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课堂学习心理方面,这主要是从课堂教学的各个 环节来考虑的,它主要包括课堂气氛的营造、学习动机的激 发、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较为注重创建民主、 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及时肯定和表扬回答问题正确的学 生,热情启发和耐心等待暂时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从爱护 的角度指正回答错误的学生,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同 时,教师犯了错也应及时承认,不能搞“权威”,要让学生 体会到自己是被尊重和期待的,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此,笔者经常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一是尽量让每一位学生 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感受到被教师重视的愉悦,增强学生 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二是教师带着感情上课,用生动的语 言和表情等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学生,将学生潜在的感情挖 掘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蕴含着积极向上的正 面因素,如为人处世的方式、生命的意义、做人的道理等。
因此,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内容,并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对班主任和学校政教工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根据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有明 显的年级特征。如初一学生在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等方面存 在较多问题,初二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出现过激的行为, 初三学生在考试、分数、名次等方面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现 象。而科任教师对学生直接讲道理,效果往往不理想。因而, 笔者经常借助课本中的一些正面事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 的教育,使学生自我领悟、自我认识,进而自我改正。
学生进入初二后,自身的不足日益显现,成绩上的差距 逐渐拉大,分数、名次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部分 学生难以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他们渴望成功,却往往失败, 容易产生挫折感及心理失衡。笔者向学生推荐了余秋雨的散 文《为自己减刑》,让学生明白,不要把竞争对手当作自己 的监狱,不要把别人的每项成果当成自己无法忍受的酷刑, 只有打开心灵的枷锁,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才能自由、快 乐地学习和生活。
学生到了初三,分数、名次、父母的期望、学校的严格 管理等方面的压力明显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也达到了顶峰。
在整个学年中,有将近半个学期是在复习学过的知识,因而 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初三学生既有沉重的精神压 力,又要面对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和技能训练,所以心理状 态特别不稳定,如何缓解心理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 向学生介绍了余秋雨的散文《苏东坡突围》,向学生讲述了才大志高的苏东坡为何屡遭迫害却依旧能豁达长寿,写出惊 世之作的故事,带给了学生一些有益的启示。
教师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不能像班主任那样对学生进 行全面细致的了解,直接做思想工作的机会较少,所以充分 利用教学环境,结合教材中的一些积极因素,从另一个方面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方式。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较新的学问,它的 内涵丰富,需要教师长期探索与实践,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 的路子,开创出新的教学局面。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