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竞岗演讲稿 > 表达母爱的散文三篇 散文关于母爱的散文

表达母爱的散文三篇 散文关于母爱的散文

来源:竞岗演讲稿 时间:2019-09-11 18:22:18 点击:

表达母爱的散文三篇

表达母爱的散文三篇 表达母爱的散文一:妈妈,您是我心中的暖诗 曾何几时,您头上竟多了几丝银发,岁月的年轮,在您额上留下了深 深的吻痕。已为人母的我,至今才真正体会您当年的那份牵挂,那份最最无私的 爱。我无法用华丽的词藻来形容您对我的好,但我却能深深的感触到,在我成长 的岁月里,妈妈,您是我心中的一首暖诗。

岁月的无情,在您身上诠释得如此完美:一丝丝的银发,蹒跚的步履, 微微弯曲的背影……每次想了、看了都会泪流满面,心疼那个爱着我的您,心疼 那个为我无悔付出的您,心疼那个为我们这个家操劳一生的您。妈妈,一个多么 伟大的字眼,您用最朴实的行动谱写着一首首最动听的曲子。有些记忆是一辈子 也不会淡忘,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其埋在心的最底层,不再去触碰。记得在 自己单身的岁月里,是您一路支撑着我走过来,对我、对我的选择没有半句责备 的话语,更多的是鼓励,让我勇敢的挺过那一段最最艰难的岁月。

儿时的我,性格倔强,男孩子般的脾气,让您为我费了不少心。长大 后,在外读书,每次月底的周末,您总会在路口张望,那种期盼的眼神饱含着天 下母亲对女儿的牵挂;离家的时候,您总是会大清早起来为我准备行囊,为我准 备最喜欢吃的早餐,还不断的叮嘱我要怎么做人做事。再后来,我工作了,有了 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女儿,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离您 越来越远,可您还是依然默默的为我,为我的家,为我的孩子而操劳着,您的心 随着我而一路飘泊。天冷了,您总提前嘱咐我记得给自己加衣服,您总是担心我 受冷,担心我挨饿。每次您听到我加班时,电话那头您声音会立刻变得很低沉的 说:“晚上回家路上要小心哈。”一句看似简单的嘱咐,却承载着一个母亲如此厚 重的爱,我能听到您那边心疼的声音,总会让我热泪盈眶,这就是妈妈,这就是 世界上最最伟大,最最无私的爱。

如今的我,在经历了岁月的历练之后,懂得了怎样去爱,也能体会您 当年的那份牵挂。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工作和生活,不为别的,只为了赋予我生 命的您,面对一个给予我生命的人,生活中所有的困难都不值得一提。在以后的 岁月里,我会更加努力,努力做好自己,努力扮演好好每一个角色。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这么多年来,您对我的爱积淀得很厚很厚,我 的爱却迟迟没有表达,今天是您59岁生日,太多感激的话语也无法赘述您所有无私的付出,蛋糕师傅为我完结了一个羞于说出口的爱,那就是:“妈妈,我爱您。” 妈妈,我只想亲口告诉您: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您始终是我心中的暖诗,温暖着 我一路前行。

表达母爱的散文二:我的妈妈 每个人这一辈子最该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家里的父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社会浮躁了人心,太多人失去了 一种本能那就是爱。你是否有想过这世上最值得你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你的父 母。

有人把梦想放在第一位、有人把享乐放在第一位、有人把爱情放在第 一位。可有多少人想过父母的位置。是他们带你来到这世上,是他们的付出你才 有机会吹嘘自己的梦想,才有时间追逐爱情享受快乐。

我的妈妈出生在高山上的农村,家里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妈妈是家 里的老大,自然成了家里最早的劳力,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

中国人重男轻女的习俗似乎永远难以改变,更别提农村了,所以我妈 妈在最渴望读书的时候,被我外婆拒绝了:“女孩读书以后都是别人的”。这句话 在现在听来是多么可笑,可是在那个时代却是最真实的。

妈妈最让我感到佩服的便是她的大气,一个农村出来的妇女,何以有 如此胸怀。身为儿子的我也时常感到惊异。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待 人处事,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不管是从农村还是到城里,和妈妈相处过的人没有 一个不说妈妈好的。

