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 (一)“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内涵 “双轨并行”指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内、课外培 养同时进行的培养模式。理工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的是在 理工类高校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本内涵,以课内 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课外教育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为主要载体,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培养学生未来从事创新 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人格、意识、思维、知识、能力等方 面的教育。
(二)“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内容 “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分为课内创新创业教育和课外创新创业教育。课内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运用讨论式 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 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管理等方面,设置相关课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使学生在走入职场后,掌 握创新创业所应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课外创新创业教育, 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种相关的教育讲座,举办丰富的创新创业 活动和竞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从而使得课内、课外的创新创业教育相整合,教育内容互相 渗透,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1.系统化 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不仅表现为其再创性,而且要将头脑 中的创意和想法变为现实。创业是将创新的过程系统化和行 业化,再开创出新的事业,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而“双 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就要求从课内外活动着手,将创新创 业教育系统化地融汇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切合当今国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创新创业 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加强调要通过教育使学 生学会如何生存和处事,并要在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拥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而“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 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3.一体化“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体化”指的是高校创 新创业教育的校内校外教育一体化、教育教学一体化、就业 创业教育一体化。只有一体化的保障,专业化的追求才能成 为现实。尤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言,更需要齐抓共管、 多方参与、形成合力的一体化教育格局。
二、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解,结合我 国高校目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笔者对高 校的学生、专任教师、教辅管理人员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息息 相关的人群,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 下几点。
(一)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成为主流教育体 系的一部分,它没有明确的专业定位,学科教育地位被边缘 化,有些包含在技术经济学科之内,有些包含在企业管理学 科之内。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被很多人看成是企业家速成 培养教育,主要培养所谓的“学生老板”,类似这种“拔苗 助长”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根本满足不了当今经济社会飞速 发展对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同时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 设置不系统,非常零碎,缺乏作为一门学科的系统性和严谨 性,大多数只是通过“就业指导” “职业规划”之类的系 列讲座实现,并且讲座也没有科学系统的规划与完整固定的 安排。(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能力不足 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 学生,首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可是在现实中, 我国高校的教师大多是从事各个专业领域研究的专家,具备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但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却难 以适应需求。并且,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创新创 业教育培训,如何能为学生传授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 验、指导学生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 不能科学全面地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意义和价值,一 些人认为在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和意义不大。他们 或者认为有能力创新、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是极少数人,或者 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怎么开公司、怎么当老板赚钱。
第二,注重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创新创业 教育意识的培养。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并 未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基 本保障,只有具备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促使创新创业 教育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创新 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非常不完善,不仅缺乏配套的实践课程,还缺乏实践基地平台等。目前主要借助于“挑战杯”、 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可 是很多同学并无参加的能力和途径,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无推广实现的可能性。
(五)课内课外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一体化 课内课外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 的主要内容,两者之间没有一体化,势必影响创新创业教育 的开展和实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校内校外 教育之间的联动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目前的创新创业教 育还处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封闭环境之中,创新创业教育产学 合作的有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 与企业资金技术、生产实践之间的有机融合还没有实现,创 新创业教育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第二,就业创业教育之间 的协同性不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就业与创业 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创业教育要与就业教育协同 推进。但是目前在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 是用就业教育替代和消解创业教育,另一个极端是创业教育 脱离就业教育,这是我们要努力克服的。第三,教育教学之 间的衔接性不强。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教 学实践体系都还不够完善,课内外活动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还缺少整体的规划,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未能互相促进,专 项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很好地融合。
三、“双轨并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一)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只有具备了创新创业意识,才能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的长效发展。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 生创新创业意识上来,注重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和 价值的全方位理解,同时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能力。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强化自身 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大力宣传高校创新创 业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勇气和 信心,从而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真正将想法和概念转变为创 新创业行为。
(二)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 由于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地位的边缘化,使得各 个高校在具体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过程中,无法按照一 致的标准来执行,从而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所以, 应该积极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将创 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进一步明确化。建立“以学生的全面 发展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并将创新创业教育理 论与实践活动与专业学科教育进一步相结合。
(三)丰富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本文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为课内创新创业教育和 课外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核心内容的课内 创新创业教育,其开展效果直接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情况。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实施课内创新创业教育 的重要依托和基础,要充分重视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然 而,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因为课程内容的设置比较单一,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融合多 学科内容,从而科学地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所以,当务之急 是需要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在教 育教学活动中,要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其中,并且注重将多 学科的相关知识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当中,从而使得创 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越发完善和丰富。
(四)配置创新创业教育水平高的师资力量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直接实 施者,其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从 数量上来说,要配置数量充足的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从 事创新创业的指导、服务、协调和管理工作。从硬件设施的 配置上来说,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创新创业洽谈室、信息查 询室、指导服务办公室等等。从质量上来说,要大力支持和 鼓励教师参加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选派一定数量的教 师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项目经 费、实践时间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另外,还可以积极从社会各界引进和聘请有创新创业经 验和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学和研究 工作,加大创新创业教育人才之间的交流,不断提升其理论 和实践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引导专兼职教师积极开展理论、案例研究。强化 政府、企业、高校的合作,完善创新创业咨询指导、教育研 究、服务实践、评估交流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秀成果 大力推广。
(五)拓展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除了加强课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更要开阔视野,从 加强课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管理等方面入手,特别是拓 展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从校内服务平台来说,要 将校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与校外丰富多样的社会实 践、生产实习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校内丰富多彩的创新创 业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与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教学等 环节紧密融合。同时,还要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的 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场地、资金、设备 等各种硬件设施上提供扶持,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 拓更加宽广的服务平台。
(六)课内课外并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就要将课内课外创新创业 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充分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价值,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丰 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从而真切地感受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当前有效的课外创新创业教育平 台和载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以“挑战杯”全国大学 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研计划训练等为载体的科技竞赛类活动;
第二,以创新 创业教育讲座、创业沙龙活动、创业技能大赛等为载体充分 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三,以项目和社团 为载体组织起来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群体等等。通过这些平 台和载体,能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四、结论 高校要营造浓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要充分利 用课内、课外两条培养路径,使学校的各种活动成为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从而将高校的工作重点从引导大 学生就业,转向对大学生主动创新创业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2]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 学,2015. [3]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4]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 [J].教育科学,2010(5):64-67.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