 们学生的答案错了吗?不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 雷特”,笔者认为他们的答案都有道理。在这时,我们就不 能死搬教条,紧盯参考答案,就必须实现课堂与“本本”的 剥离。当然,我们也不能任由学生发挥想象、信口开河而不 加评价,我们一定要有方向性的引导,这方向便是教参告诉 我们的,对这双手的歌颂、赞扬,这也就成了契合。

对于课堂“IRE”结构的第三个环节——教师的评价来 说,我们也有必要实现课堂与“本本”的有效剥离与契合。

教师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总结,它在学生心目中有着无 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在评价时 也应以发展的、生成的眼光去看,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只看 到教参的方向,还应看到学生的特点,不能脱离“本本”, 也不能一味“本本”。

其次,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也呼唤我们处理好课堂与 “本本”的剥离与契合问题。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了我 们对人的培养应着眼于个性化发展,将原来的“育智”变成“育人”,这也正印证了我们语文学科的人文化特点。而要 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就必须放宽对学生言行、思想的约束, 让他们能有自主的见解。这种自主见解表现在课堂中就是对 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他们的个性发展排斥统一的答案,向往 标新立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 的心理需求。这里要强调的是,放宽不是放纵,不是漫无目 的的闲游,我们还要有方向的把握,还要将他们向教参所定 的大方向引导。

此外,教师的职业要求也决定了教师既不能死抱“本本”, 也不能完全脱离“本本”。

三、语文课堂与“本本主义”剥离与契合的实施 既然需要,就有必要实施,但我们该如何实施呢?笔者 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思想认识。一切事情 都必须从思想上重视,然后才能顺利地施行。第二,应善于 总结,及时交流。一切理念要变为现实都不会一帆风顺,都 需要在施行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交流中积累,才能更 好地形成定型的理论,从而在更广的范围内推行使用。

总之,只要我们能把课堂和“本本”有效地剥离与契合,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于书内、书外 去获取知识,感受生活,享受快乐。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