我儿时多病,很多事情都是听伯伯给我讲的。听他们讲我妈妈生我的 时候病的很严重。所以我的出生是不平静的,听他们讲我生下来时像一只小老鼠,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我只有三斤不到,对于现在动辄八九斤,少则也有六七 斤的婴儿来讲。三斤不到的我确实用老鼠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在那个时代要养活这样一个孩子是不容易的,疾病接踵而至,大多不 是小病。直到稍微大点后依然是随时可能夭折。无疑最受煎熬的应该是我的妈妈, 连医生都摇头叹息断言我养不大。可见她当时的心情。再后来家里除了我父母,其他人都觉得我已经死路一条。甚至我的爷 爷提出了一个当时可能算是比较常见的想法。“扔了吧,就算能养大或许也是个 累赘。”妈妈当时的心情也许是绝望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妈妈死活没答应。虽 然好几次从鬼门关走过,但是最后我还是活了下来,这自然和妈妈的付出是分不 开的。

据我的长辈讲,有好几次我生命垂危,妈妈和爸爸就这样抱着我走着 山路,去城里的医院。最严重的一次,医生摇着头叫我妈妈将我抱回去,妈妈抱 着我一路哭着从城里回到村子。或许是老天被妈妈感动了,我奇迹般活了下来。

在妈妈的眼里,爱孩子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孩子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辛辛苦苦一辈子都是为了自己的子女。可是在子女眼里父母亲是否是第一位的, 我想在大多数人心里父母的位置可能连他自己也看不见。

妈妈是伟大的,妈妈是最应该被每一个子女放在心中第一的位置上的 人。仅以此送给我的妈妈。祝全天下的妈妈,身体健康,长寿平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表达母爱的散文三:母亲的唠叨 小时候,我最烦我母亲的唠叨了。

几乎每天上学之前,她总是立在院坝头,像尼姑念经一样念着她说一 万遍也不烦的话:“要听毛主席的话,要听老师的话,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边说,边拿着书包让我背上,然后拍一拍书包上的灰尘。

我母亲记性不好,一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被工作队强行 要求背了好几天才背住。为了不让工作队的革命闯将说她学习毛主席著作落后, 她硬是天天背这几个字,后来就成了教育我的高频词。

几乎每天我放学回来,她又问:“今天老师说你没有,听没听老师的 话有没有欺负同学有没有摔倒,绊倒”语调总是那么不急不慢,一边干活,一边 念经。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对这些话还有兴趣听。上二年级之后,我就 觉得她说得太多余,天天都是那样的话,天天都是那样的调调。“晓得,晓得。”上学之前,听她那话,我有点不耐烦。

“没有,没有。”回家之后,听她那话,我同样不耐烦。

记得有一次,大概是一九七二年,也就是全国人民批林彪,批孔子的 那年。我的班主任老师在街上遇见我妈,说是我上课不老实,有时候不听讲,爱 看小人书。

记得我那天同样是玩着铁圈回家,喝完我母亲特意为我留的一碗冷稀 饭之后,就准备玩去了。

“给我跪倒。”我没想到,我不知她老人家从哪里回来了,大概是生产 队劳动休息。

“我又没犯错”我摸不着头脑。

“跪倒!”老人家加大了音量,手中的黄荆条已在她手中不停的跳舞, 像黄蟮,也像蛇。那是专门打我的工具,有小指头那么粗,打在身上穿心的疼。

我不得不跪在她老人家面前。

“你们老师说你上课不听话,是不是。”话说完,条子也打下来了。

“是不是”第二下又打下来。

“是!”我已哭出来了。

“你进学校就是让你好好念书,好好听老师的话,毛主席教导我们说 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你在好好学习吗你在天天向上吗” 接着就是第三下,第 四下,第五下。

这些话,也是她后来打我的经典话,几乎年年如此,次次如此。

我不挨她老人家的打,已是在上高中之后。

因为上高中在县城,每个星期回一次家,每次回家要拿自己蒸饭用的 米,红苕。每次走的时候,她老人家的另一个唠叨版本则是:
“要好好读书,你看我们这个赵家湾,能到城里头念书的只有你一个人,每天要好好吃饭,每天要听老师的话,如果你娃能够脱农皮,那就是我们赵 家屋头烧高香了。” 我妈从来不问我成绩,或许她也没听说那些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 当然,说得最多的还是钱。

