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校长述职 > 【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研究】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研究】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来源:校长述职 时间:2019-10-10 08:16:00 点击:

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研究

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研究 学分制在我国高校的推行,给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带来 新的问题。通过对学分制的理解,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 分析专科院校实行学分制的一些难点,并提出适合专科院校 学分制管理的相应措施. 摘 要:
学分制 教学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发展空前,高等教 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 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结构、技术 结构的调整使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上呈现多样性和多变 性。高校必须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学 分制在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上体现了灵活性,允许学生在学 习自己专业的同时,选学其他专业的课程,以改善知识结构, 拓宽知识面;
还可以跨专业选修课程或修读辅修专业,以增 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前毕业 或延长学制。实行学分制管理制度,能够使学生适应市场经 济发展,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

一、学分制的特点 学分制是高校实行的一种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 份量,以累计平均学分绩点为尺度来衡量学生学业成绩并以 学生取得最低必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体制。实行 学分制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潜能。在教学管理中实施选课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社会需 求,选择不同学时,不同深度的同一门课程,同一门课程允 许学生选择不同的授课教师,各专业选修课实现全校开放。

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及主动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计划, 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学习负荷、选修科目。在一定范围内, 允许学生选择不同学时,不同深度的同一门课程,同一门课 程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授课教师。学分制学习时限灵活,实 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能力、经济条件等实际情 况,在参考学历教育所需年限的情况下,提前或延缓毕业。

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允许学生选择自己 感兴趣的课程。学生又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能力支配受教育 的时间,受教育的难度。产生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 主观能动性。对比其他老师开设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和教学特 色,促进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更新知识,更新技能。有利于 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社会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 提高就业竞争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实行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难点 随着学分制在高职院校的深入,很多高职院校在推行的 时候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1、没有与实行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相配套的教 学管理系统。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都在使用 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系统,更有甚者,还停留在 人手操作管理当中。随着各高校普遍扩招,办学规模因而急剧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直线上升,教学管理工作显得日益繁 重。按照学分制的思想,每学期的学生选课量日益剧增、学 生成绩录入、上课班级学生管理、每年毕业生的统计等等的 工作也越加繁重。对于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需要一套完全 学分制的管理系统来对学校日常教学秩序和规范进行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2、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与学分制人才培养观念不相适应。

现在,绝大部分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教学 上,以行政班为单位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计划进 行教学,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不管学生到底是否 已经掌握所学内容,学生被动上课被动接受,没有根据学生 实际情况出发。使教育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知识、技术、 技能的传授同学生能力、自身的需求、社会的需要还缺少有 机的联系。在教学安排上,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只是一味的 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发展的需要。

3、学生数量增多与教学资源缺乏的矛盾。学分制关键 要素是选修课。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由于教学资源的短缺, 教师队伍不健全,课室和教学设备配套不完善,根本没有能 力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选课制。只是将原来从属于一个专业的 部分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再开设有限数量的人文课程或 者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作为任选课供学生去选择。被迫于拿 够选修课学分才能毕业压力,就随意选取一些课程,最终可 能由于缺乏兴趣爱好或是自身能力有限,敷衍了事。结果就是拿不到该选修课的学分,既浪费了学生时间也浪费了学校 资源,制约了学生爱好、特长与潜力的发挥。

4、选修课教学过程和考试都缺乏有力的监管。一方 面有些学生只是为了拿满选修课学分,能够顺利毕业,以为 选修课可以随便对待,对选修课程不够重视,不做练习不参 加实践,迟到旷课常有发生。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要求也 不够严格,觉得选修课可以随便点对待,只要完成教学任务, 考试难度可以相应降低。最终导致认真学习的学生没学到多 少知识,不认真对代的学生也能够考试及格取得相应学分。

考试结果反映不出学生掌握这门选修课知识的实际水平。考 试难度的降低,又会使往后选这门课的学生“学习前辈经验”, 对这门选修课的不重视,产生恶性循环。

5、教学计划的安排与学分制弹性学制的矛盾。目前很 多高职院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摆脱不了学年制的限制, 通过固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对行政班级进 行统一的教学,无法照顾到学生自身需求。学习能力差的学 生或者家庭困难的学生,不能延长学习年限,学习能力强的 学生不能尽早拿到学分提前毕业。完全学分制依然存在教学 刚性安排问题,不能很好地贯彻学分制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精 神。

