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公安演讲稿 > 个性化课堂让生命之花自主绽放 怎样绽放生命之花

个性化课堂让生命之花自主绽放 怎样绽放生命之花

来源:公安演讲稿 时间:2019-10-15 08:02:56 点击:

个性化课堂让生命之花自主绽放

个性化课堂让生命之花自主绽放 自然界中,小鸟有小鸟的特长,猴子有猴子的优势,海 豚有海豚的长处……小学生也一样。然而,以往“相当长的 一个时期,我们基本上是把不同的学生拉向统一的标准化的 教育框架和模式中加以培养和塑造,把不同的人最后培养成 统一的人,造成了教育长期以来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培养 的人没有个性,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田慧生·语)教 育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的单向度和同 一化。真正优质的教育不应让学生适应学校、适应教师、适 应模式化的课堂,而应依据其个性差异,挖掘每一个学生的 优势,激发和引导他们走向个性化的自我成长之路,成为最 好的自己。科学架构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生态系统 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建设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个性化 课程,构建个性化课堂,形成个性化多元评价体系,创生影 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文化。其中,构建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 的个性化课堂,是让每一个学生能在不同方面幸福成长并自 主绽放生命之花的重要路径。

一、构建个性化课堂的缘由 从生物基因、脑科学和多元智能等多方面分析,人的生 命是多样化的。从生物基因图谱的解密中,我们知道人的智 能、特长、缺陷等都与基因有一定关系,人的基因不同,各 个大脑神经活动的生物机制自然也各不相同。从脑科学角度 分析,人的脑重、脑细胞多少、大脑皮层各部分组成、脑发达程度等各不相同,造成学生在思维、能力和学习偏好等各 方面存在着差异。皮亚杰的个性差异理论也强调学生原有不 同的学习基础、认知结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和教学的 相互作用。同时,每个学生在后天环境影响、教育经历等各 方面不完全相同,又形成了人的非智力因素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建者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智 能的结构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 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多种智能,即语言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 智能、自知—内省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七种。”后来,他又 将智能增加到九种。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形式不相同,都有自 己较为突出和弱势的智能。

学生的差异形成了生命的多样化。只有构建个性化课堂, 实施个性化教育,才能使不同的学生都绽放生命的精彩。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每一个学 习者的确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 史是不能和任何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 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 合体所决定。这个复合体是由生物的、生理的、地理的、社 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职业的因素所组成的,而这些方面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各不相同的……应当培养人的自我 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并以之 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个性化的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也强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同时,《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全 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 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 结构不断优化,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 就要求基础教育要更加重视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培养人的个性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和 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依据差异构 建个性化课堂、培养学生个性势在必行。

二、个性化课堂的内涵及特点 (一)个性化课堂的内涵 从理念层面看,要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必须改变“以 师为本”不关注学生差异的现有模式化的课堂教学现状,让 教育教学全过程都关注并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要 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尊重个性;
要激发学生情 趣、挖掘他们潜能,进行合作探究;
要因材施教,让学生习 得方法、养成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素养,培养他们个性。其 目的是使每一个自然人获得社会性、文化性和独特性,全面 提升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最终实现学生的个 性化学习和个性发展。

从学生层面看,对于学生群体而言,是“共同发展”和 “差异发展”的统一;
对学生个体而言,是“一般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结合。从教师层面看,同一位教师的不同课 型应是个性化的。一句话,个性化课堂是多样化的,不是模 式化的。

个性化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主要区别在以下几方面。

从教学目标看,传统课堂强调的是对知识的学习与记忆, 注重学会教材;
个性化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独特的生命个体, 关注差异、分层培养,力求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 性发展。从教学核心看,传统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标 准化学习,采用整体划一的教学方式;
而个性化课堂,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学生的差异进行目标分层,课程内 容和学习方式可自主选择等。从学习方式来看,传统课堂教 师大多以讲授为主;
个性化课堂则采用问题解决学习、探究 学习、体验学习和自主学习等。从学习效率、效果和效益来 看,传统课堂重视获得知识技能、忽视了学习兴趣、个性培 养和生命成长等;
而个性化课堂,重视获得知识和增长技能, 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等, 注重培养学生兴趣,重视问题解决和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 展,提升独特的生命价值。

(二)个性化课堂的特点 1.差异性。差异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差异一般可从两 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个体内的差异;
一是个体间的差异。个 性化课堂要关注不同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个体内的差异。首 先,依据学生个体间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并把差异看成是课程资源,充分、合理、艺术地利用,使学生的不同构想发 生实质性的有效互动、合作对话,实现教学增值。高水平的 学生可以学习较深的知识,学困生可降低难度。其次,要关 注学生个体内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教学。同是学 困生,要根据其不同困难类型通过有针对性的“补差”,使 其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还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 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成就感、学习兴趣、 学习能力倾向等,促进学生多元成才。

