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研究取得丰富的成果,发挥了服 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为教育事业科学 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报告根据有关文献,对2011年教育 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进行述评。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的精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崇高使命。把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核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面对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党 中央提出了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学者指出,如何充分发 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指导、价值引领以及功能整 合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地正确引导、整合、统领 各种社会思潮,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 题。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是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从历史经验看,我们必须抓住目前工业化、市场化和义务教育普及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机,通过公民教育形成价值 共识。[1]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德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大中小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与此同时,在新 形势下德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 么人、怎样培养人,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涵盖了学校德育的最基 本内容,具有普适性。[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学 校德育的核心,要放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3] (二)内容上要凸显系统性和层次性 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 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 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需要在全社会宣传推广,为广大社会 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4]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 内容,学界展开了广泛研究。有学者指出,必须进一步凝练 出指向更加明确、更加集中的价值观,这样可以凸显主导价 值观的“核心性”,占领道德制高点,掌握话语权。[5]有 学者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是一个有机体:承载和彰显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是“软环境”;
教职 员工群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实践起着先导和 榜样作用;
理论学习和实践交互平台建设则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载体。[6] 学者们普遍认为,国民教育序列中不同学段的青少年 有着不同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其思想变化也是阶段性的。
要关注不同阶段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道德需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分层细化,突出重点,形 成层次递进、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体系。
(三)途径和方法上关键是“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入情入理。学者们从多 方面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途 径,指出要融入课堂教学,把各门课程蕴涵的教育资源充分 开发出来;
要充分利用公共社会资源,把社会实践作为教育 的生动形式;
要融入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 载体;
要融入学校管理工作,既注重主题教育活动,更注重 日常教育教学行为;
要融入班主任工作,把班级工作中的各 个工作细节都作为教育的契机。[7] 关于“融入”的方法,有学者认为,要处理好灌输与 感受的关系,注重增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处理好知识与方 法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
处理好课堂 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
处理好时效和实在的关系,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成长中价值观的升华。[8]有研究发现,电影电视始终在青少年思想、 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与深化中发挥着稳定的作用。电视对青 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最为广泛。[9]在信息时代,要适应 媒体格局调整的新情况,充分利用网络、手机、微博等方式, 形成主流舆论强势,使媒体的积极影响最大化。
二、文化强国建设中教育的使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和任务。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 展,本身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是文化繁 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标志。围绕文化强国建设中教育的 使命,学者们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一)重视教育对文化自觉的培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 兴的强大力量。文化的主体是人,人的发展要靠教育。有学 者指出,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培养文化自觉有着特殊的 意义,具体而言,学校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应当培养受教育 者文化自识、文化对话、文化融通和文化创新的能力。[10] 学校教育中文化自觉的培养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要注 重科学育人,发挥课堂的文化传播职能,传递学科知识中的 文化元素;
二是要注重主体文化人格养成,充分认识和科学 把握各学科的文化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 培育具有更高文明程度的人格;
三是要注重文化自身发展传 承,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教与学,更是文化信念、文化理想的培育和提升。[11] (二)促进文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教育决定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和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12]有学者指出,教育与人的发展紧密相关,教育以“使人 成其为人”作为它的内在指向,意味着使人成为具有社会品 格的人或“社会意义上的人”,也即成为文化意义和文明意 义上的人。从“人的完成”方面看,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更 注重德性的培养和个体精神的提升。[13]教育要为学生构建 完整的精神世界,而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主要靠艺术、文学、 哲学、科学等文化知识的引领。教育应成为主流文化的传承 者、先进文化的创新者、社会文化的引领者。
有学者强调,教育作为人类世代参与其中的对思想文 化的自觉传承活动,不是也不可能传承思想文化的全部内容, 而是在对各种思想文化进行审视、选择之后,再纳入“以文 化人”的教育体系中。[14]课堂以传承和创造知识为使命, 同时,还承载着促进学生人格与精神发展的人文意义,这种 意义就是讲授文化。课堂是文化传播的中心,而文化是知识 产生的土壤,是联结知识与学生发展的纽带。[15]另有学者 分析认为,课堂从本质上说是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存在, 课堂文化本质上是育人的文化。[16] 随着教育国际交流的扩大,本土传统文化价值凸显, 成为构建各国教育特色的重要基础。教育在继承传统文化和 借鉴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创造并培育引领时代的新型文化,也成为学者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三)繁荣教育科研,推动思想文化创新 教育科研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 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正确的政治方向, 是我国教育科研的根本性问题。学者强调,要坚持教育科研 的公益性,强化社会责任,保持教育科研的质量和品位。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 新任务相比,我国教育理论建设还比较薄弱,教育研究需要 走自主创新之路。有学者提出了以内源式发展的实践取向建 构本土化教育理论;
