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教学
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教学 摘要:传统的以语言技能为重心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不 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 交际能力,而不同文化圈的交际活动便形成了跨文化交际行 为,因此文化教学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文化参与汉字教学的方式:字形文化结合,培养兴趣;
汉字 结构讲解,文化引导;
讲述汉字故事,寓教于乐;
多种方式 练习,预防枯燥.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汉字;
汉字教学;
文化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2065(2016)01-0091-03 中华民族的无限魅力,引起了不少外国人对汉语学习的 渴求,对外汉语便成为了新世纪的热门学科.但是我们应该 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跨文化交际日益普遍的外部环境,还 是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社会科学飞速发展的内部动因, 都决定了对外汉语不但要提高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而且要 承担起文化传播的重任. 1汉字与汉文化的理论概述 汉字,得名于汉族和汉朝,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至今为止,汉字不仅仅是持续使用最久的文字,更是上古时 期各个文字系统中唯一传承到今的文字.“文化”这个词, 最先出现在《周易•贲》中,书中说到:“观乎天文,以察 时变;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应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唐代的孔颖达却另有见地,他认为“圣人观察人文, 则诗书礼乐之谓”.实际上就是指文化是文学艺术和礼节风 尚等归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 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著名语言学家古德 诺夫曾说:“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点体现在:它 是学习文化的重要手段,人们在掌握和使用语言的过程的同 时获得整个文化.”[1]由此看来,作为汉语言的书写符号 系统,汉字不但具有工具性,也具备传承思想文化的功用. 它是一种充满时代色彩、地域观念、人文心理等的动态文化 符号,它本身就能够被看作是一种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将 中华文化运用到汉字教学当中可谓是一箭双雕,既能高效地 完成学习者会认、会读、会写汉字的学习目的,又将中华文 化加以传播,何乐而不为. 2文化参与汉字教学的方式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可以分3个阶段,即初级、 中级、高级.各阶段对教学任务和识字数量的要求都应有所 侧重,因而教学方式应该也有所变化. 2.1字形文化结合,培养兴趣 在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汉字教学并不只是关注 学习者识字量的问题,同时还是培养学习者对汉字的兴趣的 关键时期,是否喜欢学习汉字,并积极主动地学习汉字,这 将对学习者今后各个阶段的学习都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个阶 段的汉语教师可以在讲课当中用到“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的造字法,简单举例并在讲解过程中使用 基础的文化知识辅助教学.学习者初学汉字,应当从独体字 入手,由象形字开始.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作为文字 使用,它临摹事物的外形或显著的特征,能够直接让学习者 了解字义并对汉字字形产生兴趣、深化记忆.虽然象形字在 汉字总数中所占分量不大,但是它却是构成汉字的基础,很 多的会意字形声字都是由象形字构成的.所以,掌握好象形 字是掌握汉字基本构件所必需的.如:“日”的甲骨文“”, “月”的甲骨文“”和“口”的甲骨文“”,都是通过对实 际事物的描绘得来的.而象形字“大”其象形字“”,虽为 人形,但是却表示抽象的大小概念,这时候可以告诉学习者 “天大,地大,人亦大焉,依韵���,象人形.”从汉字 来源入手,让学生印象深刻.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 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 的符号来表示.会意字有两种取象方式,一种是“以形会意”, 比如:“休”字,甲骨文就像是一个人倚在树下休息.“益” 字,取水从器皿中溢出之态.此类会意字大多数指事字是在 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例如指示字“本”, 在“木”下加一短横“-”,特指“木”之根,引申为根本;
“上”字甲骨文“”,“下”字甲骨文“”,两个字是由横 线“一”和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位置而组成,之后演变成 现在的汉字“上”“下”.另一种是“以义会意”,就像“从” “”,两个人在一起,表示二人一起行走,树木较少为“林”“”,树木很多为“森”“”.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习者 学习起来非常感兴趣.再比如“王”的古文“”,世人多认 为是一个斧头的形状,因古代统治者多用暴力来统治人民, 此为象形,而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 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2]孔子说:
