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两课教学”;
吸引力;
教学效果 “两课”是高校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一、 提升“两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人格魅力是增强 教学吸引力的基本途径。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 1 ] ( P108)”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 的天职。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先让学生从学识、才干、人品等 方面敬佩教师,喜欢教师,学生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知识上 来,从而自觉自愿的被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对此,可从以 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注重科学研究,敦实理论基础,加强理论素养。
“两课”教学原理抽象、内容宏观,涉及领域广泛,教师只 有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广博的人文社科和自然 科学的知识积累,才能化抽象为具体,将“两课”教学内容 有理有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表述出来。同时, 还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 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研究,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 用科学研究 成果去支撑教学, 用自己深刻理解了和把握了的理论去讲解, 去说服学生、打动学生, 真正实现使科学理论进学生头脑的 目的。
二是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建设, 提高人格魅力。爱岗敬 业、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要让学生信, 首先自己要信;
要让学生有激情,首先自己要付出情感;
要 让学生行,首先自己要身体力行。但有调查显示,认为教师 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教学责任感的只有46.25%,认为教师上 课没有激情甚至心不在焉、知识传授与学生学习分离,常常 提前下课、临时请假,甚至有些公共课教师“1/3 的时间在 照本宣科,1/3 的时间在说废话,1/3 的时间在听学生交谈 的反对者占据了30.38%,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和学生缺少必要 的课堂沟通的比例占据了63.26%;
认为老师的课堂管理基本 上是松散式的有42.71%。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 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知、情、信、意、行。所以,作 为两课教师,一定要身先示范,做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从内心深处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热爱学生,亲近学生、尊重学生;
要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出 自己的爱国精神、集体观念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只有 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
二、 加强教学内容的具体性、通俗性和针对性是增强教学吸引力的关键途径。
“两课”以知识性、科学性、政治性和思想性为主要特 征,以培养大学生是非判断、识别真假、辨别美丑以及创新 思维等能力为目的,使得“两课”在高校教育中、在培养大 学生成才中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但目前,由于学生受初高中政治课应试教学的影响,在许多 大学生眼里“两课”只是抽象、乏味、空泛的理论,并未真 正的理解“两课”的科学性,并未认识到“两课”的这种价 值性,认为对己、对人、对社会无任何实用性,从而缺乏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改变 学生对“两课”的错误认识,就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化抽象 为具体、化空泛为详实。
一要充分显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用性,将抽象的理 论原理具体化到现实的生活实际中。任何理论教学都不能脱 离现实社会和社会实践,否则就会丧失其生命力和说服力, “两课”教学作为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更要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抽象的马克 思主义原理结合具体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联系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实际, 着眼于对当今国内外的热点、 焦点的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做到有的放矢, 使学生对理论 产生认同, 引起共鸣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 作为国家指导思想不仅具有政治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 价值。从而提高两课教学的吸引力。二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针对性,引导学生运用马克 思主义理论知识和思维,分析、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的吸引力之间是成正比的。而所谓加强 针对性,就是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本身的特点, 针对学生理解中的难点,针对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以及针对 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疑惑,将教学内容融入到这些实际问题中 进行讲授,真正做到帮其所需、解其所惑、排其所难,让学 生从身边的小事中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 性,让学生认识到“两课”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他们生活 中无处不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从而缩小学生与“两课” 理论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两课”的说服力。
三、增强教学方法中师生之间的知识互动、情感互动是 增强“两课”教学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过程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教师是主体,内容是基 石,但形式是联结两者的桥梁。教师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 素养,有了良好的师德修养,能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深 入浅出的阐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但还需要多种多 样的教学方式作为中介来将两者很好的进行衔接。因此,教 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是增强“两课”教学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随着课改的深入,许多教师都力求在教学 方法上有所突破。但目前在两课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 法仍普遍存在,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课堂会出现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无动于衷,教师兴致勃勃,学生索然无味。即使是 学风好的班级,也会出现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很集 中,但是过一会儿,学生的思想就逐渐地开小差了,这是因 为持续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时间一久,就会不自觉地分散学生 注意力。因此,必须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构建一种 师生共同参与-启发诱导的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一是知识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双向过 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 一直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 而且现在网络的开放性所带来的资源共享,使得学生的理论 知识和思想都有所提升。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 过互动教学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避免重复 教学,从而将学生所掌握知识与所教理论很好的得以衔接。
同时,可以互通有无,教学相长。
二是情感互动。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交 流,实际上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因此,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的情感的投入度影响着学生上课的热情度和教学 效果。如果教师只为完成任务而上课,敷衍了事,自己本身 对所教课程没有兴趣和热情,就很难激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 兴趣。情感因素是内驱力维持长久的主要因素。而这种感情 往往融合在教师的声、形、动、貌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 将感情融合在声音里,声音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渠道, 它的强弱、快慢、轻重停连以及语气语调的起伏变化,无不渗透着教师对本课的情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 言, 语气、语调、节奏 、表情、动作要充分体现激情,以 此打动学生。既不能大声叫喊,也不能低微无力,既不能太 快也不能太慢,大声叫喊。学生容易疲劳;
声音低微,学生 容易昏昏欲睡;
语速过快,学生没有思考时间,思维紧张;
语速缓慢,学生会不耐烦,思维会受到抑制,必须掌握正确 的有声语言艺术。与此同时,适当巧妙的仪表、眼神、手势、 表情等无声语言艺术也是教学信息传递的辅助渠道之一,一 个鼓励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婉 转的批评、一个夸张的手势,都会渗入学生的心田,拨动学 生情感的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丰富的情感。其次,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并与 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 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让学生自愿的与老师进行生活思想的 沟通交流,逐步建立起师生同步的良好关系。此外,在教学 过程中,老师要有宽容的态度,对学生多鼓励、多激励,进 行正面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后,教师还要多 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讨论、交流,融入学生群体,既可以 了解学生动态,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及时获得反馈,从而及时 调整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只有消除学生的排斥感,缩短与学生的 心理距离,建立与学生良好的感情桥梁,才能更好地激发学 生的兴趣,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3 [2] 李杰. 浅谈如何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J]. 学校 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2). [3] 李世铎,周忠伟.高校教学吸引力调查[J].长沙痛 心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4]申建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 [J].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探讨),2004,(1). [5]张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6).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