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校长述职 > 基础教育问题【基础教育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基础教育问题【基础教育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来源:校长述职 时间:2019-11-16 08:13:16 点击:

基础教育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基础教育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一、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普及了义务教育制 度,解决了绝大部分适龄儿童读书难、入学难的问题。但是 在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上,我们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育 投入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等等。由这些问题引发的不 断扩大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校际差异以及进城务工人员 子女教育差异严重挑战了教育公平目标。简单来说,我国基 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区差异我国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中部凹陷”, 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在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中,无 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中等教育阶段,乃至高等教育阶段, 中部都是最低的。下面仅列举中小学财政支出情况。2011年, 小学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中,中部地区(6个省份)为3020 元,相当于东部地区7274元(13个盛直辖市)的41.52%、西 部地区5386元(12个盛自治区、直辖市)的56.07%;中学阶段 的情况比小学阶段的情况更差。初中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 中,中部地区只是东部的三分之一、西部地区的三分之二: 中部地区为4155元,相当于东部地区12552元的33.1%、西 部地区6526元的63.61%。从教育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 的比例来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没有东部地区高,提高 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的比例确实需要转变观念,切实把教育 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二)城乡差异近年来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等措施加 大了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这对缩小城乡 基础教育差距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并没从根本上改变城乡 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体制。2011年以前一段时间,据国务院发 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在农村基础教育资金的投资比例中,中 央政府负担的部分仅为2%,省和地区(包括地级市)的负担部 分合计起来也只有11%,县和县级市的负担为9%,而乡镇却 负担了全部财政需要78%。并且,目前我国仍有70%的学龄儿 童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更是高达1.6亿。

(三)校际差异一直以来我国都有一个划分重点学校与 非重点学校的传统,这种划分方式直接导致有限的基础教育 资源不断流向重点学校,学校凭借这些资源优势又可以不断 吸引更多的优秀师资和办学条件,在生源选择上,重点学校 也具有更大的筹码和优势。长此以往,非重点学校资源无形 流失,学生的文化素质难以提升,导致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 间的差异越来越大,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遭到不公平对待随着城市 化的进行,在中国出现了被称作“农民工”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却无法同“城里 人”共享城市的基础设施。虽然许多城市已经逐渐取消了针 对务工人员子女的“借读费”,但在很多地区,务工人员子 女依旧被认为是当地中小学的招生负担。当时他们不仅仅受 到排斥,更需要承受学校以各种名义巧立名目对其征收的高额费用。近些年,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大量兴起为这部分人提 供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和途径,但这类学校的师资力量、 办学条件、教学设备等与公办学校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二、应如何解决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确定了自己较为先 进的有关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比如日本的拨款一视同 仁、教师定期流动、校长定期流动;韩国的教育财政体制、 多远分担机制,以及英国的公立自治模式、美国的合同外包 模式等等。从这些制度和模式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明确政府职责,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化、政策 化基础教育的公共属性及其外部性,决定了其管理者和维护 者应是政府。政府要明确其职责,制度是关键,建立强有力 的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以行政干预的形式介入基础教育领 域,才能对基础教育资源进行统筹配置。我国不同区域之间 经济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这也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 衡。因此,要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应该 完善有关教育的各项立法。

(二)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和人才补给,为基础教育的 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和师资队伍的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并不 等于单纯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而是要在均衡中实现相对的 不均衡,加大对偏远穷困地区的财政支出,着重对弱势群体 进行教育帮助。政府应该确定各级政府转移支付责任分担比例,中央及省级政府在增大投入份额的同时,适当降低基层 地方政府的配套比例。加强人才补给,也并不意味着盲目扩 充教师规模。而是首先要改变传统以来重量不重质的心态和 做法,着重加强教师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个人品德的提高。

其次则要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大量优秀教师主要 集中在城市,落后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质量普遍 比较低。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教师定期轮换制度,也可以建 立对口支援制度、某一行政区域内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等等, 逐步消除城乡教师的差异,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政府应主动承担 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责任中央和流入地政府应积极承担农 民工子女的学杂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减少中间环节的经费划 拨,提供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设立农民工子女专项经费, 由中央和流入地政府协调分担比例,并保证实行专款专用。

在协调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的同时,政府应对社会办学提供 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以确保农民工子女获得教育的机会。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开端,其重要性 不言而喻。上文已经提出,我国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 许多缺陷和漏洞,这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科教兴国 战略的真正实行。如果不及时解决。基础教育的发展会严重 受阻,高等教育也会变成没有基础做支撑的空中楼阁。因此, 政府应把重点放在解决制度性和结构性教育资源短缺上,研 究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现实条件下扩大教育资源总量,保障所有公民尽可能受到更多的、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 实现教育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