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如何分布、城市景致是否优美等城市外观常常是一个新的城市给我们的第一直接感觉,这些最初印象及认知可以简单称之为城市空间结构形态。2004中法文化年为我们展示的巴黎、北京,同样是历史悠久的国家首都,同样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它们留给我们的感觉却截然不同。城市空间形态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在时空的延续中,它呈现出动态的发展性,即原有的存在被赋予新的含义,旧的功能被代以新的内容。同时,在城市形态的演进中,它又显示出相对的稳定性。因为它的内涵涉及地区的文化价值系统,价值系统的取向形成特定的社会约束,从而导致它对社会变革反应的迟钝。历史的发展造成城市形体环境的丰富性,价值观念的存在使之呈现出一种特殊性,文化的交融和渗透又导致它的复杂性和兼容性。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很多日趋严重的城市问题,于是,生产、商业、居住等城市主要功能的健康、正常运行成为解决这些城市问题的途径。
一个城市在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城市空间形态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相互制约,其中有自然的、历史的、地理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很多可变系数。这些可变因素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很多中分法,笔者因叙述需要,在这篇文章中将它们简单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不可变因素,比如自然的、历史的、地理的、经济的;另一类是相对可变因素,比如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一、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涵义
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城市中各物质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移动中的特点,它一
般包含城市地域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通常所指的城市空间
结构偏重于地域空间结构,也即是城市用地在空间上的布局特征。
正式这些布局特征给了我们对一个城市的直接整体印象。在一个具有良好结构的城市中,形态环境的展示是明晰的、有序的。它在构成人们认知城市基础的同时影响着人的行为活动。对此,美国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康曾说过,“在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优秀的城市环境将会告诉他应该做的事和如何去做。”
城市功能表现为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形态承载着城市功能。改进一个城市的功能与效用需要从改进一个城市的空间形态做起。识别城市的空间形态承载的功能需要首先识别城市形态的影响因素。
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相对不可变因素与相对可变因素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分布会不断改变。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苏州还没有今天朝气蓬勃且规划齐整的工业园区。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各地兴办开发区和科技园区,再次出现城市扩展的高潮。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城市将呈现出有别于从前计划体制下的城市发展道路。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客观因素,即相对不可变因素,比如自然地理的、经济的;亦有很多因素即相对可控因素,比如政治政策因素、城市规划设计因素等。
1、相对不可变因素
一个城市驻筑在哪儿,具有相对持久稳定性,苏州工业园区不可能将其设计在扬州。地域是可以有直接感觉的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主要指城市周围的地形、位置、水文、气候和资源分布等自然环境特征,它通过城市格局、城市用地潜力、城市主导风向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城市内部空间,并在城市布局形态、功能分区组织、用地选择及工程管网、绿化带结构乃至城市景观组织中都被考虑进去。
自然地理知识告诉我们:将污染工业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下侧及江河下游,将土地承载力较高,防洪条件较好的地段布置建设用地;而将坡度较大,土壤承载力低的地带划作绿化用地。这些几乎是每个城市规划和发展中都需要遵循的规则。此外,自然环境还极大影响城市特色。例如,澳大利亚西部是海拔不足1000米的广阔的低平原,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野生食物动物,可以一年四季露天围栏放牧。澳大利亚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获得“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名副其实的美名。
在我国,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其中的贵州就是一个典型,其首都贵阳面积的97是山地。俯瞰贵州,映入眼帘的会是连绵的山岭与峰谷相间的地貌。这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与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色交相辉映,山、水、洞、林、石组成绚丽多彩的景色,因此贵州被誉为迷人的“天然公园”。贵州遂发展成为风景旅游城市,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而河流沿岸的城市,最初可能紧靠河岸发展,但随着工业发展和陆上交通的开辟,城市将离开河岸,在阶地上发展,比如古代的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其富裕程度非当时的姑苏可比,然而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的日新月异,京杭大运河的作用已没有那么举足轻重。经济因素已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瓶颈。
城市经济功能的演变主宰着城市空间的形成和扩展。无论是交通条
件的改善还是房地产市场的升降,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功能影响着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者与其他因素相结合潜在地改变着城市空间。美国著名规划专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真正影响城市的是深刻的政治经济的转变。”每一阶段的城市对应着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初期,蒸汽机的发明带动工矿城镇的发展,在大量采矿和无政府来状态下城市混乱不堪,肮脏的住宅区和贫民窟是这一时期城市面貌的特征;而后工业化的来临,信息时代的产生促进了城市交通、通讯手段的更新。第三产业的繁荣和新的经济政策的实施,塑造了优美、繁华的城市空间。
在种种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中,是经济力量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它通过交通线路、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等影响到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扩展轴线,城市外部环境等等,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并贯穿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始终。经济因素界于不可变与可变因素之间。
2、相对可变因素
对城市空间形态造成最迅速、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对城市进行规划和设计,并按此设计规划对城市进行改造了。
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改进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而城市设计质量又直接决定于一定的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运用是否恰当和有效。通常,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的效果,而不是建筑设计,因为建筑师往往不如城市设计师那样具有对城市整体性的高度自觉。城市设计研究的是建筑物的相互共存关系及多种城市营建活动对于城市环境的积极效果或者消极影响。城市设计既能帮助城市规划物化,又可使建筑设计有序,三者构成了一个多级递阶系统,城市设计则是这个系统的中间环节。城市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塑造适合于一定用途的空间,这种适合不仅包括数量性要素,如设计准则、规划要求等,还必须包括质量性要素。
城市设计是一个连续决策过程。因此,调查分析中获得的信息和分析结果都要严格地建档保存,以便日后,甚至数代人以后还可向新的建设者提供当时的实际情况,正如著名城市设计师培根所言,“建筑及一切设计职业探索未来的最重要领域是城市本身的创造性的设计。要设计城市,首先要学会看城市,……建筑师必然以对他周围自然世界及城市设计的敏锐感受形成富有想象的创造潜力。”
年初,北京发生过激烈的迁址讨论。著名学者赵燕菁教授提出对北京城区进行重新设计与规划。
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皇宫居于城市的中心,通过中心有一条南北延伸并是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的建筑,都以这种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形成完整协调的巨大建筑群。这种“凸”字轴形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文革中大量古城墙被毁,梁思成先生也不是北京市市长。
从某些意义上,巴黎比北京更重视建筑的经久设计与文化的沉淀。巴黎城至今都保留着19世纪拿破仑三世以来的建筑风貌。几百年的历史都活生生地展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巴黎在19世纪后半叶也曾走过一段误区,野心勃勃的规划者欲出现一个整齐划一的新巴黎。毕竟法语里“祖国”(Partrie)与“遗产”(Patrimoine)非常接近,“遗产”之不存,“国”又安在?《马尔罗法》及时制止了盲目改造,以继续保护城市空间的脉络。在不破坏历史外表的基础上让它内部现代化,才是保护城市环境的意义所在,既保护了建筑历史遗产,又提高了市民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巴黎建筑为什么能持久?我们需要象巴黎那样表达历史,更应清楚巴黎能那样表达历史的原因。
城市功能健康协调地发挥需要靠城市空间分布的承载,相较于不可变因素,对相对可变因素施加影响会更容易、更直接地作用于城市生产、居住、商业功能的发挥。这对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兴许有些启发。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