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教学参考书”是教师最广泛运用的教辅材料;
“电视、广播、网络资源”,准确地说,主要是“网络资源” (现成的教案与练习答案),教师也经常使用;
而“相关的 社区、生活资源”和“相关图书、杂志等”却被教师忽略, 两者相加,仅达到10%。这基本反映了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 学现状:集体备课、统一备课,年级学科组制定统一教案;
没有“教参”就没法备课,从网络上下载现成教案“备查” ……全然失去教师的个性化东西!教师对教辅材料的“使 用”情况,表明了他们阅读范围的狭窄和阅读数量的不足。
从《中国教育报》发起的“校长和教师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作为“读书人”之一的教师,除了“三 本书”(教材、教辅、作业本)外,不读书或读书不够是一 种普遍状态,尤其是专业阅读远远跟不上。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说:“如果教师把教科书当圣旨, 把教参当宝典,那他的职业生命没有价值,他的工作可以由 机器替代。”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教师的确成了“机器”— —“应试教育”的机器!尽管我们始终在反对“应试教育”, 极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现实中“应试教育”无处不在:家长 的需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校的隐形管理(用学生 考试分数作为考核教师的单一标准),社会的舆论(屡禁不 止的对高考、中考状元的显耀和奖励),如此等等。以应试 为中心的教学,主要强调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学生的学习对 象其实是一个一个知识点。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求学 生识记、理解,最后在考试中运用。于是,教师被教学参考 书“绑架”:一切现成的答案,你不必也不能运用新的知识 理论去思考和阐释,你所要做的仅仅是如何将这些现成的统 一的答案变得更简明清晰、通俗生动,为学生理解、掌握罢 了。另一方面,对“教学参考书”的信任,可以带来方便, 省去费力劳神。教师依据教学参考书确定教学目标,定位教 学重难点,构思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把教学参考书内 容绝对化,把整个课堂教学变成教学参考书的翻版。这样培 养出来的学生,何谈个性?谈何创造性? 二、阅读成就个性教师 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和精髓所在。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就是通 过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具有个性特征的学生。有个性的教师, 才能造就有个性的教育。
教学是一项充满灵性、充满创造性的工作,它既有一般 可遵循的规律和原理,同时更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差异性。
教师不可完全抛弃教学参考书,毕竟教学参考书是重要的课 程资源,它能帮助教师领会教材的编写理念,理解教材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给教师提示教学方法和补充教学材料。
但是教师如果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甚至成为教学参考书的 “奴隶”,那就永远成为不了有见解的思考者。教师要克服 对教学参考书的盲目崇拜,成为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创造者。
要以“我”为主,以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教学特长 为主;
要善用各家各派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长, 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教学过程中,最珍贵的就是那 些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东西。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段增勇老师说:“作为语文教师, 抄写教案,剪贴教案,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备课。一个常常 看书,常常思考的老师,才是在一种真正的备课状态里,从 积累走向沉淀,内化于心,生根于心,生长于心,才能长成 知识树,专业的视野才会广阔,专业的枝叶才会茂盛,专业 的躯干才会健硕,专业的情怀才会深厚,专业的精神才会纯粹。”语文教师这般,其他学科教师同样如此。教师必须在 读“三本书”的基础上,尽力拓展阅读面,通过阅读,丰富 自己的思想素养和文化素养。
三、教师拓展阅读面的途径 1. 学校为教师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并充分发挥校长 的影响力作用 学校能否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教师教学是否充满生机 与活力,与校长有很大关系。美国当代教育管理学家萨乔万 尼指出:“在任何学校,校长在很多方面是最重要、最有影 响力的人……正是由于他的领导,才确立了学校的风气、学 习氛围、专业化水准、教师的精神面貌以及对于学生可能成 为或不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关系程度。”校长是真正的读 书人,是做真正教育的决定性因素。但无论从我们身边的现 实,还是从有关权威机构的调查来看,校长读书的情况同样 不容乐观。许多校长并非不想读书,而是静不下心来读书而 已。推不开的会议、忙不完的接待、应接不暇的各类检查, 整日疲于奔命,无怪乎慨叹无暇顾及读书。
