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医学生;
实验室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教育 引言 1高校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各级各地的疾控中心和医院也开展了实验室生物安全 知识的培训,90%以上的医院医学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正 确理解生物安全的概念,但对作为这些部门后备力量的医学 生们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却显得十分不足。从高等院校的教育 内容来看,2005年之前,学校只在研究生课程中设置了生物 安全教育内容。即使是目前,本科生生物安全教育也还远没 有普及。长期以来,国内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重 科研、轻安全现象。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实验的重要性 很强,学校的学生是实验室的“常客”,无论在学习还是工 作中都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无法避免和各种病原微生物等毒 害物质接触。据调查[4],在各个行业当中,医务人员和病 毒生物的接触率最高,约每7名患者中就有一位患有各种传 播性疾病。在实验室当中存在着大量患者的阳性标本,包括人体的粪便以及各种体液,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将各种实 验标本看作普通东西,没有看到潜在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动 物实验,其不安全的因素更高,如动物接种的病原体会通过 多种方式排出体外,从而感染饲养人员和实验人员。有报道 称[5],是某医学院校在进行以此伤寒杆菌示教实验时,由 于学生参与人数过多,现场混乱,从而导致标本试管破碎的 事件。这件安全事件从侧面反映出院校对于实验室的管理不 善,时间和人数的安排不够科学的问题。当下,我国正在积 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对于医学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 改变,从传统的只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变为要求学生 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
这就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动物实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而为了确保实验安全,学生应树立生物安全观念,并掌 握相关的安全知识。
2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应采取的方法 学校应对医学课程中增加生物安全知识内容,通过专门 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树立起生物安全意识,另一方面 增加实验安全知识,提升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确保实验的 安全进行,以避免损失。
2.1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其一,要首先要求实验教学教 师以及工作人员具备实验室安全知识,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 养工作,使他们能够准确了解和掌握关于实验室工作的规章制度,使其在授课中更加注重学生生物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 养;
其二,要确保生物实验的安全性,只有安全意识显然不 够,高水平的操作能力是确保实验安全的基础,因此,要加 大对全体医疗卫生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实验技能培训,培训 主体应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行业学会协助配合,两者共同 承担;
其三,为了确保技能培育的成效,应对培训的成绩进 行考试,并将成绩和职称评定挂钩,以发挥其激励作用[6];
其四,加大行业学术交流,尤其是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 家展开积极的研讨,以掌握更多的感染控制知识,实时把控 生物安全方面的科研动态以及相关成果。
2.2积极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 根据笔者的了解,目前,国内的高等院校以及职业类学 校中,大部分都缺乏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教学。而医疗卫生 行业是一个和实验频繁打交道的行业,因此,医学生掌握该 类知识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认为,无论是高校还是职业培 训学院都应开设本课程,作为医学生的必修科目,以培养学 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提升他们的操作技能水平[7]。
对于非医学专业,学校应依据实验的要求情况,适当地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我校 结合实验室具体情况及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学的内容进 行了科学的筛选,主要关注实验室安全操作、常见病原微生 物的防护知识以及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生物安全 设备的使用、实验室废弃物的正确处理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梳理汇总,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 《TheManualofLaboratoryBiosafety》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 版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8],最终编制成教学 材料,要求授课教师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并采用试讲的形式 进行考核,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突发的生 物安全事件进行导入式教学。
2.3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安全习惯 教师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以 身作则,在自身熟练掌握实验操作安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 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操作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养成标准的操作 手法;
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安全知识的讲解,强调安全的重 要性,灌输实验安全理念,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安全”行为, 使他们通过实践不断训练自己的操作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 安全习惯:进实验室时不穿拖鞋、凉鞋,不带饮料、食物, 将随身带的与实验无关物品一律存放指定储存柜内,不随意 出人实验室;
不随意抛掷实验用品,置于指定的器皿内;
实 验过程中禁止用口移液,使用自动加样器,酒精灯烧灼接种 针或接种环先内焰后外焰,尽量避免产生气溶胶,带手套、 口罩,遵守实验室的“三区分布”规定;
首先,要准备好面 部防护工具,防止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体液喷溅的现象。还可 以选择在生物柜内操作;
其次,工作结束后及时消毒、实脸 室垃圾分类处理并谨慎处理锐利物。按照实验规定,实验结 束后要采用“六步洗手法”,即先取下手套,脱下实验服反折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在感应水龙头下进行手部的冲洗, 洗完后烘干双手。如果实验服受到了污染,要在清洗之前先 进行消毒;
最后,加强身体锻炼,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2.4 开展各种形式的生物安全教育活动首先,重点做好新生的实 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利用新生对新知识十分渴望的优势,增 强教学效果;
其次,将生物安全渗入到每一个实验环节,积 极举行实验操作比赛,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评价打分,从 而增强他们的实验安全意识,养成科学良好的实验习惯;
其 三,开展多主题的生物安全主题活动,以当下流行疾病为主 题,让学生展开相关实验,以获取相关病毒知识,增强他们 对于病毒传播的防范意识;
其四,多让学生参加实地学习, 如进入医疗单位的实验室、检验科等,现场参观实验室的安 全防护措施以及流程,包括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技术、样 本以及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和流程等;
其五,开展开放性卫生 细菌学实验,由学生自主设计整个实验,包括材料的选择, 设计检测方案,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 提升他们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安全操作的意识;
其六,学校可 以利用内部网站平台,宣传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以及法规;
其七,在实验室墙面上张贴实验操作规程、实验室安全制度 及事故处理流程,营造安全教育的环境氛围;
其八,将生物 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内容纳入到医学课程的考试中,包括 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两类,提升学生对于生物安全知识的重 视度;
通过各类校园宣传方式,对即将毕业的医学生再次进行生物安全意识教育,让学生把其作为一个新的课题关注。
临床所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更是极为复杂,学生处于理论和 实践的过渡阶段,以及为参加疾病预防控制和临床救治工作 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在医学生中加强生物安全教育,能够有 效地控制实验室感染事件,保证医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科研或 承担临床工作后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提高安全意识和 自我防护能力、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与严肃认真的工作 作风,培养出合格的医务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做 好公共卫生安全防护工作,使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为以 后的工作把好源头。生物安全教育有着低成本、成效高的优 点,能够最大程度地防范实验室风险,尤其是实验室生物安 全风险,因此,实验中安全教育工作应在高校,特别是医学 专业中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董智强,罗雷,王玉林,等.广州市某高校动物实验 室生物安全事件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0, 26(1):14-18. [2]曹洁梅,罗荣兰,梁海韵,等.某医科大学学生对实 验室生物安全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病毒病杂志, 2008,10(4):279-281. [3]赵赤鸿.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对策浅探 [J].疾病监测,2009,24(6):468-470. [4]GuoYL,ShiaoJ,ChuangY,etal.Needlesticksharpsinjuriesamonghealth-careworke rsinTaiwan[J].Epidemiol-Infect,1999,122(2):259. [5]于伟光.西医实验室教学课应加强学生生物安全防 范观念[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22(1):95. [6]罗成旺,卢金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工作进展与对策[J].中华流行病学杂 志,2006(12):1093-1094. [7]蒋建利,姚西英.对生物学研究生开设生物医学实 验安全课程的必要性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 教育版),2004(6):69-71. [8]祁国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M].2版.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项目与课题7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