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形象思维是基于生活的一种思维方式。所谓形象思维,通 俗地讲,即由具体的形状与姿态引起人的思想活动的一种思 维形式。学生只有通过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作具体而细致的观 察,才能引起相应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又反作用于写作实 践活动。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作文教学的 生活性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只有如此,才 能转知为智,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转化。如,写《一个淘 气的孩子》。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对象,观其外貌、 察其性格,突出“淘气”这一特点。这种观察具有一定的方 向性,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在观察中,学生头脑中再现了 观察对象的形象,引起了对有关“淘气”特点的思维活动。
这样,由对形象、特征的具体感知到对形象、特征的概括认 识,经历了由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就是 形象思维的体现。其次,要引导学生透过“淘气”的现象, 看看“淘气”的内因是什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再上升一 个层次。这样,今后如果写类似的记叙文,如《一位勤奋学 习的同学》,那么,学生就能从《一个淘气的孩子》中得到 启发。这就说明了形象思维在写作中的作用。当学生具备了 相应的形象思维能力时,教师就无需对同类作文作反复指导。可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大 脑,而且有助于增加学生知识的积累。
二、从作文教学的基础性出发,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 力 小学是义务教育中打基础的阶段。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这个基础主要体现于“说”和“写”两个方面。“说”和“写” 都是语言表达。“说”是“写”的铺垫,“写”是“说”的 延续与深入。由口头表达过渡到书面表达,这是一个“序”。
表达中的主次、先后,也是一个“序”。什么叫“序”?概 而言之,即一个系统由较低的结构转化为较高的结构,称之 为“序”。在小学阶段,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有序思维能 力,写出来的作文才会主次分明、条理清楚。因此,我们要 从作文教学的基础性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是解放儿童大脑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5)。这里,展示了 四幅神态各异的脸谱,意在勾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表现自 己或喜或悲、或恼或怒的情感。根据习作提示,笔者首先引 导学生回忆多姿多彩的生活,确定相应的题目,如《令人高 兴的一件事》、《令人烦恼的一件事》、《令人委屈的一件 事》……然后,引导学生,由想一想到说一说,说出这件事 的大体过程。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概括、再由概括 到具体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就是有序思维。再次,引 导学生由说到写,说的是事情的大体过程,是框架,写的则是具体过程,是细节。由说到写,强调的是有序思维。如果 在“说”的过程中产生“无序”的现象,那么,教师要指导 学生按先后次第变“无序”为“有序”。只有强化思维的有 序性,学生的思维才能从模糊走向清晰、从粗放走向精细、 从迟钝走向敏捷。可见,对学生有序思维的训练,是小学生 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三、从作文教学的程序性出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能力 1.从仿到作。仿写,是初学写作的不二法门。仿写的过 程,是一种模拟性思维的过程。可以从内容到形式,逐步推 进。如,别人写《慈祥的母亲》,自己不妨也写一篇《慈祥 的母亲》,这是内容上的模拟。别人采用先总后分的方法, 自己也尝试一下先总后分的方法;
别人采用前后照应的方法, 自己也注意采用前后照应的方法;
别人采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自己也采用一下细节描写的方法……这些属于形式上的模 仿。仿写的好处是,学生有范文参考,有思路仿效,具有一 定的方向性。经历了一阶段的仿写之后,可以将仿写与创意 作文有机结合,既有示范引路,又有个人创意。如果说仿写 是一种“常式”训练,那么个人创意习作就是一种“变式” 训练。如果说“常式”训练是一种常规思维,那么“变式” 训练就是一种创意思维。作文指导的过程,就是将学生的思 维从常规思维逐步引向创意思维的过程。
2.从实践操作到要素呈现。实践操作是一种动作加思维的过程,这种动作加思维的过程就是动作性思维。陶行知先 生曾经这样说:“所以要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 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和脑一块儿 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这番话明确地说明了手脑并用的 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爱动手操作的特点,引导 学生将实践操作与要素呈现结合起来,将动作性思维与创新 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造智慧。
这是作文教学程序性原则的又一种表现。如,苏教版语文三 年级(上册)习作(7),要求学生一边摆玩具,一边编故 事。实际上,这次习作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作性思维 能力。所以,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动手操作,还要让学生 动脑思索,动口表达。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培养学生动作性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决不能 停留在动手操作或编故事某一环节上,而要让学生边操作边 表达,先操作后表达,将动作性思维与创意表达联系起来。
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有条理 地表达。
3.从说到写。说与写都是表达,所不同的是,说诉诸于 “口”,写诉诸于“笔”。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是诉诸 于“心”。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重视书面表达,而轻视 口头表达,这是不足取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说后写, 说写结合。这里,“说”是写的准备,“写”是说的完善, 说与写都需要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只有说得明白,才能写得清楚。如何促使学生说明白,这是“写”的前提。笔者根 据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一要引导学生按照程序说,说 出过程的先后;
二是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说,说出过程的详 略;
三要引导学生由因到果,由果溯因,说出事情的因果。
学生思维只有按一定的“序”来运作,表达才会有条不紊;
同样,只有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语言才会鲜活多彩。
4.由段到篇的过渡。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人们往往重视 “篇”的写作,而忽视“段”的写作。因而表现出作文教学 中的急功近利倾向。所以,语段写作十分重要。它的重要性 表现在,一是段的写作容量小,学生容易把握训练的中心, 因而,使语段组织得更为紧凑,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二是 语段写作为“篇”的写作准备了条件,从而,使语篇写作具 有扎实的基础,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
三是由语段写作到语 篇写作的过渡体现了写作教学的程序性,符合写作的客观规 律。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从认识规律和写作规律出发,重视 作文教学中表达方式与结构方式的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 进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 形象思维、有序思维、创造思维能力,是解放儿童大脑的必 由之路。只有解放儿童的大脑,充实儿童的生活,小学作文 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