一些有识之士高呼为学生“减负”,给孩子“松绑”, 其实该“减负”的岂止是孩子!学校管理者又何尝不渴望早日“松绑”?学校要少一些行政干预,精简一些会议,省去 一些检查,让校园真正安静下来,给校长们留出更多的时间 和更大的空间,使其能够坐下来多读几本教育理论著作,反 思学校管理遇到的困惑。一所学校,只有校长先静下心来读 书、思索,才能保证教师和学生的读书和学习。校长必须是 师生读书的榜样,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像于漪、魏书生一 样,像李希贵、程红兵、窦桂梅一样。要引领教师读书,校 长首先要“把镜子对准自己”,变“给我读书”为“跟我读 书”。只有教师真正进入阅读状态,学校发展才有希望。因 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教师的素养是学校生命和活力所 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学 生的生命质量在于教师的生命质量。真正的教育需要教师用 自己的人格与学问去做,而不只是单纯地教教材。
2. 善于取舍,敏于判断,提升阅读文化品位 在当下急功近利的环境中,一些教师对自己要求不高, 对读书的重要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终身读书的观念淡薄;
即使读一点书,也仅限于教学参考书、习题集之类,而对教 育类的专业书籍阅读甚少,阅读的深度、广度很有局限;
对 自身阅读缺乏整体性的谋划,支离破碎。这样不阅读或不科 学的阅读,严重影响了其专业发展。教师阅读,要善于取舍, 敏于判断,多阅读经典书籍、有文化含量的书籍;
要通过阅 读形成大视野,拥有大胸怀,知道自己“根在哪里,魂在何 处,走向何方”。一要读教育经典名著,真正的经典名著永恒而平易。理 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低效的甚至是盲目 的。通过教育理论阅读,可以在教育实践中少走弯路,早出 成效,让学生受益,让自身受益,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 我。二要读教育教学报刊,了解教育的现状,看看同行们在 思考些什么,从而跟上时代步伐。三要读人文书籍,要在广 阔的人文生活视界下汲取人类的文明,积淀自己的文化修养。
视界开阔方能应付自如,方能被学生接受和追随。四要读学 生爱读之名作,多读读孩子的书,与孩子一起阅读,或者比 孩子早一步阅读。教师只有具有了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才 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3. 让书籍融入日常生活,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 生活习惯 “中国梦”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国家领导人不仅大 力倡导读书且自身十分热爱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 让人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
李克强总理说,“不读书 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
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推荐阅读《大 清相国》……的确,再忙也要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 则人生有追求、事业有意义、国家民族有希望。教师本是读 书人,教师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教师的读书是一生 的追求,只有坚持每天读书、定期“充电”,经常补充新知 识,做到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间断地积累能量、 释放能量。要多读书,就得对自己“狠”一点,每天静下心来读一 会书,时间可长可短,关键是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进而把 读书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多读书会让你感受生活的精 彩,感悟人生的哲理,从而收获更多智慧。同时,教师要结 合教育教学的困惑有重点地读,着力解决教育教学和个人修 养方面的实际问题,把读书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 做到“闻不够的是书香,伴随终身的是书香”。有些教师书 读得不少,但收获和成效不大,原因在于“不会”读书。会 读书的人,首先是有阅读兴趣,怀着好奇,带着问题,一边 思考一边读书,一边读书一边记下疑惑和感悟,思考多了, 感悟就多,收获就多,这样便会越读越想读,越读越有劲, 以至于把读书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高尚人格的学生,需要有思想、有 个性的教师。李镇西说:“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 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老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 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教师不读书,没有自己的 思想,只有不断重复的实践,从早到晚,从备课到上课,从 改作业到辅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忙碌碌,机械枯燥;
有的只有盲目的实践,就课文讲课文,就例题讲例题,做知 识的“传声筒”,做教参的“搬运工”,做所谓模式的“克 隆者”,单调而乏味,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只 有读书,才能一头抓着教学,一头抓着学养,然后从中间串 联起学生。这样,你才有底气站在讲台上。”教师读书,关乎一堂课,更关乎一代人! 参考文献:
[1] 校长和教师的时间都去哪儿了[EB/OL].http:
//www.chinadaily.com.cn/hqcj/xfly/2015-02-28/conten t_13292632.html [2] 王栋生.读陆精康《考信录》杂感[J].语文学习, 2014(3). [3] 段增勇.行走在读书与教书的语文路上[J].语文学 习,2014(9). [4] 转引徐金海,郑锡军.多方提升校长领导力[N].中 国教育报,2015-1-15(08). [5]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南宁:漓江出版社,2006, 5.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