记得我每次离家,她老人家会给我几毛钱,最多也就五毛,说是我万 一要买啥好用。那钱大多是一分,两分,五分。钱不多,大把大把的。那钱有的 是家里卖鸡蛋的,有的是她老人家为别人治病得的。

她先用一个小口袋把那钱装好,后让我放在最里层,最后缝在我的裤 子上。

“小心点,外头摸哥多,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要用钱的时候,先在 学校把钱数好。”她口中的“摸哥”是小偷的别名,是她老人家最恨的一种人。好 多时候,她也不看我,只管缝她的。

仍是那种语调,仍是那种无神的目光。

我考上大学之后,以为她老人该高兴了,不唠叨了,要知道我是我们 生产队,大队,甚至是全公社第一批大学生。哪知她的话越来越多。

“到学校马上给写封信,我才晓得你到没到。还有把钱藏好,外头‘摸 哥’多得很,你‘二天’是教书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然,‘二天’你会误人 子弟。”她口中的“二天”是“将来”的意思。她说不来教师,只得把教师说成是教 书匠。

“误人子弟”这是我母亲一辈子说得最有文采的四个字。

“晓得,晓得,我都这么大的人了。”我还是不耐烦,就像许多大学生 一样,第一次穿上皮鞋,第一次穿上喇叭裤,洋气得有点小骄傲。

“你再大也是妈的儿,妈说话你不要不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我还是不耐烦的走了。

她总是立在村头,看着我远去。整个生产队回荡她的声音:“慢慢走哟,到学校给我写封信哟。” 我参加工作之后,母亲的唠叨变成了对我个人问题的关心。

“你们学校有女教书匠吗她们的家庭‘成份’好不好,我们家是“贫农”, 你要找‘贫农’的,只是‘成份’好,只要不姓屠,合适就办了。你们现在讲究自由, 你要是不自由,妈给你找……” 听得我发笑。或许是受我父亲的影响,她老人家牢记民间许多忌讳, 她连《赵氏孤儿》的戏都没看过,倒是从我父亲的口中记住了赵氏人家与屠姓人 家的千古奇冤,故而她认为她有义务要让我去恨姓屠人,一代一代的恨下去。

她要捍卫赵氏人家的尊严。

再说,她平生过惯了那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生活,在她心目中总有贫 农、中农、雇农、地主、富农这样的成份。她的婚姻观是贫农只得找贫农,贫农 找地主那叫下贱,地主找贫农那叫高攀。

她最担心的是我找一个姓屠的女人作老婆。

我后来娶的老婆姓陈,这倒顺了她老人家心愿。

再后来,当我有了小孩之后,她在我面前的唠叨越来越少了。每次回 家,她只是看着我女儿笑,看着我笑,先摸我女儿的头,再摸我的头。

“你娃福气好,福气好,我们赵家屋头就是烧高香的,你看我们赵家 湾吃国家供应粮的就你一个。” 在她老人家的心目中,能吃国家供应粮的人就是穿不愁,吃不愁的人 了。

再后来,我回老家,她干脆没有多少话了,只让我赔她坐,听她叹息, 一声,两声。

我走时候,她还是送我。她是小脚,走路不方便,有时遇身体不舒服。

我怕她掉泪,害得自己也掉泪,我总是在她睡着了走,可当我关门的时候,她会 突然坐走来,吃力的下床,然后挥一挥手。她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来。

再挥挥手,我才走出家门,有时还带着我女儿。

2002年,她老人家因外出看雪,摔了一下,无人在场,她吃力的站走 来,自己上床休息。

这一睡就成了永恒。她最后的念叨也成了我的念叨 听我的哥哥讲,老人家是早上摔的,下午去逝的,临终的时候只见在 嘴在动,但听不清她说的什么。

现在,我每次回老家,都要立在我父母合墓的坟头,我在外面自言自 语,也想听听他们在里头的自言自语。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我女儿的心目中,我已有唠叨之症了。

或许是真的,我自己也有感觉。

可惜,在我有了唠叨之症之后,才读懂了父母的唠叨。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