“一贯三为王.”[3]他们则认为“王”字是会意产生的汉 字,由于学习者处于初级阶段,当这类汉字造字法存在争议 的情况下,最好只用一种便于理解的方法进行讲解,可以降 低学习者汉字学习的难度,不至于磨灭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兴 趣. 2.2汉字结构讲解,文化引导 中级阶段的汉字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字形辨析上,要将汉 字书写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点贯穿其中,并进入词语拓展阶 段.当识字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区 别异同、辨析字形,促进学生书写汉字和认读汉字准确性的 提升.所谓“汉字书写能力”包括笔画的形状、笔画的组合 关系、结构、部件、笔顺、基础的造字规律等汉字书写的基 础知识.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具有归类的作用[4]. 偏旁分为形旁和声旁.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它的形旁自 然而然就担当了表意的角色,拥有相同形旁的汉字,往往具 有相同的义类属性.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汉字偏旁分类总 结,是学习者对字义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字形,加强结构 观念.例如:当我们讲到“江”字的时候,可以告诉学习者,它左边的“氵”旁是由汉字“水”演变而来,是一个形旁, 一般具有这个偏旁的汉字大多与“水”有关.然后给学生总 结出“海、河、湖、泊”等,并利用中国有关的景色照片让 学生对这四个字加以区分.在讲“打”的时候,可以先从“扌” 讲起,说明“扌”实为“手”的变形,带此偏旁的多与手有 关,等.但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准确了解汉字构成与演变,避 免对学生产生误导,例如讲解“股”字的时候,可以告诉学 生当“月”字旁在汉字左边时,为“肉”的变写,这样的汉 字多与“肉”有关,如“胖、肺、肚”等.而“月”字在右 时多和天文有关,如“明、朗、朝”等这样通过教师的正确 引导后,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学生会主动地对“月”字旁的汉 字含义进行猜测与学习.如果遇到易混淆的偏旁,比如学习 者经常分不清“礻”字旁和“衤”字旁,这个时候教师在进 行区分时,可以讲到“礻”旁是“示”作偏旁的变形.从“示” 的字,一般与神灵有关,像“神”“祈”“祥”.而“衤” 旁则是“衣”的变形,带“衤”字偏旁的字都与衣服相关, 像“袄”“裤”“袜”等,运用这样的方法教学而非死记硬 背频繁抄写,可以从文化层面减少学习者汉字书写的错误率, 并且不至于让学生对汉字书写产生恐惧心理. 2.3讲述汉字故事,寓教于乐 最后的高级阶段,也是提高阶段,可以着重讲解基础的 汉字学,虽然前几个阶段的过程中都需要文化知识做辅助作 用,但是该阶段讲解了系统的汉字文化知识、汉字形声字复杂的表音系统、字理知识以及汉字的文化底蕴等等,由分到 总重点分析汉字当中的文化信息,以更好地达到学习者习得 目的语的目的.如关于“年”的文化故事:“年”是汉族民 间传说的凶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 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 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像往年一样,都忙着收拾东西准 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 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 赶走,只见当天,白发老人身穿红衣,在屋门上贴红对联, 在屋外放着鞭炮,敲锣打鼓,年兽便逃跑了.所以每年过年 的时候要放鞭炮、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敲锣打鼓.这样在 讲解汉字“年”的同时,也给学生灌输了中国人过年“贴对 联、放鞭炮”等文化习俗,这样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不仅 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让中国文化得到了传播.再比如这样 一个故事:在历史课堂上,老师问一个学生:“屈原是什么 人?”“是医生.”学生回答.“胡说!”“怎么胡说呢, 书上说他是大夫嘛!”这样有趣的故事既能让学习者知道 “大”这个多音字,也能引起学生对屈原这个历史人物进行 了解的欲望.还可以使用对联,如:上联:冻雨洒窗,东两 点西三点,东西都有;
下联: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横 竖俱全.这是个拆字联,对冻、洒、切、分等字进行拆分, 这样在吸引学习者注意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汉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4多种方式练习,预防枯燥 书法是汉字的形态之美,是汉字的审美艺术化.提到汉 字解构文化,必不可少的是书法,中国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 术,书法艺术与汉字文化之间存在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如 果在学习过程中让学习者通过练习书法的方式进行书写练 习,会让枯燥的写字变得富有乐趣,有助于学习者对汉字笔 画和结构的记忆.由初级阶段的临摹,到一点点自主书写, 在学习者快乐的学习汉字的同时又传播了中国的书法文化, 一箭双雕.还可以让学生从学到的汉字小故事当中进行发展 想象,编写汉字小品在课堂进行展示,这样主动的记忆方式 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猜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 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这又是一种练习汉字的 好方法,例如:二月(打一字)――朋,七人草下躲(打一字) ――花,又小又大是什么?(打一字)――尖,这种谜语的编 写或是利用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或是利用了汉字形、音、义 某一方面的特点,显得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内涵,学习者在 猜谜的过程中又一次对汉字结构进行记忆,印象深刻. 3结语 汉字教学,并非以符号识记为主要目的,以强化语言符 号为基础表征,其实,归根到底依然是一种文化选择.因此, 汉字教学的一个要点就是要把握汉文化的内涵,进行文化的 传播,文化教学应该在汉字教学过程当中贯穿始终,并逐渐增强、逐步深入.从而使学习者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深意, 学到纯正、地道的汉语,并在获得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 完成由汉语言文化的仰慕者到传播者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古德诺夫.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M].南京:译林出版 社,1985:85. [2]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9:43. [3]孙星衍.孔子集语[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 社,2012:56.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增订5版.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1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