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数学素养 ;
本体性知识;
师范生 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数学素养”,提 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高等师范院校小 学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关注师范生数学素养 的培养与生成,是继续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
一、数学素养及教师数学素养的内涵简述 (一)数学素养的内涵 尽管世界各国数学课程都强调数学素养的重要性,但对 于“数学素养的内涵是什么,其构成要素又是什么”,学界 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统一的阐述[1]53。国内学者郑强认为, “数学素养”是指经过数学教育和实践发展起来的参加社会 生活、经济活动和个人决策等所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 和能力,包括理解数学与社会的关系,理解数学的本质以及 形成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2]46。
另外他还指出,数学素养由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数学 能力、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观与人文精神等几个要素构成。
关于数学素养的构成,NCSM在《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数学》报告中指出,现代数学素养包含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方 法、数学思想、数学技能、数学能力、个性品质七个方面的 内容[1]52。
(二)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内涵 国内学者段志贵将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分 解为六个模块:充分地感知数学、理解数学知识、梳理数学 内容、提炼和分析数学知识、寻求数学知识的呈现(注重数 学语言的合理运用)、数学美的感悟。张建良、王名扬认为, 目前教师的数学素养欠缺,主要还是欠缺在数学本身,即数 学的现代修养上。胡力等人指出,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 包括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 文化、数学哲学等方面,这些要素组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结 构[1]。
由上述国内诸多学者对数学素养及教师的数学素养的 理解可以看出,数学素养已经超越了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 范畴,更多地指向数学理解、数学把握和数学运用的能力及 修养上。
(三)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与本体性知识 正如张奠宙先生所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居高 临下,知道小学数学在整个教育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最重要 的是,教师要展示数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 句话涵盖了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修养和数学素养两方面的 要求。但教学修养和数学素养的养成无捷径可走,绕不开丰富的数学学科本体性知识这一门槛。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 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需要自己从教学 科的丰富的知识,我们称之为“本体性知识”。研究者认为, 数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既包括显性的可言传数学知识,也包 括隐性的默会知识即数学能力、素养,是两者的统一体[3]。
因此,从数学素养和本体性知识的内涵关系来讲,小学 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乃是数学素养生成的根基。当然,这对 于职前培养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来说也不例外。
二、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有关小学数学本体性知识的现 状 通过对菏泽学院小学教育专业05至09级全体师范生进 行调查,他们有关数学学科的本体性知识不足或缺失主要表 现在以下方面。
1、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丰富和牢固,知识水平总体 上是零碎的、不成体系,不具有整体性,不能高观点地把握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
2、隐性的数学能力不强,特别表现为以认知能力为主 要内容的一般数学能力,比如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理解能力、 数学运用能力、数学交流能力等。
3、关于数学思想及方法论的认识比较粗浅,不了解现 代数学诸多思想方法,不知道数学思想演变发展的脉络。
4、缺乏必要的数学史的知识,不了解数学发展的来龙去脉,对小学数学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整体把握。
师范生数学学科本体性知识的不足使得教学能力低下, 比如把握不准教材的重难点,对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和能力培养因素“视而不见” 。究其原因是他们“底子苍 白”,即数学知识结构、数学能力水平等数学功底欠缺,数 学素养不够深厚。
四、夯实本体性知识,有效提高师范生数学素养 师范生任重道远,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他们数学素养生 成的基础,是进一步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取得良好教学 效果的保证。
(一)调整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的设置,使师范生拥有 完善的数学知识功底,是培养数学素养的根基。
《标准》将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四个学习领域,其内容看 似简单,实际涵盖的范围却非常广,渗透了集合、对应、函 数、概率统计、极限等近代数学内容和思想方法。这就要求 师范生必需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够居高临下,深入浅 出地驾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为此,必须调整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的设置, 整合数 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开设的科目应涉及到基础数学、应 用数学、计算数学各方面[3]42,将高等数学的学习与初等 数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小学数学各学习领域内容 的理解,从学科视角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驾驭小学数学教 学内容。另外,应当开设数学思想方法论、数学史、数学文化等 内容,增强师范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比如数学史的学习可 以使学生了解现代数学内容体系,掌握数学思想发展脉络;
数学文化课程会向学生展示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充分 发挥各自的素养教育功能。
(二)转变教学思想,改善数学课程学习的有效性,提 高师范生数学能力,是培养数学素养的必需。
数学教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低级层次是介绍数学概念, 陈述数学规则,指出解题的格式和套路,以便通过考试;
高 级层次是着眼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 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经由思维训练, 使学生获得数学能力以及美的享受[4]87。
高师数学课程教学也应转变教学思路,改变重学术轻师 范性的现象,在注重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真 正理解与意义建构,兼顾数学思想方法的传递,注重培养学 生的数学眼光,帮助他们形成数学观点,提高数学能力。
(三)引导师范生阅读和思考是提升他们数学素养的有 效途径。
事实上,没有一定的阅读量,要想提高数学素养只能成 为一句空话。随着新课程体系的诞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 这对师范生而言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所以,不妨引导师范 生回到诸如“数学是什么”、“儿童是如何理解数学的”这 些本原性的问题上来,让他们试着去读一读数学家是怎么理解数学的,把功夫下在内功上,静下心来读些有关数学哲学、 思想方法以及数学文化之类的书籍。
(四)培养师范生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是实现数学素养 提升的保障。
目前师范生专业化培养最需要的是通过拓宽和加深他 们的数学学科知识,提升数学素养。这就需要他们的内省与 发愤,没有个人认识上的到位,单靠外部的推动,数学素养 培养将不会有多少实际效果。也就是说,师范生基本数学素 养的培养重在内因,关键在自我养成。
而高师学生尚处于专业学习阶段和职业准备期,由于缺 乏真实的职业经历,使得高师学生的专业自我具有“虚拟性” 的特征。
“师范生缺乏专业教师的体认,加上虚拟性的专 业环境,使得师范生的专业人员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十分淡 漠”(叶澜语)。所以,培养师范生的专业自觉会使他们的 教学修养和数学素养得以更好地实现。
四、结束语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继续深化的重要保障,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学科本体性知 识基础之上,伴随在整个专业学习的过程之中,引导他们自 觉的不断积累、改善和提高。
[1]胡典顺 数学素养研究综述[J] 课程·教材·教法2010 —12(50—53). [2]郑强 数学素养与数学教学[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5(126). [3]曹培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 缺失及其对策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06—6(40—45). [4]张齐华.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87).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