[17]另有学者提出,应建设并形成有中 国特色的教育学术话语系统,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达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度自觉。
[18]如今,多维度、多学科、重数据与国际参照已经成为教 育研究与教育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正 如有学者所言,“如果没有数据,你有的只是观点”,而仅 凭观点是难以制定合理、有度、有效的教育政策的。[19]还 有学者指出,为推动重大课题研究上的突破和创新,当前要 着力提高教育科研的数字化水平、实证化水平、综合化水平、 普及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推出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 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高水平研究成果。[20] 三、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成为学者 们关注的话题。
(一)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 选择 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关乎我国教育的深层次变革。
有学者指出,变革的顺利推进,需要以科学的教育观念作为 重要先导,以促进内涵发展作为主要目标,以充足的投入作 为重要基础,以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为根本保障。[21] 有学者认为,我国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是使 我国教育发展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财力物力资源投入、时 间投入、强化考试技能,转向主要依靠教育结构优化、学生 培养模式改善、队伍素质提高、教育研究支持、管理方式创 新的轨道上来,促进我国教育发展方式的升级与转型,从而 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22] (二)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根本靠改革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在教育思想理念、教育体制机制、 人才培养规格与育人模式以及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 方面都应该进行改革。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是前提,教育体制 变革是关键,转换育人模式是核心。[23] 教育改革涉及庞杂的因素、多种主体和复杂的利益关 系。有学者认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 世所罕见。客观、冷静地分析制约中国教育改革的各种因素, 在确立坚定不移进行教育改革之决心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中国教育改革的难度,是实事求是制定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与 科学推进策略的基础。[24]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正面临着两个关乎改革伦理的问 题,即改革应该如何既要坚守公立学校机构的公共性质,又 要坚持公立学校办学的自主性质。有学者明确指出,只有深 入理解教育活动的基本价值,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复杂性, 才能最终提升教育改革的道德水准和改革决策的伦理质量。
[25] (三)坚持先行先试,稳步推进教育改革 基于我国教育实际,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步伐,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解决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 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 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6]针对教育管理体制政策存 在的现实问题,有学者指出,有关部门要在教育管理体制政 策调整的具体措施上,把握重点,瞄准突出问题,完善政策 体系。[27]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绝不能将已 有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全部推倒重来。有学者针对目前在我国 教改和课改中出现的争论指出,教育改革应当是“改良”,而不是“革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去探 索,去粗取精、博采众长,为教育发展和改革寻求一条更为 扎实的路子。[28] 四、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与监测 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 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从 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学者们在深刻认识制定教育质量标准之意义的基础上,着重 研究如何制定教育质量标准以及如何进行教育质量评估与 监测的问题。
(一)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际经验表明,制定明确的发展指标和可量化的基准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 建立了教育监控与评价方法体系,形成了适合国情的教育评 价实践模式,同时也还存在评价组织体系不够健全、标准体 系不够完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亟须科学地制定教 育质量国家标准。研究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质量国家 标准,是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我 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关键举措,是转变我国 教育管理职能、提升教育行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我国 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能力的现实需要。
[30] (二)制定教育质量标准是系统工程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进行顶层 设计,又要进行系统研究。从理论上看,以条件标准、功能 标准和效果标准作为教育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框架,既可 从效果角度宏观地把握教育的总体目标,又能通过功能的实 现来确保效果的达成,而功能实现所需要的保障条件又在条 件标准中得以落实与细化。[31]从政策角度看,应明确教育 质量标准政策制定的主体,形成政策体系,标准化与特色化 相结合,综合考量宏观、中观、微观教育质量。[32]而要制 定质量标准,首先涉及学制的问题。从内容和过程来看,教 育质量标准必须涵盖教育的全过程和全要素。在中国教科院 举办的“建立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建议 参照发达国家目前的发展趋势,整合现有的教育行政机构, 筹备成立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局。通过这种机构的设置来整合、 组织、协调、管理各种不同的标准机构,将更利于工作的推 动。
(三)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测要关注人才培养质量 在研究领域,对教育质量的定义有两种观点:第一种 观点以教育产品质量定义教育质量,即学生能力或学业成 就;
第二种观点是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从“投 入—过程—产出”的系统概念考察教育质量。综合两种观点, 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测并不是对学生的个体做全面精确的 诊断,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个体来反映教育质量的一般状况。
[33]“建立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学术研讨会”论坛总报告《关于提高教育质量,建立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工作机制的建议》 表明,以结果为导向、以可应用为目标、以可测量为原则、 以提高质量为宗旨等构成了国际社会对以标准提高教育质 量的基本共识。[34]教育质量标准最终指向的是培养对象, 也就是学生的质量。具体而言就是,以教育质量标准为依据, 以结果为导向,对学生的质量和教育自身的质量进行督导、 评价与监测,并通过教育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和监测结果的发 布,为政府的教育决策和学校、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 依据和建议,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 的健康发展。[35]有学者提出,我国的教育发展如果能从注 重经济效益和对学生的知识评价转变为注重学生的个性发 展和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以及整个中华民族 的素质有重要意义。[36] 五、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人口、资源、环境 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这些都凸显了提高 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化人才培养 体制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 任务,也是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育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树立科学的人 才观的内在需要。