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信息技术 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从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 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帮助学 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施中, 又是如何做到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呢?整合的有效教学策略 又有哪些呢?怎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 教学效果呢?下面是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一些有益尝 试。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整合的必要性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教育中, 成为开发学生潜能、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手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把各种教育因素与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最优组合,可以使课程实 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但教师 的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多媒体技术环境、网络环境 下学生、教师和多媒体教学软件这三个教学体之间的交互作 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能,是运用信息技术辅 助教学取得成功的难点和关键。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整合的实施策略 1. 内容上的整合,体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现实的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例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它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 用。所以,学习材料的选择应该是生活化、前沿化的。信息 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无疑是注入了时代活水,它蕴藏的 教学资源浩如烟海,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但信 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是为了教学服务,即在一堂课中, 学生永远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是起到辅助 教学的作用。教师要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而不能滥用,绝 不能喧宾夺主,取代课堂教学。(1)将信息技术用在教学的开头或结尾 课堂上应不断地产生问题,做到“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在课堂中逐渐解决问题,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虽然教无 定法,但一堂课好的“开始”,既能快速入题,又能较好地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节约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此外,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有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导入, 有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主体探究,还要有余音袅袅、意犹 未尽的结尾。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结束时,利用课件 出示“生态金字塔”图,并随着学生的交流,动画演示金字 塔上的动植物一个一个地消失。最后,只剩下孤零零的人类, 结果又会怎样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继续在生活中 研究。
(2)将信息技术用在教学的关键处 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们成功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的强大功能,把文本、图片、音像、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 制作成各种课件,用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解决 学习中的困难。实践证明,它的作用极其显著。一般表现为 以下两个方面:①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有些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时常 不能正确掌握,这并不是学生本身思维水平或知识基础的问 题,而是由于其生活经验不足造成的。此时教师如果能借助 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其图文并茂的特点,及时地呈现一些 类似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从画面入手,具体感知这些生活 情境,然后再来研究所学的知识,就能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②学生对事物本质理解较难时 在科学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不容易理解, 成为教师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难点。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使抽象 事物具体化,对难点的化解有积极作用,达到变难为易的效 果,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一些,使学生愿意去学,有兴趣去 学。
(3)将信息技术用在教学设计的优化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该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学科的 教学时间里整合,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学科教学提 高教学效益,又借助学科载体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学习问题。
(4)信息技术并非每节课使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 解和掌握,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但在课堂教 学中,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或者都适合使用多媒体 辅助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科学课内容的特点以及 教学媒体自身的功能来进行恰当的选择。
2. 形式上的整合,体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浓浓研 学味 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授课形态,采用更直观形 象的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比如教师可利用现成的教学软件 辅助自己的讲解,也可用PPT或其他制作工具充分利用各种 素材编制适合自己教学的演示文稿和教学课件,形象地演示 其中某些难于理解的内容,或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 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或用外接传感器来演示一些当时当地无 法看到和无条件演示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3. 方法上的整合,体现自主探索和民主化教学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则是交互性、开放性、多媒体化、全 球化的全新视野,计算机网络为信息技术与学习方法的整合, 实现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在基于网 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竞争、合作、角色扮演等形 式进行协作学习,并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多角度、 多方位地进行学习,是学习方法的一种崭新姿态。
三、影响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整合的因素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整合,给传统教学造成了 猛烈的冲击,但也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学生的学习 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然而在整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加以重 视和纠正。
1. 盲目灌输科学知识 多媒体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展示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正 是这种传递知识的快速性,使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存在 盲目增加教学内容的问题。有些课件不仅内容非常丰富,而 且内容的科学性也比较高。但是整个教学仍在以知识为中心 的指导下进行,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 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学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这样,信息技术的参与并没有使教学方法得到根本的改 变,多媒体实际上已成为教师“折磨”学生的又一种现代化 的“武器”。
2. 忽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学习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科学的目标, 又是学习科学的方式。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的课堂缺少 了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然而科学探究能 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因此,在信息技术 与小学科学整合的课堂中也要创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 自实践的科学实验活动,使学生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 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 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 体验并内化,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限制学生思维的拓展 参考文献 [1]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 电化教育,2002(01).[2]郑世良.对当前中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若干问题的 探讨[J].中小学电教,2002(05).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