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 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 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 致美观的工艺品。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 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 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 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 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 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 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 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 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篇2:千人所指 西汉晚年轻美貌而又善于奉承的待臣董贤,受到汉哀帝的宠幸。哀帝 每次外出,总要与他同乘一辆车;在宫内,一刻也少不了他,简直是与他形影不 离。
董贤得宠后;他的家人也跟着享福,妻子被召进宫内享乐,妹妹被选 为妃子,父亲封侯赐爵,岳父和小舅子也当了高官。哀帝还特地为他造了一座富丽的住宅,宅内装饰极其考究,屋柱和窗格都用绵缎包裹;四方进贡的宝物,宁 愿自己用差一些的,而把最贵重的赐给董贤。
尽管如此,哀帝觉得对他还不够好,想找机会封他为侯。不久,机会 终于来到了。
哀帝没有儿子,又体弱多病,东平王和王后串通起来搞迷信活动,暗 地里沮咒他早日死去,东平王好即位称帝。不料,这件大逆不道的事被两个朝臣 知道了,他们联名写了一道奏章,通过大监宋统向哀帝告发。结果,东平王畏罪 自杀,王后被处死。
事后要论功行赏,有人迎合哀帝心意,建议把通过太监宋统送奏章改 为通过董贤送,这样,便可封董贤为侯。哀帝听了大喜,亲自起草了一道沼书, 把董贤和那两个朝臣一起封为侯。
沼书下达后,丞相玉嘉和御史大夫贾延竭力加以反对。他们建议让朝 官讨论,董贤在揭露这一阴谋中是否有功、该不该封侯。哀帝心虚,不敢这样做, 只好把这件事搁起来再说。
公元前2年,哀帝的祖母傅太后去世。哀帝以傅大后有遗命为名,加 封给董贤二千户王嘉接到诏书,把它封起来退给哀帝,并又进行劝谏。他在奏章 中写道:
“董贤靠着陛下的宠幸,骄奢放纵,毫不收敛,恶名远扬,引起四方 公愤。俗语说,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为他今后的下场寒心。望陛下考虑到祖 宗创业的艰难,别再这样做了!” 王嘉这一行动,极大地触怒了哀帝。哀帝派使者逼王嘉服毒自杀,王 嘉严词拒绝,在狱中绝食身亡。
哀帝治死王嘉后,没有人再敢向他直言进谏了。于是他任命董贤为三 大公之一的大司马,这时董贤才过二十二岁。从此,董贤操纵朝政,所有奏章都 要通过他才能给哀帝,连新任的丞相对他也惧怕三分。他的权势越来越大,几乎 要和哀帝平起平坐了。
但是,董贤的好景不长。这种状况继续了一年多时间。公元前1年哀 帝病死,董贤失去靠山,王太后罢了他的官。被罢官的当天,董贤就和他的妻子恐惧自杀。抄没的家产变买下来,竟达四十三万钱。
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篇3: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 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 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 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 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 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 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 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 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 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 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 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 (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 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 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 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 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 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 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 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篇4: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个人名叫刘安,不知怎么迷上了修道成仙的事,他做梦都想成为仙 人,飞升仙境,那该是多么逍遥自在悠哉游哉的事啊!于是他整天吃斋念经,求 仙诵咒,如痴如狂。他放着淮南王不当,而专门结交那些会道懂巫的人,尊他们 为座上宾,向他们请教得道成仙的秘诀。
刘安痴迷修道的事广为天下人所传,于是,四面八方的巫师术士道人, 全都聚集到刘安居住的淮南地方。这些巫师道人,有的带来了自己炼制多年的灵 丹,献给刘安说:“吃了这些东西您便可以成仙了。”有的巫师道人住在刘安家为 他现场熬制妙药。他们拿着诱人的妙药对刘安说:“您吃了这些东西便可以得道 了。”刘安十分高兴,他重赏了给他献丹献药的人,将这些灵丹妙药都收藏好。
刘安有了巫师术士道人们献的这些丹、药,修道更全心全意了。他每 天念咒吃药,真的有一天,刘安忽觉身轻气爽,不知不觉竟飘了起来。原来,他 真的得道了。他慢慢地成为仙人升天了。
他的妻子一看,丈夫得道升天了,便将那些灵丹妙药也拿来吃,果然 也成仙升天了。接着,刘安家其他的人都争着吃那些剩下的灵丹妙药,一个个都 得道飞升仙境。
后来,连刘安家那些鸡、鸭、猫、狗,因为舔食了盛药的器皿里的残 余仙药,也都随着成仙升天了。
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事,一个人得势升官,家中亲戚和那些与他有关 系的朋友,都跟着沾光,一个个飞黄腾达起来。这种丑恶的裙带关系,是社会的 一大公害。
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篇5: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 治地位。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
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他 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刘禅 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 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 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的国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一次,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
刘禅惊慌不已,一点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为了保命,他赤着上身、反 绑双臂,叫人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 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刘禅他们接到魏国的京都去居住,还是使他和以前 一样养尊处优,为了笼络人心,还封他为安乐公。
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但对他还是有点怀疑,怕他表面上装成很 顺从,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试一试他。有一次,他请刘禅来喝酒, 席间,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了都触景生情,难过得直 掉眼泪。司马昭看看刘禅,见他正咧着嘴看得高兴,就故意问他:“你想不想故 乡呢”刘禅随口说:“这里很快乐,我并不想念蜀国。” 散席后,刘禅的近臣教他说:“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主公应该痛哭 流涕地说:‘蜀地是我的家乡,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 让他放我们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到这个问题,刘禅就装着悲痛的样子, 照这话说了一遍,但又挤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司马昭忍住笑问他:“这 话是人家教你的吧”刘禅睁开眼睛,吃惊的说:“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 么知道的” 司马昭明白刘禅确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备他了。
刘禅身为一国之主,居然乐不思蜀,甚至连装着想念故乡都装不出来, 贪图享乐而志向沦丧竟到了这种地步,实在可气可叹。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 应该放弃自己的理想,而要严格要求自己,志存高远,不懈地奋斗。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