有学者指出,育人为本就是要以为每个学 习者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以学习者为教育主体,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个学习者 的学习潜能,为每个学习者乃至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条件, 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能力、提升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终极目标。[37]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时代,学生知识掌握扎实的优 势越来越小,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的弊端却越来越突 出。有学者指出,走出“应试教育”思想束缚,必须转变非 理性思维。[38]在国务院参事室和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学 会、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举办的“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论坛上,学者们分析指出,过度看重分数和升学率的功 利主义倾向,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真。要营造全社会关心孩 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走出“不能输 在起跑线上”的认识误区。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为创新人才奠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要面向 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 权利,对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发展的可能性都给予充分的尊重 和关注。[39]有学者明确指出,面向全体是一种态度、一种 战略、一种价值观。失去了面向全体,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也 就无从谈起。[40]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最为重要的是要明晰 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创新教学方式和学 习方式、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41] 我们的教学中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着“学科为本”、“知识为本”的现象。知识点成为教学与考核的 重点,本应作为人的发展基础与手段的知识被当作了最终目 的。这种观念应该改变。[42]有学者通过对学习本身进行深 入探讨,发现学生的学习不仅仅以书本知识为对象,多维学 习之间的关联与互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机制。
[43]有学者对“有效教学”进行了反思,指出教育是一个复 杂的过程,只有在各种因素、部分、全部内容的复合最后完 成之后,结果才能降临。追求教育的短期效果,违背了育人 为本的宗旨。[44]还有学者将“有效教学”置于哲学与科学 两种取向的教学理论中进行了研究探讨。[45] (三)建立教育与社会的有效衔接和互动机制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推进小学、中学、大学的有 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 切配合,使人才培养的体系更加开放、机制更加灵活、渠道 更加畅通、选择更加多样。有学者指出,创新型人才是教育 和劳动力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使创新型人才涌现,既有 赖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有赖于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要衔接好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建立教育主管部门 与劳动力市场主管部门的沟通对话机制。[46]还有学者指出, 人才选拔应避免基于简单的名校效应的“符号”化尊重,走 出隐性制度化的误区,呼唤“不拘一格选人才”,把自信和 尊严还给每一所学校,把成才的权力还给每一个人。[47] 六、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 社会公益事业。但总体上看,我国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 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 伍不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从学前教 育的性质、学前教育管理以及学前教育师资建设方面展开讨 论,为发展学前教育建言献策。
(一)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及基础性作用 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体健康发展之必需, 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未来的国力储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48]有学者指出,在学前教育立法中,要强调学前教育的公 益性,明确将学前教育纳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规 定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针、政府责任及其与社会关系、投入 与保障机制等的前提与基础。[49]也有学者指出,为确保学 前教育事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 自的积极作用,特别是政府应找准自己的定位,限定自己的 主要职责是为一般大众提供具有保育与看管功能的救济型 学前教育,对于超出基准服务的学前教育要求,还是应当由 学前教育市场来提供。[50] (二)强化学前教育管理 “入园难、入园贵”是近几年人民群众反映较为强烈 的问题。同时,学前教育存在着结构性失调现象,幼儿园“公 弱民强”、数量失调,群众学前教育需求与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失调,生源结构与幼儿园结构失调,城乡、区域之间学前 教育发展失调。[51]为此,应明确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设 立学前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并明确其职责。[52]也有学者提 出,民办园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有必要建立有利于提升民办园教育质量的管理渠道和制度, 规范民办园的办园行为,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 发展。[53] (三)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师资不足、幼儿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幼儿教 师地位待遇急需落实等,是困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问 题。对此有学者提出,应完善农村幼儿教育的管理体制,明 确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和待遇,重视教师培训,建立城乡幼 儿教师交流机制。[54]也有学者从改善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 的角度提出,应尽快研究制定专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 改革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办法,以有效保障和推进幼儿园教 师专业发展。还有学者提出,应通过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发展, 合理配置幼儿教师编制资源,完善幼儿教师流动制度,为学 前教育发展奠定基础。[55] 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 性任务。就我国义务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仍是今后较长时期的重要任务。2011年,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依然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一)以体制重构和制度创新为核心,缩小城乡教育 发展差距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教育政策在价值取向和目 标上带有城市倾向,由此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有学者 分析指出,要以体制重构和制度创新为核心,逐步纠正或改 进造成教育城乡差距的体制和政策,以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和 一体化为目标,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56] 有学者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大对中部 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各级政府重点抓好小学的校际均衡, 并注重小学和初中均衡发展的协调性;
县级政府要摸清家底 使投入更有针对性;
