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法院演讲稿 > 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工商管理的课程有哪些

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工商管理的课程有哪些

来源:法院演讲稿 时间:2019-10-18 07:54:42 点击:

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明确规定:课程教学 中实践教学课题比例不低于40%”。但是,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60%的理论教学 和40%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往往是分离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常采用集中参观、分散实习的方式进行,这实际上割裂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的内在联系。课程实践教学应在确定实践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以“课业”形式来实 现。课程教学活动实际上以“课业”为主线展开,“课业”分解和落实课程目标,“课 业”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课业”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想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应该是在确定实践教学目标的前 提下,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业”,通过课业布置、课业操作、课业评价三个阶段 同时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全过程,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由一个质量控制体系进 行评价和反馈。

(1)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 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工商管理类专 业总体目标要以专业岗位(群)核心能力要求为基础,依据从业人员的行业标准或 规范来确定。课程实践教学目标是专业教学目标的分目标,各项能力培养目标都 要进一步分解落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之中,课程大纲的目标设计分为课程目标 和单元目标两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应包括专业技能培养和通用能力培养两大方面 内容。

(2)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课程实践教学实施的一个核心载体是 “课业”,其基本教学过程可概括为课业布置、课业操作、课业评价三个阶段。

课业布置是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要开端,教师介绍课程内容框架和教学 目标,同时布置该课程总的课业任务。进入每个单元学习时,布置每个单元的课 业任务。有的课业要求在单元学习中完成,有的课业可以跨单元学习完成。布置 课业在先,讲课在后,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特点。课业操作是课程实践教学的 主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具体制定和实施课业计划直至形成课业成 果的过程。

这一阶段的教学可能大量在课堂之外,深入到企业和社会进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业操作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课业评价 是对学生提交的课业成果,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并将课业成果的各方评 价综合后构成课程成绩,课业评价是课程实践教学的最后阶段。

(3)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实践型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重 点可以放在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上,主要包括预防性质量控制和反馈性质量控制 两个方面。

预防性质量控制是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确定课业目标和评价标准环 节时就进行质量评价,实施质量监督。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要经过学院教学质量 监督机构的论证。从课程实践教学的角度看,课程实施前重要的环节是“课业” 设计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这两个环节在课程实施之前,它是一种预防性的质量控 制。反馈性质量控制是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的信息传 递,学生不仅向教师反馈自己“学的怎么样”,而且有机会向教师反馈“教的怎么 样”的意见,这种信息回路反馈,是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二、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 根据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想,以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该专业共设12门专业课程,其中有工作分析与人员素质测评、员工关系管理、薪 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实务、劳动组织与劳动定额管理、劳动安全与卫 生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我们选择“薪酬管理”课程为实践教学改革的对象,进行 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质 量控制。

(一)《薪酬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经过近五年的市场调研,我们分析总结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在 企业所从事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主要有:人事主管、工作分析专员、员工招聘专 员、员工培训专员、绩效专员、薪酬专员以及劳动争议与保险专员。《薪酬管理》 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对薪酬专员岗位典型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薪酬专员岗 位所需核心能力要求来设计。

(二)《薪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 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就是通过“课业”设计,将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学 目标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薪酬管理》课程共设计5个单元,15个课业,教学基本过程主要包括课业布置、课业操作、课业评价三个阶段。

(1)课业布置。课业布置是教学的引子,其实质是架起了课程学习与 工作实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一开始就了解学习的意义所在。课业布 置以教师讲解为主,主要讲清课业目标及任务、课业背景知识、课业实施形式和 课业评价标准四个方面。以《薪酬管理》课程中“薪酬制度诊断”的课业布置为例, 教师主要讲解的内容有4点:第一,课业目标是通过对企业薪酬制度分析,提高 学生分析及解决薪酬管理问题的能力。具体操作是由教师提供企业背景,学生进 行企业薪酬制度调查,并对企业薪酬制度进行诊断,课业成果形式是提交分析报 告;第二,课业背景知识主要阐释完成课业所必要的知识框架,包括薪酬制度相 关的理论观点、工作流程、关键问题等各种背景情况;第三,课业实施形式是针 对课业操作提出的具体要求,课业“薪酬制度诊断”的类型为跨单元的团队课业, 课题小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合作完成;第四,课业评价标准是教师在课业布置时 就预先告知学生,《薪酬管理》课程的课业评价标准都以“课业评价表”的形式编 入“课程实训教材”,教师可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注意把握,并针对学生的疑问, 做出解释。

(2)课业操作。课业操作是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阶段,“薪酬制度诊断” 课题组首先要制定团队课业计划,推选课题组负责人,教师要联系好实习企业, 落实好现场指导教师。然后让学生大胆实践,了解工作岗位流程,掌握专业技能, 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为完成课业提供积累。教师在这一环节只为学生提供指导 和帮助。“薪酬制度诊断”课业任务较重,完成时间较长,在学生对企业薪酬制度 进行初步了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阶段性交流,通过交流发现课业操作 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答疑,以便对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最 后,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薪酬制度诊断”报告,其报告必须建立在实践 活动及其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

(3)课业评价。课程实践教学的学习成绩是以课业评价为基础,学生 的课业成果可以提交学生实践单位指导‘师傅”,也可以提交教师,还可以公开发 表和展示。“薪酬制度诊断’报告先提交学生课业操作单位的“师傅”,由他们审阅 评价,给出评价意见和分数,然后再提交教师进行评价,然后将两方面的评价综 合后给出学生成绩。“薪酬制度诊断’报告及评价结果公开在教学网络平台,学生 可以浏览和交流,学生如果对评价有意见也可以反映,教师应对学生意见要进行 应答。《薪酬管理》课程的所有课业完成后,其课程教学也就结束。学生的课程 成绩由所有课业的评价综合而成。(三)《薪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控制 《薪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可分为预 防性质量控制和反馈性质量控制两个阶段。预防性质量控制主要是对课程实施计 划和课业设计的控制实施课程教学是从编写授课计划开始织等职业素质的培养。

反馈性质量控制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反馈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应 在每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都进行意见的收集,对学生意见进行再反馈,并根据正 确意见调整授课计划。

三、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一)实现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就是以“课业”形式来覆盖整个教学过 程,教师围绕课业组织教学,在给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突出基本观 点和工具的应用。教师指导课业、学生动手做课业,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 学生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能够借此获得“工作过程知识”, 锻练了专业技能,实现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二)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实践教学设计的课业,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按课业涉及的知识 范围可分为个人完成的小课业,也可分为团队协作完成的跨单元课业;按课业实 践强度不同可分为模拟型课业和实战型课业;按实践环境条件可分为校内课业和 校外课业。这些课业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一个需要团队协作 完成的跨单元课业,要求运用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多项专业技能,并强化对学生 合作、沟通、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下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个以单元课业评价为基础 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由反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的基本技能评价表, 反映学习与工作态度、合作精神、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的通用能力评价表,反映 课业水平的‘综合课业评价表”。评价表将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转化为可测量的评价 指标,把评价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还评价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生理及道德素质。以多个课业成绩取代一张期 末考试试卷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评价落到实处。

(三)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根据教育部高教处[2006]16号文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布置课业一教师 指导一学生动手一课业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强调的是 理论知识和工具的运用,专业岗位技能的训练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动手 做课业的过程中,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熟悉专业岗位(群)工作过程,掌握专业 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磨练必须的职业素养。课程实践教学的多元化 评价方式不仅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更为真实和公正,企业的评价结果还可以帮 助学校和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因此,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符合人才培养模式对“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