6、外部环境还没有很好的配合高校自主办学。例如有 些学校这一方面强一点,有些学校那一方面强一点。政府还 没有很好的政策鼓励大学城或者一定范围内的大学联合办学,资源共享。

7、现在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完全学分思想不相适应。教 学管理是一个政策性指导性很强的工作。完全学分制下的管 理模式与学年学分制有着很大的差别。没有一个与之相适应 的教学管理制度,很难摆脱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思想,妨 碍学分制改革的进展,严重影响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 改革。

三、解决上述问题办法 1、高职院校应该开发或者购买符合完全学分制的教学 管理系统软件,并做好与之相适应的网络配套服务。由于软 件比较庞大,涉及到整个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数据,比如学 生基本信息,课程信息,教学任务等等,维护难度不小。所 以,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对教学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日常管 理。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学籍管理人员平时日常 工作涉及到大量数据的处理,需要掌握比较高的计算机技术, 所以教学管理系统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最好可以安排学籍管 理员一并兼任,一方面教学管理系统出现问题能维护及时, 在维护的过程中与系统开发商这些专业的计算机人员的沟 通也会比较顺畅;
另一方面也对其他使用软件的非计算机专 业的同事有一个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另外,要求所有教务人 员接受教学管理系统操作培训,熟悉操作流程。使教学管理 系统在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中发挥最大作用。

2、根据学分制的思想, 允许学生选择不同学时,不同深度、不同学分的同一门课程,同一门课程允许学生选择不 同的授课教师。这样在教学安排,就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能 力特点,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不会由于课程难度 太大或太小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3、在开设课程,特别是选修课方面,应该加强师资队 伍建设,一方面增加教师数量,开设更多的选修课;
另一方 面要求教师更新自己专业知识,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扩大自 身的知识面,多开出既吸引学生、又实用的选修课程。另一 方面,要指导学生选课,让学生学到实在本领的同时,完善 自己的知识架构。这是实行学分制的一个重要措施。

4、实行选课制,学生流动性加大,学生抓住选修课管 理漏洞,时常旷课等影响教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任 课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控制好课堂教学管理,实 施一定措施,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 对教学质量把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学和考试内容 不能太严,但更加不能太松。一定要抱有一种对学生负责的 心态,教授学生知识。学校也要对教学质量和考试进行有力 监控,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确保考试能够反映 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水平。

5、实行弹性学时制。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尽早完成课 程,拿到相应的毕业总学分提前毕业。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 时间去完成应修的毕业学分。

6、完全学分制的实施,不是一间孤立的大学可以办到的,每间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资源。政府应该营造宽松的 政策环境,鼓励一定范围或者大学城的学校在选修课等课程 方面资源共享,同时也可以鼓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 互相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学习机会。

7、逐渐摒弃原来的带有学年制色彩的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适应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例如在弹性学制方面, 原有的学籍管理制度,特别有些毕业生毕业学历电子注册的 制度与弹性学分制不相适应。这种毕业学历电子注册制度单 纯的根据学生的学制来管理,2年或3年,时间一到,该毕业 的毕业,该结业的结业。有些学生提早毕业,有些学生延迟 毕业,都要在学籍管理制度上面有所体现。教学管理制度是 实行学分制的根本措施。建立健全的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 度,对学分制的改革有着重大意义。此外,还要求学校所有 人员学习新文件、新制度,使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能 更加有效的开展。

四、结束语 学分制是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管理的必然趋势。学分制的 教学管理改革任重道远,有很多东西都要从实践中总结和积 累。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 采取与完全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手段,使教学管理更加 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汪晓艳:高校学分制学籍管9Z-r作探讨[2]杨志耘.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王玉月.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3]周正华.职业院校成功办学模式管理制度与学分制 教学改革实施手册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