有条件的地区把学业成就和生源结构纳 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中等。此外,在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推进过程中要审慎开展布局调整,大力实施学校标 准化建设,加大对教育资源的共享力度,努力保障全体学生 的受教育权。[57]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促进公平和提高质 量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走向质量均衡。有学者总结了教 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经验,指出教育均衡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取 向与基础,教育均衡的指向是以人为本,是让每一个教育主 体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均衡的本质是教育场域内部结构 的功能性调整与完善,借以实现教育作为系统的整体升级。
[58]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应该是促进教育公平更重要的 要求。有学者指出,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政府首先要 承担起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责任,形成公平配置公共教育资 源的长效机制,加快改善薄弱地区和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59]也有学者认为,为推进我国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应该把发展的重心由“拔高”转向“兜底”,即义务教育的 发展优先考虑均衡,优先考虑一切学生,优先考虑“被薄弱” 群体,优先考虑国民基础素质目标。这样,实施“兜底”的 合格性评价,以全面合格的标准让优秀人才发展得更充盈, 以合格就是优秀的标准让优秀人才发展得更宽松。[60] 研究发现,西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在学生学业发展 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但教师间差异很大,教师差异是造成学 生学业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因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缩小教 师质量的差异对于实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这 一战略目标非常关键。[61] (三)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评估 在县域内实现均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义务 教育的工作重点,也是实现义务教育整体均衡、解决择校问 题的重要突破口。有学者指出,认定义务教育是否均衡,必 须解决标准问题,而标准的建构首先应明确优先超前原则、 协调统筹原则、政府为主原则、资源均享原则、重在普及原 则、质量第一原则,然后从环境均衡度、城乡均衡度和结果 均衡度三个维度考虑,整合三个指标的总体均衡情况为综合均衡度,通过综合均衡度指标判断一个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的总体水平。[62]中国教科院科研人员在广泛调查论证的 基础上,已经研制了一套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指标 体系,提出了测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方法,并初步研 制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标准。通过测算均衡系数,可 以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评估提供依据,可以准确把握全 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及时监测各省均衡发展目标达 成度,为各级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供依据。
八、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创新是高校的 重要职责。作为政府公共教育资源,高等学校要更好地将人 才、科技、智力等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于经济社会 发展。不断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 重要意义。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质与战略内涵 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特别 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 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其本质属性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 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转变的重要环节,需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进行策划 实施。推进协同创新特别是促成战略联盟,既是国家战略的 顶层设计,也是多方联合行动的系统工程。[63]政府相关管 理部门应积极推进各种形式共建和管理体制改革,把共建工作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和增强社会 服务能力紧密结合,完善协同机制。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功能与价值导向 产学研合作是立足于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 之上的一种办学模式,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
高校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以国际学科发展前 沿为导向,通过与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在科技研发、成果转 化、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深度合作,拓展学校发展的空间和 资源,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4]产学研合作是 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 径。有学者指出,校企深度合作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重要途径之一。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研结合层次是高等 职业院校战略规划的核心,[65]故应进一步从体制、文化、 组织、政府作用发挥四个层面切入,寻求校企深度合作的路 径。[66]以校企利益共同体为平台构建高职育人机制,将有 效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67]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施策略与体制保障 政府要树立在校企合作中的指导、协调、服务的理念, 促进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有学者提出,政府要 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加快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 通过财税、金融、评估等多种政策手段及多种方式推进协同 创新,不断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 氛围。[68]加强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现行法律保障,规范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69] 对社会的贡献率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有 学者提出,要通过完善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明确高校 自身定位,引导教师多元发展等措施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良 性互动。[70]建立与大学教学组织相匹配的科研单列体制, 在人、财、物等方面给大学科研机构进行倾斜性的资源配置, 强化大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71]管理部门应鼓励各地加强 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政策,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创新 服务平台,为产学研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学者建议,通 过组建理事会,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新机制、新模式。[72] 九、提高民办教育质量和效益 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 改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注重变革 创新,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成为今后的努力目标。
(一)提高民办教育质量 建设高水平的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是否拥 有高水平的民办教育,是衡量一个区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有学者认为,民办高等教育是具有正的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 因此公共财政应对民办高等教育予以支持。[73]可以重点选 择一批发展较好的民办学校,用视同公办学校的拨款方式, 在人员经费和项目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它们瞄准国内 一流、世界先进的水准,努力冲刺。[74]体制机制灵活是民 办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制度优势。有学者指出,民办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