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竞岗演讲稿 >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模式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模式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来源:竞岗演讲稿 时间:2019-11-17 08:25:20 点击: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模式研究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模式研究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介绍,2011、2012、2013、 2014、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分别为660万、680万、699 万、727万、749万,呈明显的快步上升趋势,再加往年毕业 没有就业的学生,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远远超过空缺岗位的数 量,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应用型院校,与“985、211” 这样的名牌大学相比,毕业生就业更难。因此,采取积极的 应对措施、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空前的意义。

1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就业效应的“五”因素分析 1.1政府因子与就业的关系及协调 (1)“国家政策”是前提和主导。宽裕、合理的管理体 制和社会分工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就业 选择。政府加快社会、经济转型改革的步伐,完善促进创业 的环境,提供更多岗位,建立起就业服务的组织构架,这些 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2)相应优惠政策能够 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优惠政策,可 有效促进就业。例如:提供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免费 办理报到落户和就业手续、提供人事代理和求职登记、为创 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提供经费支持,引导学生到基 层工作等。

1.2社会行业因子与就业的关系与协调 (1)宽松的社会行业环境才能提供更多可选的专业方向 和就业岗位。经济的发展加快产业化升级,使得行业分工越加精细化;
只有宽松的行业环境,才会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学 习方向和就业岗位,各行没有好坏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 好的。(2)选对行业和个人发展空间息息相关的“。选对行” 是非常重要的人生选择,职业发展结合行业才能有更大的空 间“。人怕入错行”,关键是要有行业发展意识,选择适合 自己的行业和职业,能够保证学生技能素质的应用性、工作 动能的积极性、发展素质的连续性、职业资源的增值性。

1.3学校因子与就业的关系及协调 学校是教育主体,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质量的任务。学 生的学业质量好与坏是就业的重要基础“,学业”是多方面 的,包括理论知识、应用技能、实践贯通、培养兴趣、积极 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世能力等“。学业好是工作好的前 提”,不会“知识”,何谈“应用”?只有学好专业知识、 掌握多方面技能,才会提高综合素质。成为有知识、强技能、 素质好、有前途的中国未来的建设人才。学校作为教育主体 要进行科学定位、合理开展教育培养结构。

1.4企业因子与就业的关系与协调 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的平台,承担着评价、认可和接纳 学生的任务。它提供资源、生产工艺、原料、管理文化、团 队氛围等,是大学生们发挥聪明才智、服务于社会的平台, 是学生智慧和技能的应用场所。企业是动态的、不断1762015 年6月www.chinabt.net发展的组织,需要的是理论基础良好、 应用技能过硬、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有团队合作精神、敢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学生。学校、家长等要通过走进和了解 企业,完成最快的信息传递,缩短学生就业的培训过程,加 快走入企业的进程。

1.5学生因子与就业的关系及协调 学生自身素质直接决定就业情况。企业已不再单纯地用 高学历、高分数来进行衡量,而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衡量标 准;
学生应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包括理论知识与技术结合能 力、职业实践能力、沟通能力、敬业精神、自我修炼、开拓 能力等。国家教育部强调“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 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当 前,学生的就业单位缺乏稳定性,学生要多了解社会现状, 检验和评价、完善和塑造自己,为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奠定 基础。

2“五位融合”式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模式的构建 2.1“五位融合”式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模式的内涵 “五位融合”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把“政府、社 会、企业、学校、学生”五个层面相连接,以社会需求为导 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注 重素质提高,面向行业,立足地方,培养和造就有社会责任 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发展后劲的人才。旨在建 立起能够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模式。同时,完善高校 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与市场人才需求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教育体制和就业管理机制。

2.2“五位融合”式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模式的特征 在五位整合式人才培养体系中,影响因素有社会、政府、 企业、学校和学生等,分别对应行业、学业、企业、职业等 内容。第一,影响行业的主要是政府和企业。表现为政府决 定着行业(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而行业快速发展也必将产生 更多的企业。第二,影响学业的主要是学校和学生。表现为 学校是教育和培养主体,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安排、实习实 训的实施,教学方法的使用等,都会影响学业水平。第三, 影响企业的主要是政府和企业自身。政府政策、企业规模、 行业划分、管理好坏、提供岗位的多少、对所需人才的评价 方式等,由自身发展和社会环境决定。第四,影响职业的主 要是政府、行业、企业,并且最终表现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 就业能力,集众多要素于一体。

