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管理不当,安全问题突出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留守儿 童在家,隔代监护最为普遍,这种监护人大多年老体弱,识 字不多。他们不仅要搞生产劳动,还要照顾孙子的生活,往 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通常只注重孩子的温饱问题而弱化了 其他方面的管理。再者,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放任自流, 这就为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安全问题埋下了伏笔。1、留守儿 童成为不法分子侵袭的对象。据公安部门的统计表明:由于 家庭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受各类犯罪侵犯的高危人 群。男童是人贩子的目标,女童则容易成为性侵害的对象。
2、留守儿童自身行为的安全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 家,他们长期缺少关爱,与父母又很少交流,加之年龄又小, 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从而调皮捣蛋,破坏公 物,打架斗殴等。3、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问题。由于监护人保护不力,留守儿童产生的溺水、触电、车祸意外死亡等 事故也时有发生。
(二)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学业困难隔代监护人作为一个 特殊的监护群体,他们普遍年龄大、文盲比例高、思想观念 陈旧保守,加之要承担繁重的劳动,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关 注孩子的学习。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只有鼎灌(土家语:锅) 煮米饭,没有鼎灌煮文章”。“读书无用论”已深入部分留 守儿童的脑海,因此孩子养不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 习态度。据对本校留守儿童的调查:21%的学习态度较差, 45.94%的学习态度一般,只有25.68%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良好。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 儿童缺乏积极的心理关怀,他们会觉得很孤独,表现为自卑 心理极重,性格内向、抑郁,不会与人交流,孤僻不合群, 遇到困难一蹶不振,出现差错得不到及时引导、纠正,久而 久之,就会形成明显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偏激等问题。
二、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统筹规划,形成以政府为主的领导协调机制要 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各级政府的协作才能完成。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 让农民工家长学会正确的家庭教育,发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 功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农村寄宿制,便于对留守儿童进 行“家校一体化”的教育和管理,不仅有利于节省分散管理 的社会成本,还利于保证留守儿童充裕的学习时间,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作为政府,要加强农村寄宿制 的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 好的成长环境。还可以由政府出面,动员有帮扶能力的社会 各界有识之士自愿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形成“代理家 长”模式,呵护其心灵,关心其生活,指导其学习。
(二)转变观念,形成以亲情为主的家庭关怀父母是孩子 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家庭教育 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经问过许多外出 打工的年轻父母,你们为什么撇下宝贝纷纷出去?他们的回 答都是挣更多的钱,为了孩子,为了孩子比他们更好,比他 们受教育好,比他们发展好,今后比他们过得好。背井离乡, 怀揣发财梦的农民工们却不知孩子由于亲情的缺失,在家却 不能健康地成长。对于长期在外的父母来说,首先一定要走 出“挣钱给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质上的满足即是为了孩子好” 这样的误区。孩子需要得更多的是父母的爱,作为父母一定 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交流,即使在外,也尽量至少每周与孩 子通一次电话,或者写一封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 情况及思想动态。除了孩子,还需要经常与孩子的老师联系,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果夫妻需双双外出,一定要注意 孩子监护人的选定。尽量将孩子放在文化素质较高,有一定 责任感、有一定学习环境的亲戚家。
(三)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形成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 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得格外重要,应该担当“主角”。1、转变 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观念转变了, 才能有效指导教育实践。作为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的少数民族 地区学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要从单纯的追求升学率转向 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4+1”模式(即“思想政治 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心理情感教育、行为养成教育+营养、 健康与安全”)正在我县寄宿制学校全面铺开,留守儿童从 早上到晚上睡觉,都有老师全程跟踪照顾,教师给以这些特 殊的儿童特别的爱,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关怀,弥补了家庭亲 情的缺失。另外,我校的“老师妈妈”已经启动,每个教师 固定当几个留守儿童的“妈妈”,照顾和关心其生活、学习。
2、个案调查,摸底建档,因材施教。在我校,留守儿童档 案的建立已经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中,把留守儿童的家 庭情况、父母流通城市、联系电话、监护人情况等记录存档, 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 教育管理,找出其需要,如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并把所有问题 消灭在萌芽状态。3、开展心理疏导和辅导。除了提供良好 的知识教育,学校还可以每周增设心理课程,引导留守儿童 身心的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对 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此外,学校有必要对学生 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并构建家校联系的桥梁,形成教育合力。
利用现代发达的通讯设备,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家长 可以时时了解学校动态,并在网上与家长进行交流。除此,学校应开通亲情电话,留守儿童随时可以免费给爸爸妈妈打 电话,汇报其生活及学习情况。家长热线的开通,方便家长 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此外,学 校还可以通过春节家长都返乡的机会,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 与家长交流、探讨,让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形成合 力。
(四)发挥社会作用,互补共生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仅 靠学校和家庭是远远不够的,所谓的“5+2=0”,讲的就是学 生在学校接受5天的正面教育,回去在社会上接受2天的负面 教育,然后正负相抵,也就等于零了。根据当前少数民族地 区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社会要加强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组 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对学校和家庭教育缺失的 弥补作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 补共生。
(五)大胆改革,形成合理的入学制度要想彻底解决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还应该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取消与户籍 相联系的教育、医疗等各种有城乡差别、甚至城乡隔离制度。
(如有部分学校还在收择校费)。要先把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 问题解决好,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 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 程,它的解决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努 力,更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从而保证他们和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全面成长。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