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城乡统筹党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是搭建城乡党建互动的有效载体 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机制,正好把人民渴望脱贫致富的 强烈愿望转变为现实的发展动力,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的切 身利益相结合,充分相信群众,切实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 首创精神,把统筹城乡党建的目标任务同群众的意愿结合起 来,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 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密切干群党群关系,破除社会 的陈规陋习,转变社会不良风气。因此,在统筹城乡、推动 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农 村基层党建工作,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机制,有效破解传统 城乡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意义。
3.城乡统筹党建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现实选择,是优 化城乡党建资源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较好地统筹城镇与农村党建,符合当 前农村经济发展现实状况,能顺应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强 烈愿望,实现农村党建工作与城市党建工作的对接,找到党 员经常受教育与群众长期得实惠的连接点,有利于实现群众 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并能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取得基层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效果,实现城乡一 体化发展。
二、深刻剖析当前城乡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个别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不强 城乡统筹党建组织设置不紧密,出现管理“断层”近年 来,部分单位党的组织生活、组织活动形式单一、枯燥,工 作方式滞后,工作经费匮乏。一些党支部活动经费难以保障,党支部活动多数是学习文件,读读报纸,仅满足于一般的政 治说教、催交党费等。部分党组织的工作就是管理一枚公章, 组织一些学习,讨论一二次党员发展、转正的问题和满足于 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等常规工作。个别村“两委”班子不团 结,战斗力不强,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增收致富、建 设新农村上思维不广、办法不多。
2.部分领导对党建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城乡党员干部共建意识淡薄,出现认识“缺位”部分党 组织在党的建设上停留于做表面文章,对党建如何与全局中 心工作紧密结合思考不多,认为经济工作是硬的,党建是软 的,抓住硬的看得见,向上面好交待,成绩也好体现。在党 建目标与业务目标实施过程中,机关党建工作被作为业务工 作的附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 象普遍存在。没有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城乡统筹党建 协调发展”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来认识,在思想上出现了“缺 位”。
3.缺乏专职党务干部、党务干部积极性不高 城乡党员干部主体地位模糊,出现共建“荒原”机关党 务干部兼职的多,专职的少,有的专职党务干部也常常被指 派做其它业务工作,无法专职。致使一些同志难以完成党建 任务,有的把党建工作变成稍带活,有的甚至把党务工作看 成负担,认为无论从对工作实绩的认可以及评比奖励上,党 建工作与政务、经济工作都无法比拟,出现经常性讲党建工作,实际忽视如何抓党建的具体措施以及对党务干部的激励, 导致轻党建、重政务,没有把党建和经济等同对待,挫伤党 务干部积极性,也就无从谈及工作热情和开拓创新的工作意 识。
4.党组织监督职能发挥不够 城乡统筹党建保障机制不健全,出现职能“弱化”党章 赋予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协助、监督”的职能没有得到 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监督的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党员干 部怕报复,怕伤和气,不敢监督;
怕被人说出风头,不愿监 督;
怕抓不住,管不住,招来麻烦,不善监督。一些部门的 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基本上处于不受党组织监督的状 态。这与十七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新目标远远不 相适应,所以出现了共建职能的“弱化”。
三、构建新机制,探索新途径 1.坚持“三个创新”,构建新机制 (1)进行组织创新,变“单位建党”为“区域建党” 长期以来,我们党依靠执政权力将社会成员纳入到各种行政 单位之中,同时将党的组织系统贯穿到每一个单位,对社会 成员实行强有力的影响,即以具体单位为单元建立基层党组 织的建党模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推进,这使依附于行 政系统的党的垂直型、行政化、单位式的组织体系也出现了 一些新变化和新矛盾。这就要求突破传统的“单位建党”模式的条框制约,探索和尝试与之相适应的“区域建党”模式。
(2)进行体制创新,变“条块割裂”为“流动共享”由于 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占有资源不平衡的矛 盾十分突出并有日渐加剧之势。打破资源分割,构建城乡统 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要强化优化资源配置的理念,推动城乡 之间资源流动共享,重点是推动城市和机关优质资源向农村 流动,使各类资源在共建共享中创造更优的效益,发挥更大 作用。(3)进行管理创新,变“单向管理”为“双向管理”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企业深化改革等诸多因素,越 来越多的“农村人”变为“城市人”、“外地人”变为“本 地人”、“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党员流动更加频繁, 需求更加多元化,传统的以党员组织关系为依据单向管理模 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党员教育管理 的方式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实现由“管理”到“服务”的转 变,以服务凝聚党员,凝聚群众。
