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电力演讲稿 > 培养积极心理的方法_积极心理教育方法的建构

培养积极心理的方法_积极心理教育方法的建构

来源:电力演讲稿 时间:2019-11-16 08:18:27 点击:

积极心理教育方法的建构

积极心理教育方法的建构 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理论体系形成于20世纪末期,目前受到包括中 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它是医学由“生物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一社 会一医学”模式转化前提下诞生的。这种模式转变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阐明了社 会要素与疾病、健康之间的关系,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医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 发展的新模式,赋予了心理学崭新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AlanCarr在《积极心理 学》一书中提出:学校心理教育不仅要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更重要的目标是 发展学生所拥有的潜能、力量。同时归纳出与此相关的“六大美德”和“二十四种 优秀品质”。[1]我们当前的心理教育理论与方法基本沿用传统模式,反映在重点 强调对学生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试图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除学 生的种种心理不适。教师会把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重心定位于对学生甚至学生家 长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

新生人学后第一项工作就是筛查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分布情况;相关 课程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心理疾病,比如: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然而, 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的着眼点和切人点究竟是哪里,亟待认真地反思。下图是学 生心理健康水平正态分布曲线图,中间凸起的部分,代表平均心理健康水平,反 映95%的被试处于平均的心理健康水平人群组。通过研究分析,目前高校学生基 本为“90后”,心理健康水平处于±1.96这一标准差区间。他们不存在严重心理疾 患,只是会偶然出现应激状态的心理问题。曲线的最右端表示的是完全健康的人 群组,它是心理健康水平这一连续变量上的最优值,但是并非是绝对静态的。处 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如果不朝向“最优值”水平趋近,其生活难以保持快乐、 幸福和积极向上。曲线左端处于“低于平均值”的人群组可能出现心理障碍,但仍 然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向曲线右端发展。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实际上我们目前重点控制的是上图中“低于平均 值”约2%左右的学生;对于“高于平均值”的学生基本上是不加控制的;对于95%左 右的学生更多考虑的是担心会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把占 95%的学生当成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学生看待,教育的效果总是事倍功半。通过 我们近十年来的研究认为,积极心理学理应成为学校心理教育方法建构的重要理 论,国内称为“幸福学”。高职学生需要成为全面素质的社会人,只有具备积极的 心理素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提倡 教育积极人生价值观,回归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建构积极心理教育既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又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二、建构积极心理教育的维度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高职生教育建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在主 观层面上是对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职业幸福感、希望和乐观等方面进行引导。

在个体层面上需要激发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诸如:爱的能力、职业兴趣、 职业锚、创新能力、人际交往技巧、敬业乐群以及关注未来、天赋和智慧等因素。

在群体层面上着眼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 道德品质等素养。

综合以上三个层面的内容维度我们可以得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 帮助学生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最高潜能的行为取向,引导他们运用积 极的力量实现职业理想、职业需要。据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建构就是要 形成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操作过程“90后”高职学生具有比较强烈的参与意识,喜 欢开展竞争,个性独立,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是他们展示自己风采的主要平台。他 们希望被尊重,不愿意被强迫接受,厌烦用普通高校的评价标准作为衡量成功的 标准。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积极关注:
第一,促使学生具有积极心理体验,学会积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创造勇气和信心,认同高职生的社会角色和成功途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具有 幸福感的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出快乐、满足的主观体验。因此平时学习效 率高,在实习实训中,将知识顺利转化为技能的效果也比较显著。

第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保持美感、理智感、道德 感等心理品质;具备积极向上、乐观幸福、开拓创新、文明自律的心理品质。高 职学生正处于进一步社会化和职业化的过程,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当然那些 看似属于“失衡”的现象正是他们不断成长的标志,因为只有出现不平衡才会产生 需要形成动机,这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和力量的重要前提。

第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教育主题,强 调教育功能既要体现在帮助存在问题的学生获得积极发展,更重要的是引导那些 处于“正常值”与“最优值”境况下的学生学会创造高质量的个人生活、职业生活以 及社会生活,引领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职业素质。

第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预防和干预的重点是激发学生身上的潜 质;适用于已经出现比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少部分学生群体。采取的方法是调动学生自身存在的力量克服显性和隐形的问题,形成乐观态度、理想信念、职业道德 以及希望、诚实、毅力等内在心理素养,战胜消极心理。

三、建构积极心理教育的方法 创建积极的场域教育“场域”是指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 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创建、弘扬与传播和消费为依托,并以人的发 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教育“场域”会影响到其中学生的思维习 惯与行为方式,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调整自我的行为,以适应 外在的环境,通过外在环境影响与个体主观能动性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 系使他们有积极的心境、愉悦的情绪以及安全感和归属感,构成一种积极的支持 体系。职业院校育人的场域首先是创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 学校文化与学校精神等隐性教育作用,可以促使学生感受学校场域的教育力量。

