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可说是“生不逢时”。因“五月五日生不利其父母”,曾被遗弃, 母亲暗中喂养,他才免遭不幸。长大成人后,田婴见他聪明过人,能言善辩胸怀 大志,才转忧为喜立他为太子。孟尝君即位后,广招天下贤士,不问是官吏还是 逃犯,是名人还是庸人,他都热情接待。平时与门客闲谈,他都让随从躲在屏风 后面记录,记下门客的家庭住址及生活情况。门客知道后深为感激,发誓报效知 遇之恩。各地人士慕名而来,门下食客竟达3000余众。
狡兔三窟成语故事的典故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田文,号孟尝君,门下养了三千宾客,其中有一 个门客叫冯谖(xuān),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一直没有受到孟尝君的重视。一天, 孟尝君召集宾客,问道:“我在薛地放了不少债,谁能为我去收取本利”别人还没 开口,冯谖抢着说:“我愿意去。”孟尝君点头同意。冯谖又问道:“我收完了债, 要给您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随口说:“先生看我家中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带着债券来到薛地,他召集老百姓,把债券核对后,放火烧了。
他对老百姓说:“孟尝君体谅大家的苦处,命令我将所有的债券一概免除!”借债 的百姓无不感激涕零。
冯谖见到孟尝君后,诉说了一切,孟尝君很不高兴。一年后,齐王罢 免了孟尝君,三千宾客都跑了。冯谖劝他去薛地居住,孟尝君的车子走到离薛地 还有一百里的地方,薛地的老百姓就前来迎接。孟尝君叹了口气说:“先生为我 买了‘义’,我今天才算真正见到了。”冯谖说:“狡兔三窟,方能免除一死,如今 只有一窟,还不能高枕而卧,让我再为您凿两个窟吧。” 冯谖来到魏国游说,魏王派出使者带着马车一百辆和黄金千金,去薛 地聘请孟尝君。冯谖又劝孟尝君拒绝他们的聘请。这样,魏国的使者往返了三次, 孟尝君就是不肯到魏国去做相国。
齐王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恐怕孟尝君为别国卖力,连忙派大臣带上千斤黄金和一柄有白玉佩带的宝剑,到薛地去向孟尝君谢罪,并恢复了他相国的职 务。这就是冯谖为孟尝君凿成的第二窟。
随后,冯谖又要孟尝君向齐王请赐先王的祭器,在薛地建造宗庙,供 奉起来。宗庙建成后,派人去报告孟尝君说:“三窟已成,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狡兔三窟成语故事的启示 冯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使用了聪明的方法试探了孟尝君,试探 过后他相信孟尝君是真的爱惜人才,所以才决定为他做事。冯谖为了帮孟尝君建 造“狡兔三窟”,可没少费心思,先是免了薛邑百姓的债务,让他们对孟尝君感激 涕零,帮孟尝君取得民心,接着在孟尝君被革职后,说服梁惠王让孟尝君做丞相;
最后迫使齐湣[mǐn]王又把孟尝君请回来。孟尝君能在齐国做几十年的太平丞相, 和冯谖“狡兔三窟”的计谋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学习孟尝君的宽容大度、齐湣王 的知错就改、冯谖的足智多谋。
狡兔三窟成语故事的延伸 【注音】jiǎo tù sān kū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其免死身;今君在一 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解释】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 方或方法多。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反义词】瓮中之鳖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