2.主体性。依据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课堂教学应以 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 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郭思 乐教授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生 本教育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 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主体性是指以生为本,强 调每个学生在不同方面都能成才。教学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 体地位,既注重学生的外部地位,更关注学生的内在天性和 个性潜能的作用发挥(主体);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培育 和成就每一个学生(全体)。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 基础上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彰显不同的生命价 值。主体性是学生形成个性的前提。

3.情趣性。燕国才先生认为:“非智力因素主要由动机、 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构成。从这‘五 因素’出发,在学习中,就要学习者必须愿学(以动机为机制)、好学(以兴趣为机制)、乐学(以情感为机制)、勤 学(以意志为机制)、独立学习(以性格为机制)。”奥地 利教育家贝尔纳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 育;
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兴趣和情感是学生 学习的动力源和启动器,个性化课堂的情趣性是情感与兴趣 的结合,“情”与“趣”贯穿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个性化 课堂要让学生内在的“情”与“趣”相融,产生“本心之乐” 和“著于心”的精神愉悦。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 多种策略激发兴趣,培养情感,以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以情促知、以知增情,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中得趣,趣中学 习,形成个性,最终达到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者”的境界。

4.独特性。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提出“反对从 上面的灌输,主张表现个性和培养个性”的观点。刘宏武先 生指出:“素质教育实际是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在 事实上,由于每个学生在先天遗传素质、家庭教育、环境影 响、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各方面千差万别,所以,得到 的教育效果必然既具有一定共同性,又具有无限丰富、差异 纷呈的独特性。它的本质特征是素质教育个性化。”个性化 课堂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每个学生在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的 基础上,具有独特的生命价值,形成个性。就语文而言,是 实现每一个学生在学习需求、兴趣、能力、情感、性格、方 法、思维等方面的个性化,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倾向性,彰显个性。

三、如何构建个性化课堂 (一)分层制订课堂教学目标 1.体现各维度目标的层次性。依据现代课程理论,课程 教学目标可分成两大类三个维度。一是结果性目标,即知识 与技能。知识目标的达成层次级别为“了解—理解—应用”, 技能目标的达成层次级别一般为“技能动作(模仿)—独立 操作—迁移、创新”。二是体验性目标,包含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目标达成层次级别是“感受 —掌握—内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达成层次为“反应 —领悟(最高境界为个性化)—行为外化”。目标全面科学 还指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要全面考虑四个层级——基础层、 动力层、实施层、操作层(如下图)。课堂教学要从不同层 级全方位地进行整体思考与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且三维目标 相互融合,整体推进。

2.体现学习内容的层次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既要 有共同目标,又要有个性化目标。在学习文本时,教师应引 导学生考虑文本内在的四个层次。罗曼·英伽登提出,文学 文本由四个层次构成,这四个层次分别是语音层、意义层、 再现客体层及图式观相层。四个内容层次的同一知识点的教 学或相应能力的培养,在不同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目标要求 也不尽相同;
同一篇文章在不同课时教学中目标设计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在制订课时教学目标时,要深 入细读文本,挖掘出文本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体现不同的内 容训练点和层次性。

3.体现学习能力的层次性。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要体现思维能力的层次性。布卢姆认为,心理认知 过程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类。

思维目标中的每一类目标都有思维发展的要求。思维发展有 高低之分,既有浅层次学习,又有深度学习,应体现思维能 力的层次性。安富海先生说:“浅层学习的认知水平只停留 在‘知道、理解’这两个层次,主要是知识的简单描述、记 忆和复制;
而深度学习的认知水平则对应‘应用、分析、评 价、创造’这四个较高级的认知层次,不只涉及记忆,还注 重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浅层次学习体现着低阶思维, 深度学习体现着高阶思维学习的深度。深度学习是一种以促 进学生学习语言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发展为目的的 学习。它既有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的能力层面,也要有应 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高阶思维能力训练。

4.体现学生学情的层次性。学生学情有着多种差异,因 此教学目标应体现这种差异,做到共同性目标和个性化目标 的结合。共同性目标是为所有学生预设的,是基本的教学标 准;
个性化目标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和学情进行适当分层, 是因人和因学情预设的。优秀学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学情 不同,目标也就不相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间的差异和学生个体自身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和学生自身不同方面学 习差异的需求。

目标定好以后,在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时,又会形成新的 生成性目标,这样就有了“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相结 合的不同层级目标。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和教育目标、课程目 标密切联系,并与师生发展紧密结合,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 的共同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精选个性化学习内容 精选个性化教学内容,除了要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编者 意图和教学目标之外,还应着重考虑下列几点。