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理论的昭示下,我们从积极 学生观的角度人手,力图挖掘和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创新精神。学校选择了 在各楼层的立柱上镶嵌学生的专业艺术作品;在楼梯走廊的橱窗内容全部由学生 社团进行宣传美化;在教室侧墙悬挂艺术专业学生制作的大幅主题画框,其中不 少作品获得北京市职业学校学生艺术作品奖。学校还组织学生与所在社区进行了 “文明共建”,学生可以定期参加企业、地区行政机构、福利机构以及德育基地的 公益活动。

职业院校育人场域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工学交替、 校企融合是目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实现形式。我院与各实习实训基地、 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建有20多年的联系档案,人文专业老师、心理教师与单位的 相关部门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的墙柱上悬挂着“世界五百强”和中国著名 企业的“员工标准”“企业用人标准”企业在车间显著墙面上张贴者“优秀学生美 德”等学校教育延续的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将“社会实践课业”从学校课堂搬到 了企业,把课题内容与企业文化、岗位要求融合为一体,使得学生政治素质与职 业素质得以相容和发展,把人生价值与职业观、成才观相联系,在职业活动中培 养健康心理,使得教育环境扩大到一个特定的社会范围,进而实现了从外部的、 心理间的活动形式向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转化。从两个场域环境的集合来看,就其 实质而言促进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一“内化”过程。

(二)创建积极的理念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曾经主要是针对我们假设的“问题”;个别现象出现后采取敲山震虎、大家陪绑做法;作为选修课程的心理健康以及学校心理咨询 的内容也将心理障碍的预防和矫正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我们建立积极心理 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从学生整体特点出发,引领学生发挥朝气蓬勃的阳光精 神,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能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在改变了过去 那种“医生”与“患者”的不正常角色,取而代之的是建立起信任、接纳、尊重的朋 辈关系,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职业学校的学生观理念有着独特的标准,我 们培养的不是“全才”,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智能(多元智能)特点,运用“人职匹配 理论”,以提高专业技能为目标,培养高素质职业人的教育,高职学生更渴望成 功和职业幸福体验。为此,我们把以前布置的“发泄室”装修改造成为“主题娱乐 活动室”,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用途,通过心理教师的引导,多数学生在活动 室享受快乐、展示才能、交流积极情绪;学校为每一个班都培养了“同伴咨询师”, 他们的任务是在班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相关活动,以同伴的身份转达学校 教育意图,为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信息;各系部与用人单位共同 研究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标准,丰富了相关教育的内容和针 对性,促使学生将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融合并逐步内化;学校还为全体辅导员 提供了考取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资格证书的机会,使辅导员增强了专业知识和工作 才干,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教育者本身的健康心理素质,实现了学校提出的“手 拉手一起走”的共同成长目标。学校为各专业系学生管理教师制定心理健康教育 培训计划,提高他们专业化程度。

(三)创建差异化目标 通过对人学新生进行跟踪指导,我们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 行了统计学的分析,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正态分布图》的统计分析,分别对 处于不同标准差范围的学生群进行差异化的指导,重点是保持大多数学生积极的 心境,引导学生趋近积极健康的心理水平;分析研究约占3%处于心理健康水平比 较高的学生群,着力找出成因以及带有共性的特点,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同时 观察他们的薄弱环节建立相应的跟进指导;对于处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端的少部分 学生,我们不仅要应对他们的损伤、缺陷和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和进行有针对性的 指导帮助,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激活他们所拥有的潜能与力量,给他们施展才能的 机会,使他们有机会发现自己的长处,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让他们逐步体验 成功的感觉,当然我们也没有忽略干预与转介等必要手段。

(四)创建积极的行动 作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是健康心理的主要任务。但是人格是需要有外在行动来表达的,体现为各种类型的积极地行动。我院有数个教 学班级,多年来在教师带领下到顺义的“幸福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村里的 孩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艺术作品创意,还教小孩子学习吹葫芦丝。他们在彼此 互动中找到了满足感,分析了自己在专业学习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了培养学生 勇于感受和表达积极情绪体验的能力,专业系的学生在学校创办了“钢琴角”、“外 语角”和“咖啡屋”等学生休闲娱乐空间,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了积 极正当的兴趣爱好的范围,激发职业学习的学习态度与能力,实现了培养积极心 理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校区一直都有正式学籍的残疾学生,每天都可以看到有学 生为他们提供帮助,但他们之间可以看得出一种平等的关系,付出者没有施舍, 受惠者真心表达出感恩,授课教师还专门为他们调整了学习策略,他们进人学校 后在大家的帮助下较快地度过了“不应期”。它反映出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 广大同学特别是学生本人那种积极、阳光、互助、感恩、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 是一种积极人格所反映出的建构行动。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一种范式。为我们揭示了学生积极心 理发展的重要特点与规律,阐释了积极心理的建构过程与内涵。高职院校的心理 健康教育要侧重保持和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与力量,提高学生体验和创造幸福的 能力,调动自身积极的力量超越自我,建立宽容、进取、分享、合作、快乐和幸 福等积极心态,促使他们用更健康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学习与生活的压力与 挑战,不断增进自身的健康与幸福,保持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促进职业学习的成 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