2.3四位链接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2.3.1选对行业是就业的前提,要优化产业(行业)结构 这主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因素分析。行业发展速度快、范围 宽,衍生出的企业数量规模就多,就会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具体如下:(1)大力发展产业格局,提供多行业、多岗位的 选择空间。各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许多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 与其相匹配,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方面的专业学习领域和专 业,能让学生多渠道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方向。(2)多 样的行业类型为应用型院校设置特色专业带来便利。广阔的行业空间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主校作为 人才输送场所,设置独有的、特色的专业作为培养人才的目 标和学校发展方向,做到“你没有的我有”,可建立有特色、 灵活、符合市场需求的办学体制。2.3.2做好“行业与学校” 的对口选择学生选择高校和专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行业, 就要从政府、学校、企业入手。(1)从学生角度――选择感 兴趣、不太热门且有发展后劲的行业,做长期就业准备。避 开“一个职业,多人竞争”的就业局面。(2)从学校角度― ―学校做为教育主体,设置合适的专业,实行多元化教学模 式,准确把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要根 据市场趋势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为学生学业做好基础,而 不是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3)从政府角度――开放性的政 策支持。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是提高学业水平的源泉。政府 加大拨款投入,满足学校办学和配置教学资源的经费支持。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学生合理分担、社会资助等多渠道投 入机制。2.3.3做好“企业与学校”的合作融合主要从政府、 学校、企业入手。(1)政府出面搭建校与企合作。出台宏观 性的指导,使校企合作更加规范化、法制化、保障化,学校 和企业双方都必须有正确认识,企业不仅要接纳学生,还要 满足长远性发展。(2)让教师走进企业,培养“双师型”专 业教师团队。让教师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增强实践经验,再 传授给学生。(3)成立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的教学指导委 员会。聘请企业人员到校授课、担任专职指导教师,缩小教师队伍与需求之间的距离。2.3.4做好“职业与企业”的定 位性融合(1)走进企业是职业生涯的开始。让学生到企业参 加实习实训、熟悉企业管理和工艺流程等,以提高学生的职 业技能。(2)企业参与社会化技能人才的评价。将企业纳入 职业技能评审委员会。从职业素质、业绩评价、操作技能考 核、理论知识、沟通与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检查质量。

(3)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和大学毕 业证书的“双重宝剑”作用。获取职称证书,这对就业无非 是添砖加瓦。2.3.5做好“学生与就业”的结果融合这要从 学校、学生入手。(1)学校做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 高就业能力。提出“学校培养使终身受益,岗位再成长是必 然”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提升就业与再就业能力。(2)学生 自身做法――不断提高自己。学生要珍惜学习机会,提高各 项技能,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 析、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立于就业竞争的不败之地。

3“五位融合”式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模式的意义 3.1理论价值 (1)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制度。五位融合式人才培养 模式,有利于培养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 应用型人才,丰富和完善了现代应用技能人才的培养制度。

(2)细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内容。提出了构建职业素 养训练流程设计、专业仿真实践实习、校企合作、用工和顶 岗实习、企业进校园、订单式培养、考取职业证书、就业双选等教学资源等方式。

3.2实践价值 (1)加强和监督人才培养过程。做好培训和过程监督, 执行过程坚持信息开放原则、多层面联动原则等,及时传递 相关信息,指引方向、开辟发展空间发间。(2)重新确定人 才培养的社会需求评价机制。评价主体包括学校、企业、教 师、学生、社会等。这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让学生提高应用性、探究性、创新性、沟通性等能力。(3) 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把政府、企业、学校、 学生连接在一起,对于学校,优质的完成教育任务;
对于学 生,提高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
对于企业,易于找到适合的 人才,故三方共赢。

3.3推广价值 模式重构,五位融合式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是一 种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推进应用院校教学改革的 新方向,切实增强毕业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并把各群体紧密 相连,互相沟通与支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同培养社 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同时,需要加快完善法律规章,明确 人才培养和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推进高校教育的持续发展, 使教育最终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此种模式值得推广。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