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心理学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应用日 益广泛,各行业对应用型、技能型心理学教育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长期以 来,心理学专业主要设立在师范院校的教育系、医学院校的社会科学学院。本科 阶段教育的心理学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教育、轻技能,重 知识、轻人文,重结果,轻过程。因此,为改变心理教育课程在高等院校的目前 状况,提出推进应用心理学专业艺术心理治疗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目的是推 进艺术心理治疗课程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多元化” 的实践应用型心理人才奠定基础。
1 艺心心理治疗课程的特性及要求 艺术心理治疗课程的基本形式及特性 艺术是指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 特性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 映。由于其与心理健康的共通性的特点——表现性、自由性,20世纪中期以来, 艺术治疗已经形成音乐、绘画、雕塑、沙盘、陶艺、戏剧等多种形式[1]。
美国艺术治疗协会对艺术心理治疗所下的定义是:“艺术治疗提供了 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机会。”艺术创作过程可以缓和情绪上的冲突,对于维持个 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平衡一致的关系有极大的帮助[2]。
艺术心理治疗课程借助各种艺术语言在塑造形象、表达情感、沟通心 灵、完善人格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整合优势,以艺术治疗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过 程为手段和途径,既让学习者能有效解决当事人所遭遇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能达 到人精神层面的自我完善。
心理学对艺术心理治疗教育的要求 心理学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 艺术,它对从业者的综合知识技能水平及心灵修养有着极高的要求,无论心理科 学技术如何发展,都不能改变其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特征。艺术心理治疗教育通过 艺术作品的表达呈现人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可以:第一,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发现和完善自己,提高人生境界;第二,学生能更好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 界并分享他的情感体验,产生共情,提高人文素养;第三,给学生带来新视角、 新方法,发展出更积极的应对方式及策略,学会更积极地建构事物。
2 艺术心理治疗课程群的建构与实施 艺术心理治疗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艺术心理治疗教育既是知识技能的 教育,也是美育和德育。在课程群的建构中,组织全体心理教师针对课程改革进 行研讨,根据艺术治疗和心理教育的共同之处,确立了以音乐、绘画、沙盘及意 象四科为主的课程群,并分布在大一至大三学年中。同时选择适合行业需求及学 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制订实施计划及方案,并在教学中实施。
艺术心理治疗课程的设计及形式 音乐、绘画、沙盘、意象四门艺术 治疗课程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互为补充;课程教学既包括学科知识, 也包括方法、技能、心性和情操培养,从而形成具有学科优势和整体优势的系统 化的特色课程群。
音乐治疗是用音乐刺激感官、宣泄情绪,将稳定、积极、向上的人格 特征物化成音乐,从而感染人的心灵,调整负性情绪,改善沟通人际关系,进而 实现人的自我完善。音乐治疗课程主要通过“热身—聆听—分享—重构”等环节来 实现。在音乐类型的选取上,以聆听式及参与式为主,采用音乐欣赏及讨论、音 乐引导想象、音乐表演、音乐心理剧等形式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 和情绪管理。
绘画提供了一个将个人的感觉外化的工具,它是一种心灵的投射。学 生透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的工具,充分地表达内心感受,自由宣泄情 绪,同时通过对作品的分析领悟、理解并丰富自己的情感,调整和提升自我认识。
绘画课程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作画—交流—分析—领悟”等环节来实现,以随意的 涂鸦(如意象绘画、压力释放绘画等)和规定内容的创作(如“自画像”及“他画像”、 “房树人”和“团体绘画”等)为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我意识,有效进行情 绪管理,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积极想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沙盘中所表现 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个体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通过共 情与感应,实现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的综合效果,并促进人格发展[3]。在课程 设计中突破以往的课程只限于理论讲授,没有或较少设置实际操作环节的不足,设置专门的沙游室,并建立长效的实验、实践平台来让学生操练,以自我体验、 为来访者守护、小组体验等为主要形式,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熟悉掌握学科 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促进自我成长。
意象对话技术是通过象征性的意象进行交流,了解潜意识冲突,通过 改变来访者人格深层的意象活动,从而加强其自知、消除其情结、改善其心理状 态。在课程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格外注重学生扎实理论基础的构建,同时设计系 列主题性的实践环节,分组进行实演及操作、讨论与交流,在熟练掌握操作的基 本程序外,关注学生感受性、想象力、共情力的培养。
构建发展性的艺术心理治疗课程评价体系 发展性课程评价对学生发 展来说,既指促使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也指促使学生情感、意志、个性和价 值观的养成。对教师发展来说,既体现在促使教师的专业提高方面,也是指通过 课程评价拓展教师的生命意识,促使教师生命质量实现提高[4]。
1)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及过程性。对学生艺术心理课程的评价应贯穿到 学生参与艺术教育的全过程,把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行为表现、情绪体验、 参与程度、交流合作加入评价当中。相比起期末的终极考核,教师更关注教育过 程中学生人文素养、情绪智商、认知建构及创新精神的提高。
2)注重评价主体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艺术心理治疗课程强调学生的 参与性和体验性,因此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师生互评的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帮助学生不断反思,认识自我,从而 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学习、技术、能力与素养不断提高与扩展。评价方式应多样化,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灵活选用评价方式,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咨询技能演示、 案例模拟处理、个人成长报告等,以保障评价的有效性。
3)注重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由校级督导、同行教师和学生代 表定期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进行反馈与评价,内容包括备课内容、课堂授课、教 学方式、技能训练、作业评判等。同时,通过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发表科研 论文、组织活动及参加比赛等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3 艺术心理课程的实践效果 以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形成具有创新特色的“艺术心理治疗”课程群 社会发展及行业需求对本科阶段的心理学人才有更多的“特色技能”的需求,在以“厚基础、宽口径、多元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将艺术心理治疗课程群纳 入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国内民办高校中是较新的尝试。课程群内的 系列课程弥补了以往心理学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技能贫乏的状况,符合 “一专多能”“精一通几”的复合型应用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注重实训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艺术心理治疗课程群的教 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训、实练、实操和实演,并贯穿于整个教 学活动中。借助实践平台(含音乐治疗室、绘画室、沙盘游戏室),在优化整合的 课程大纲引导下,形成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案例分析、实践实训、分享交流、 领悟提高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构建出完整的艺术心 理治疗课程实践体系。
教学满意度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在各学期的教学实践过程 中及结束后,对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以问卷、随机访谈、定期座谈等形式进行课堂 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技能掌握、情绪调节及自我成长等方面均 有显著提高,课程教学满意度达到82%。学生以自发组织的艺术心理社团、心灵 成长小组、朋辈辅导互助等形式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校内其他人员及群体,取得良 好的反响。
4 结语 应用心理学专业艺术心理治疗课程群的建设与实施从2011年萌芽开 始,至今历经4年有余,围绕“突出特色、注重技能”,以艺术心理治疗为核心、 心理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形成了兼具专业性、技能 性、艺术性、实践性,具备学科优势和就业优势的系统化、整体化的特色课程群 体系。未来将进一步探索艺术心理治疗课程体系的建设,并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 机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便更合理、有效地促进艺术心理治疗课程的进 一步发展,对我国高等院校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建设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作者:臧晓莉 黎阳 崔乐悠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0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