1.依据独特的文本体式特点选取个性化学习内容。文本 体式特点就是指文本个性,是指某一学习内容是否属于该文 本所独有的文本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 是隐性的,但必须是该文本独特的或是最突出的特征。王荣 生教授认为:“文本的教学解读,对一个具体作品、具体文 章的理解,要依据它的文章体式。依据文本体式来阅读,是 阅读的通则。”依据文本体式来解读教材、理解课文,把握 文本中需要教和学的内容,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

首先,要进行四次全方位解读文本,挖掘最值得学习的 语文本体性内容。四次解读过程如下图:
其次,筛选能体现文本体式特点、具有迁移价值的语文 本体性内容。如,教学《长城》一文,经过四次解读,下列 几个训练点都有着明显的语文学科特征。但哪些是同类文本共有的特征?哪些才是本文独有的特征?哪些独有的本体 性内容最值得学习、最具迁移价值? 一是结构。从整体上看,本文先写见闻后写联想。联系 整套教材,在学《长城》之前,从整体上先写见闻后写联想 的文章尚属首次,该特点是本文独有的。二是章法。文章起 承转合,章法极其严谨,在古诗中常见,但现代散文并不常 见。因此,章法也是《长城》独有的个性特征。三是语言。

该文语言平实、精确,类似的语言风格,不只《长城》独有。

四是基调。感情凝重、不张扬,这类基调的文本也不少。五 是顺序、句法等,也都能在别的文本中经常看到。

在选择本体性学习内容时,从有没有文本独特的个性角 度来看,可以选择第一、第二两个。再看这两个是不是语文 的核心价值内容,有没有学习迁移价值并利于学生学习、模 仿和运用,是不是有利于语文的持久性理解,有没有关注学 生的长远利益等。从结构上看,学生模仿“先写见闻后写联 想”这一结构方式进行构思谋篇,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价值。

再看“章法”,让学生写出“起承转合”要求甚高。依据学 生的学情再来思考,这一个训练点也不能选。

结构上“先写见闻后写联想”的写法,体现了该文本独 特的文本体式特点,且符合学生学情,极具学习和迁移价值, 是《长城》一文中最值得学习且能体现本文个性的核心价值 内容。我们可确定这点为个性化学习内容。

依据不同的学情,选取个性化学习内容。对学习内容的取舍,还应根据学生差异,进行研选:一是考虑学生的学习 需要、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能力倾向、学习性格、学习习 惯、个性心理等;
二是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基础;

三是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现有学习状况等。

对众多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依据学生差异,充分 考虑学生的已知与未知等学情,以学情为量度,进行合理的 取舍、加工、整合和拓展,做到适量、适度、适合。适量, 是指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选出容量大小适合的学习内 容。适度,指广度、难度和深度要合适,范围不宜过大,深 浅合适,难易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达到学生潜在 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适合,是指符 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切合学生学习的需要点、兴趣点等,以 此找到学习起点和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

选择本体性学习内容时,一定要瞄准文本所独有的目标 着力点、内容重难点、情趣激发点、语感训练点、技能训练 点、思维发展点、方法操作点、育人渗透点、知识拓展点、 生活联系点等。教师可对文本进行整合、调适、增删、取舍、 重组。哪些可作为教学内容,哪些可整合为一个独立的学习 组块,哪些需要暂时搁置起来等,教师应精心选出;
并确立 语文本体性学习内容,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合理 渗透文本中的教育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依据学情,因材选取、因需选取、因人选取能体现文本 体式特点的本体性学习内容,能实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想,真正适合每一个学生。

(三)构建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群”,培养学生个性 没有一种教学模式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个性化课堂 倡导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因学情而异,因课型而异, 主张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群”。个性化课堂 主张有模式,但不拘泥于一种模式,应选取适合学生个性化 学习的模式,这样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个性。

张建伟先生认为:在具体学习模式上,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习 者为中心的基于问题式学习、协作探究学习和情境性学习。

成功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取决于学习者的自主建构。

1.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构建个性化课堂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依据阅读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 论形成的一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个性的教学模式。一般的教学模式有以 下两种:
一是学生自主阅读→产生问题→深入批注阅读→自主 解决问题→形成独特的自主阅读方法;
二是创设情境→自主 阅读,产生问题→反复阅读、生生合作,解决部分简单问题 →教师价值引导,解决有价值的疑难问题→读懂文本,掌握 学习方法→迁移运用。

例如,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一课时,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电子书包”,可运用问题解 决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构建个性化课堂。第一环节,自主学习,课堂交流,发现问题。

课前,引导学生结合电子书包中师生精心设计的自主学 习“预习单”,先进行个性化地自主学习,找出学习疑惑点、 兴趣点等。在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内容,利用电子书包可 以相互交流沟通的特点,互相提醒重难点、易错点和兴趣点 等,说出自己的困惑点。学生在预习单中提到易错生字“妻”, 多音字“散”等;
同时提出了疑难问题:“为什么有的段落 在段前有引号,段的结尾处却没有呢?”“文中两个‘美好 的东西’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给’永远比拿愉快呢?” 等。

