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法院演讲稿 > 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进行感恩教育:学生感恩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进行感恩教育:学生感恩教育

来源:法院演讲稿 时间:2019-11-10 08:01:11 点击:

小学教育中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 而感恩教育则是四大教育支柱的综合体现。“感恩教育”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 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 行为。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 对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在我国,感恩之美德,犹如长江黄河奔流不息不下数千年,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可现代社会似乎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长 辈们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许多被娇惯坏的孩子 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则目空一切,不知尊师敬 长,关爱他人,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 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索取,却不知如何奉献。小学生的“感恩”现 状着实令人心忧如焚。

感恩教育的缺失与中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太爱包办及毫无原则 的溺爱有关,它“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且独立意识较差的孩子。很多小学生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家庭的宠儿,加上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正确、 不科学更导致了孩子的缺乏独立与宽容他人,故此感恩教育的实施显得不容忽视。

那么,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对学 生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通过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小学语文教材中表现“感恩”的内容很 多,其中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作为老师,我们要善 于发掘,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

1.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 们的精神,教材中有许多挖掘大自然之美的佳作。好比《黄山奇石》当中景色秀 丽的黄山,神奇有趣的怪石,使孩子们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更增添了保护自然的爱心。

2.父母之恩 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多角度理 解父母之恩,同时把这种情感扩展到身边的人,如《春蚕》中辛劳无怨无悔的母 亲,《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通过对母亲形象 的塑造,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进而理解父母恩、亲人恩以至对他人的关爱。

3.祖国之恩 教材中许多文章可以让学生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丰富底蕴,从祖 国的优秀儿女身上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如《颐和园》能让我们感受 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更多地萌生对祖国的大爱,以及作为国 人的自豪感。

4.社会之恩 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画杨桃》感受师恩,学会回报,进而有对社会 的责任感及形成相应的价值观。

二、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感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 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1.在朗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 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 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 两个自然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 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 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山 雨》,要抓住描写山雨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情感。

此外,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体会情感,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把对课 文的体验留下深深的痕迹。2.在想象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 心,如《黄河魂》对壶口瀑布的想象,能更加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国的 雄伟壮丽。

3.在思维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 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圆明园的毁灭》,通过让学生体会圆明园毁 灭的意义,从而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激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 情感。

三、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更高的层面——报恩 从文本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 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主要方法有:第一,保持角色本色 诉衷肠,如教学《西湖的“绿”》,可以“我为西湖的‘绿’做贡献”为话题,引导小 练笔或进行说话训练。第二,深入角色诉衷肠,如《秋天的怀念》一课,“每年 扫墓时,史铁生会跟母亲说什么”第三,变换角色诉衷肠,如《穷人》的拓展教 学,“假如你是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你会说什么” 总之,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 恩、知恩、报恩和施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 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祖国栋 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作者:曾新霞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18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