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法院演讲稿 > 不拘格套,勇于探索 勇于探索的我

不拘格套,勇于探索 勇于探索的我

来源:法院演讲稿 时间:2019-10-20 08:00:19 点击:

不拘格套 勇于探索

不拘格套 勇于探索 摘 要:地域文化作为客观因素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 成有着重要影响。吴文化所具有的开放包容、善抓机遇,智 慧灵动、求变进取,求实务本、经世致用等特点,对赵宪宇 教学风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教学风格 的创造性改变、教学风格的进一步彰显和教学风格达最高境 界三个阶段。

一、教学风格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 形成、逐渐成熟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 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稳定状态的一种标志。” [1]作为教师个体教学艺术高度成熟的标志,教学风格绝不 是一朝一夕偶然轻易得来的,而是要历经一个较长时期的探 索,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教学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在宏观层面上,可以从两个 角度来认识:一是内在的,即教学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
二 是外在的,即教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教学环境无疑是教 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之一。而“教学环境既包括具体的教 学物质环境,也包括教学传统、教育体制、学校领导、工作压力等精神环境,既包括学校内部环境,也包括社会、时代 等学校外部环境,这些都会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2] 同样,地域文化作为教学环境因素之一对教学风格的形 成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旨在探讨吴文化对高 中名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赵宪宇先生教学风格形成的影 响。赵宪宇老师作为吴文化视域中高中语文名师的代表人物 在全国语文界闻名遐迩,研究赵老师在吴文化视域中教学风 格的形成过程,既可以让教师吸收借鉴赵老师深刻的教学思 想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有助于教师吸收地方文化特点,形 成自身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走向教学艺术的成熟。

二、吴文化的特点阐释 中国的吴地是一片古老而又生机勃发的土地。它历史悠 久而又活力充沛。吴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诞生于3200年前的“泰伯奔吴”这一历史事件。吴文化是一 个深厚而繁复的文化系统,蕴藉深厚,内涵丰富。吴文化研 究专家江南大学庄若江教授曾经对吴文化做过这样的解 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是吴文化 道德高张的旗帜。吴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从诞生的那天 起就一直兼收并蓄。吴文化是务实进取、注重实效的文化, 勤劳勇敢的吴地人民,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发展实业,重视工商,使经世致用的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最大的张扬。

吴文化是善于审时度势、敏于把握机遇,适时顺变的文化, 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吴地人总能首先把握发展机 会,敏捷地抓住机遇,快速发展,敏锐转型,从而能够把握 发展先机,在时代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3]显而易见, 吴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善抓机遇,智慧灵动、求变进取,求 实务本、经世致用等特点。

三、吴文化对赵宪宇教学风格养成的影响 特定的客观条件会对教师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产 生重要影响。而吴地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地 方文化,可以说它影响了吴地的方方面面。它对吴地的教育, 对吴地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也影响重大。赵宪宇老师作为吴 文化区高中语文名师的杰出代表,他的成功固然源于他对教 学艺术不懈努力的追求,但从他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我们也 不难看到吴文化对他的影响。笔者曾有幸聆听过多次赵老师 的讲座,走近赵宪宇老师,听他毫无保留地畅谈自己的教学 实践、教学思想和教学主张,不由得被他的教育精神所感染, 被他的教学风格所影响。教学风格的载体,一是教学实践, 二是教学主张和教学思想。研究赵老师的教学实践、教学论 文和教育杂文,不难看出赵老师的教学风格具有敏抓机遇、 适时顺变,智慧创新、机智灵活,求本务实、有教育情怀等特点。在教育的路上,他不拘格套、勇于探索。下面笔者试 就吴文化对赵宪宇教学风格养成的影响作一番探讨。

(一)开放包容,善抓机遇——教学风格创造性改变 吴地自然环境和长期的社会实践培育了吴人的开放心 态,这种开放心态又和吴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一起造就了吴文 化开放性的特点。历史上,吴文化培育下的吴地人,头脑聪 慧、善于学习、思路开阔,崇尚实干、巧干,善抓历史机遇。

