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情境化 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即使是智障学生,除了自闭的孩子外,大多都有爱表演的天 性。创设好的情景,营造好的氛围,激发学生表演热情,使 学生如临其境,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目的。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 对话,引导智障学生听得注意和有说的欲望及思考的自觉, 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识记。例如在讲“数的分合” 时,教师就可以创设关于食堂的情景剧,让学生在食物分合 的过程中理解数的分合。教师在一旁指引,再现的生活情景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加快了他们对本文重点的消 化,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
三、实践化 《课程标准》要求:“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 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 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里所说的数学课 堂并不单指学习用的教室。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的一片天地。“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 活”。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反映学生现在 的生活,而且要着意地构建学生未来的生活,课堂教学就是 要把学生生活的视野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例如学校组织的 一些参观、游园、踏青活动,以及助残日、开放日等等。当 然,回到教室,培育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也是无处不在,唯 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学习数学知识,对于智障学生来讲,间 接经验的内化不如通过实践习得的直接经验行之有效。
四、生活化 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 生的学习过程也必须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 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增加生活经验的积累,让生活经验成 为理解学习内容的催化剂,这就是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的 目标所在。生活的课堂是活的,数学也是活的。只有将数学 的课堂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数学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勃勃生 机。教材文本中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社会生活的天地是无 限的。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是一个生活的起点,教师每一次 的精心安排都是一次对学生生活的引导。
五、习惯化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 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在培智学校学生的 教育中比普教显得更为重要和艰难。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作业 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等,生活习惯的培养如个人卫生、课 堂纪律等等。培智学校课堂习惯化教育必须持之以恒,良好 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坏的习惯可能耽误终身。生活是一种 习惯,怎样的习惯决定怎样的生活,所以培智学校课堂教学 的好习惯养成教育要重重抓、时时抓!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向 生活学习,不仅可以优化数学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贴近学生 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平等、和谐、轻松、 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 全面健康的发展和生活适应能力的发展。
培智学校的最终教育目标就是把每个智障生最大限度 地融入社会,使之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立足于社会。教 师要不断学习、理解、参与和实践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 优化课堂结构,改变课堂模式、学习方式,让培智数学课堂 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更多智障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生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