第二环节,筛选问题,批注阅读,合作探究。

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先在小组内合作解决。解决不了的, 教师及时将问题通过电子书包呈现在大屏幕上。电子书包系 统自动呈现出问题的柱状图和提问率。

教师抓住提问率高和普遍感到困惑的共性问题,结合重 难点、文本体式特点、学生学情等,由学习小组和教师一起 讨论协商,从中筛选出最有价值、最值得深度探究学习的问 题,如“为什么‘给’永远会比‘拿’愉快呢?”学生先就 这一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批注阅读、探究理解、建构意义、梳 理要点,然后再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理 解内容、体会情感,学会学习。

第三环节,交流分享,点拨引导,解决问题。

全班对话交流学习情况。教师重点点拨学生关注不到或理解不到位的深层次内容,梳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阅读 的策略。如,引导学生领悟出:儿子表面“给”父亲高尔基 的是物质层面的“栽种鲜花”,实际上送给他的是什么?引 导学生领悟出隐藏在鲜花背后的精神层面,即快乐、幸福, 鲜花如儿子对父亲的陪伴以及对父亲的牵挂和爱等。而高尔 基呢?引导学生领悟出:表面给儿子的是物质层面的“一封 信”,实际送给他的是精神,即信在字里行间所流淌的关爱 儿子的真情以及给儿子的做人哲理和美好精神的引领。这样, 让学生体会出“给”比“拿”的愉快,突出父子之爱,让读 者领悟做人的道理。

第四环节,领悟方法,迁移运用,拓展学习。

在探究解疑的基础上,领悟、总结出理解句子含义的方 法以及借景抒情的方法,进行读写结合练笔——代“儿子” 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课后运用所学方法,再拓展阅读父子情深的文章,以及 高尔基的文章,进行方法迁移和拓展学习。

运用该教学模式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 个性。由于每个学生所发现的问题不同,或在共同探究问题 时,因其自主批注、探究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各异,他们的理 解、感悟、体验、运用等各具特色。在交流分享过程中,教 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学生将在阅读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和展开 的独特想象,通过此环节展示出来。在互动对话过程中,教 师运用恰当的指导策略,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学生与编者之间进行交流,发现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及时给 予恰如其分地点拨引导,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有了互动 对话和教师的点拨引导,加上信息化手段——电子书包的运 用,学生就会理解感悟得更深刻,更容易形成富有个性的阅 读感悟,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形成个性化学 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发展素养,形成个 性。

2.运用“探究导学模式”,构建个性化课堂 “探究导学模式”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是重在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学生课前先进行自主学习,初步完成学习预习单或课前 自测,对文本有初步的整体认识,确定学习疑难点、困惑点 和兴趣点等,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铺垫。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学生先分组进行生本、生生、师生等之间的对话,交流 预习情况;
再围绕疑难点合作探究。教师通过与不同学生对 话,进行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提高合作探究的实效。

第三环节,交流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学生组内交流合作探究 学习的成果;
之后,全班通过生生、师生等对话,分享展示, 交流学习的收获。

第四环节,导学提升。教师针对学生合作也解决不了的重难点问题,有重点、 有选择地进行精讲导学,以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领悟方法, 达成目标。

第五环节,学习运用。

此环节为应用环节。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学以致用, 练习巩固,总结方法、反馈效果,引发新思考。

此模式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先学后教,以 学定教”“学用结合,提高实效”等个性化课堂教学理念。

各环节都有利于不同差异学生的个性培养与潜能挖掘,利于 培养个性(如下图)。

运用此模式,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整个教 学过程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针对问题进行自主阅读批注和合 作探究,实现每一个学生学习过程的个性化;
结合独特体验 和想象与文本、同伴、教师、编者互动对话,真正实现了每 一个学生阅读体验的个性化;
运用自主批注和探究等进行学 习,实现每一个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
运用针对性的个性 化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改变课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 学习需求,培养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实现了个性化教学, 构建了以生为本的个性化课堂。

另外,还有“自主批注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等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模式群。值 得注意的是,个性化课堂要有模式,但绝不是模式化,是根 据学情、文本、目标等实际情况,选取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模式。

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学情、自己教学特色等,选取适 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和多元评价策略,在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 程中构建个性化的课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生命之花 自主绽放。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教学 改革[J].课程·教材·教学,2015(1). [2]霍华德·加德纳,兰金仁译.智能的结构[M].北 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1996. [4]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1. [5]郭思乐.生本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6]燕国才.智力因素与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2002. [7]布卢姆,邱渊(译).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8]刘宏武.个性化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M].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9]王荣生,宋冬生.语文学科知与教学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0]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教材·教学,2014(11). [11]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J].教育研 究,2000(10).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