赵宪宇在1994年选择从河南到无锡工作。来到无锡对他来说 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但他觉得整体的教育环境,如果缺少 教研气氛,一个人更容易成为一个教书匠,所以他毅然选择 来到完全陌生的无锡。正如他自己所说:“无锡,两院院士 中有百分之十出自这个地方;
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在教 育改革和发展中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所有的语文报刊,打 开其中的任何一份,你都可以频繁地读到江苏语文教学才俊 们的篇篇佳作。我当时想,那个地方,肯定是一个更加充满 发展机遇的地方,也更会是一个挑战丛生的去处。来到无锡, 我确实感到了这片蓬勃土地的热力,也确实走上了一条通往 提升自我的道路。”[4]到无锡后,赵宪宇除了继续丰富自 身教学实践,更是抓住机遇,在无锡这片热土上投入到语文 教科研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他很快就有百余篇文章发表, 而且大都发表在核心期刊,成为无锡市教科研的带头人。他不断思考,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教书匠,教学风格进入了 创造性的阶段,开始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优 化、教学效率的提高。初来乍到,他很快就受到吴文化审时 度势、敏于把握机遇、适时顺变等特点的影响,抓住了机遇。

同时,吴文化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揽四方之英才,给他 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土壤。

(二)智慧灵动,求变进取——教学风格进一步彰显 吴文化是一种具有“水文化”特质的文化类型,而“水 文化”是一种以智慧灵动、机智敏捷见长的文化。可以说, 水文化与吴地人的性格有着深刻、内在的关联性,这种关联 性是吴人群体禀赋的源泉。综观历史,弃武力以智慧取胜、 舍死板而以灵动见长的特征已经成为吴地知识分子的共性。

在赵宪宇的教学风格中,我们不难看到处处闪现着的智慧灵 动的火花。有学生曾说愿意一天上七节赵宪宇的语文课。正 是因为灵活多变的形式、生动幽默的表达,赵宪宇的课才让 学生沉浸其中、如痴如醉。赵宪宇在他的《语文教师对语文 教学的意义》一文中说道:“语文教学特别需要语文教师的 创新思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文本价值的个性把握和解读, 是实现共性目标和永恒价值的关键;
现场灵感和瞬间生成的 驾驭能力,是语文教师最为核心的着力点。而要做到这些, 必须靠教师的灵动和创新。”他本人在教学中正是这样实践的。赵宪宇在《让学生走进作文研究》一文中曾提到他和学 生共同走进作文研究的机缘:“一次作文课,快要上课了, 我仍只有主题而没有题目,正着急,突然一想,何不让学生 共同来拟题目,再从中挑选一些好的题目让他们进行作文 呢?我试着让学生围绕着“希望工程”的内容,拟写了近30 个题目,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爱好各写了一篇文章。质量 好的题目及上佳的学生作文经我整理推荐后,均发表在报刊 上。学生带有研讨性的参与,让师生都尝到了甜头。由此, 我开始把作文研究内容和作文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拉开了作 文研究课的序幕。”灵机一动,采用不拘一格的做法,达到 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既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 让教师的教学境界更上一层楼,智慧灵动、不拘一格的教学 风格尽在不言中。

(三)求实务本,经世致用——教学风格达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风格论[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27. [2]李如密.课堂教学艺术新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 社,2014:261.[3]庄若江,蔡爱国,高侠.吴文化内涵的现代解读[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3. [4]赵宪宇.语文与你同行[J].中学语文教学,2002 (7):25. [5]赵宪宇.教育的痛和痒·前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5:2. [6]赵宪宇.教育写作《新唱法》的先行者[J].华人时刊, 2013(12中):28. [7]赵宪宇.教育的错觉·序言[M]. 南京:江苏教育出 版社,2008: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