2.切实探索统筹城乡党建新途径 (1)构建一个城乡统筹的基层党组织体系第一,建立 “联建型”党组织。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 共同发展的原则,实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 居联建”,设置党的基层组织。――“村村联建”。原则上 强强联合或强弱联合,通过联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或 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使村级组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对 村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有效调控。如三台县的崭山村党总支,依托崭山村的优质米枣产业,把相邻的村联合起来,建立党 总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把崭山 村的米枣向这两个村延伸、扩展,既壮大了崭山米枣的规模, 又带动相邻村的发展,该总支所在的三个村已成为三台县新 农村的示范村。――“村企联建”。主要形式是行政村与农 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联合建立党的组织。随着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越来越多,与农村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农村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整个生产链的第一车间,农业产 业化加工企业作为整个生产链的第二车间,彼此有生产、发 展上的紧密联系,通过党组织联建,既适应了这种经济发展 的现状,又可通过党组织的作用促进村、企的联合发展。三 台县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较多,如以养殖、 屠宰、加工生猪为主的斯坦瑞公司,以养羊、运销为主的三 台县相合公司等,可探索与基地村联合建立党支部、党总支 的形式,加强企业与村的联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村居联建”。主要在城乡结合部,探索“村居联建”党组 织建设模式,统一领导社区和行政村的工作,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第二,建立“产业型”党组织。打破行政区划设 置,从“条”的角度来思考,积极探索“跨区域产业党组织” 设置模式,是适应经济发展、改进党建工作的必须结果。依 托种植业、加工业、营销业中的优势产业,建立专业技术协 会或专业合作社,按照支部+协会(合作社)的模式,依托 协会或专业合作社设立产业型党组织。这样可使产业党组织活动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切实发挥产业型党组织在推进农 业产业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如三台县的涪城麦冬是一个中 药材类优势产业,在党组织的建立中,可改传统的以村、以 社建党支部、党小组模式,根据产业的特点来建。把三台种 植麦冬的村建立党总支,党支下面,又根据生产、加工、营 销的产业分工,分别建立生产支部、加工支部、营销支部, 增强各支部开展党员活动的针对性。在其它村党支部,可根 据党员的年龄、从事生产的不同类型,成立不同类型的党小 组,如生产技术党小组,精神文明宣传党小组,外出务工党 小组等,各党小组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开展好组织活动。第 三,探索建立“流动型”党组织。一是在外出农民工党员相 对集中的地方和建筑、商贸、餐饮等行业通过采取单独建、 联合建、挂靠建、流动建等方式,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三 台县分别在外出务工人中较多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 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三台县幸福乡在本乡外出务工党员较 多的成都火车北站建立了幸福乡火车北站党支部。今后,将 进一步加大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方建立党的组织,扩大 党组织的覆盖面。二是对流入地党员,按照区域相邻、行业 相近的原则,就近编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中心进行管理 教育。三是对季节性农民工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有针对性 地建立临时党组织,加强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2) 造就一支城乡统筹的基层干部队伍第一,选派一批。要从市 级、县级机关、单位选派一批思想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的年龄、 文化、知识结构,增强乡镇干部带组织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能力。与此同时,要从县级机关或乡镇选派一批有 较高文化水平、较强工作能力、热心奉献基层的干部到村任 职,任支部书记、副书记、村主任助理等职,把好的思想、 理念、方法带到农村,对本地村干部起到帮带作用。第二, 招聘一批。按实行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从大学毕业 生中招聘一批优秀人才到基层党组织任职。力争通过3-5年 的时间,使70%的村都拥有一名大学生在基层工作。第三, 回引一批。农民到外务工的过程,不仅是打工挣钱的过程, 更是接受城市文明、工业文明洗礼、转变观念、增长技能的 过程,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生 力军。因此,要加大回引和培养力度,从外出务工、经商的 成功人士中回引一批到基层党组织任职,从整体上优化城乡 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第四,选好能人。改革完善体现科学发 展观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行“公推直选”,选好配强基 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第五,双向交流。城镇干部 和农村基层干部互有优势。城镇干部文化水平较高,思想比 较解放,视野比较开阔,而基层干部则比较熟悉基层情况, 吃苦耐劳精神比较好。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养,统一制定 基层干部培训计划,每年分期分批全员培训基层干部,尤其 是培训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大胆创新培养方式, 采取定向培养、对口培养、订单培养等方式,全面提高基干部素质。(3)建设一支有利于统筹城乡的党员队伍第一, 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们的科技水平和致富能 力。农村党员与城市党员最大的差距是在知识文化和经济水 平上的差距。要加大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深入开展 好“双培”活动,即把农村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农村 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第二,抓好外出务工党员的教育管 理。外出务工党员,是联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城乡 融合的强有力的催化剂。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由农村到城 市,由农民变居民,逐渐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他们中的绝大 部分,由农村流入到城市,然后又从城市回到农村。当然, 他们已不是简单地回到农村,而是经历了城市文明的洗礼, 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本的农民。
第三,抓好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切实构建由组织人事部门与 公安、社保、工商、民政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流动党员管 理网络,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通过流动人口信息库、流动 党员信息库建设,实现对流动党员的网格化管理。加强县、 乡镇、村(社区)三级党员服务体系建设,把管理寓于服务 之中。组织动员农民工党员通过亮身份、标坐标、提诉求等 举措,积极参与打工所在社区的管理和服务。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