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解读 1.高职教育质量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为新时期的职业教育确定了 新的战略定位,使我们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服务于职业岗位需求的 技术技能人才,基本功能是服务于国民经济和人力资源开发。IS09000族标准对 质量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的好坏是指质量本身满足主 体需要的程度表现。据此,高职教育质量可以认为是高职教育服务政府、企业、 受教育者、教育者等价值主体价值诉求的程度,包括符合预定规格、适用特定要 求和追求各方满意等方面内容。因此,高质量的高职教育既要促进学生就业、满 足其职业生涯发展,又要满足行业和企业人才需要,促进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2.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内涵与意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管理体系是在教学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高职院校的管理体系,由满足质量管理 需要的组织结构、程序与过程以及资源几方面构成。其中: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体 制、隶属关系、职责、权限和相互联系方式,是体系开展质量管理的基础;
程序 是指完成质量活动所规定的途径和形成的文件,过程是指与教学质量相互关联或 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二者是体系实施质量管理的关键;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教 学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确保质量活动获得必需的资源,是体系实现质量目标的 必备条件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就是其开展质量管理的实践过程。首先, 应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所谓质量方针是由学校正式发布的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对外代表学校对顾客的质量承诺;
对内是所有部门和员工的行动指南。质 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化,具有可测性。其次,应围绕质量方针与目标,建立 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确定与教学质量相关的受控责任部 门,规定部门和岗位的职权和职责,形成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在此基础上,对高 职院校人、财、物、环境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第三,应将教学质量形成的过程划 分为具体过程,对每个具体过程再分为各个子过程。最后,应依据事先建立的质 量标准,采用动态的过程管理的模式,对每个具体过程和过程之间的组合进行检 查、分析,鉴别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达到的程度如何,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 质量改进。
高职院校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使高职院校明确并解决 以下重要而关键的问题:高职院校开展质量管理的主体有哪些,为谁而管理卸有 哪些利益相关者,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质量要羞,主要的技术手段与方 法是什么,如何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性,等等。因此,开展质量管理有利于高职 院校部门层面的整合协调,激活现有物资、政策制度,从根本上开展有序化、集 约化和科学化管理。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1.产业转型升级下高职教育肩负的战略性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 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数以亿 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些决策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对职业教 育提出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人力资 源保障的战略任务。要高质量地完成任务,高职院校就必须在专业设置上面向现 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区域优势产业,直接以行业、中小企业和“三农”等为主 要服务对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2.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伴随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启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 规模发展进入了追求内涵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建设的重点内容包括四方面。一是 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的内生动力。二是提升学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契合度。即高 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使专 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三是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应不断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保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 重,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四是提升学生 的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满足行业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 应坚持创新育人模式,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育人全过程,落实好立德 树人的根本任务[3]。
3. 传统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突出问题 与之相对应,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由于存在种种突出问题,遭遇了严 峻的挑战,亟待构建起现代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 面:第质量管理体系比较封闭,管理主体单一,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决策 层与职能部门,社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二级教学单位参与程度很小;
第 二,质量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缺乏实效性,仍采用以监、管为主的经验管理,对 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数据缺乏深入分析与及时反馈,更忽视对整改情况的 监控、跟踪与验证;
第三,质量管理范围狭窄,主要对校内教学环节进行监控与 评价,对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毕业生调查等入口和出口环节 缺乏有效的监督及信息反馈;
第四,管理职责与权限不清,学校内部权责范围模 糊,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部分资源重复配置,相关环节多 重监控,有些环节却无人监管等问题。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是高职院校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在经历了办学升格、管理升级,扩大办学规模、增设新专业等发展过程中,质量管 理发展滞后于教学改革发展。二是高职院校自身缺乏足够的质量意识,管理观念 亟待更新,重视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质量评估,忽视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和社会 评估;
应付各级评估的倾向性较强,对质管管理工作本身缺乏一定主动性。三是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导致实践工作缺乏理论指导,理论与实 践之间缺乏有机互动,直接制约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
4.内外环境变化对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如上所述,新的历史阶段对高职教育赋予的新任务和其自身发展规律都对 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更新办学理念。将质量兴校的观念融入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学校 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等多个维度与多个层面,同时通过开展院校研究,不断加大 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力度。
二是构建开放的评价过程。即通过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积极把用人单 位、社会、市场、行业等吸收到参与性评价主体中,主动接受各级各类主管部门、 社会的公开接受评价和监督,确保高职院校能把用人单位和学生等顾客作为关注 的焦点。
三是实施规范管理。通过完善文件体系,使高职院校的全体教职员工 明确与教学质量相关的活动由谁做、何时做和怎样做。同时还要能保证与质量相 关的管理活动都具有可检索性和可追溯性,提高质量管理的有序性和效率。
四是开展系统管理。高职教学质量涉及办学、管理、资源等多方面因 素,涉及内部、外部两个维度。高职院校应开展质量策划,对教学全过程进行 PDCA的动态管理,即通过确定好质量管理体系内各个过程及过程间的相互关系, 明确与质量相关的受控部门各自的职责,避免部门职能交叉,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能得到必要的资源。通过开展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与外部质量评估,发现教学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在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制定决策、提出和实施整改,保证 体系的持续改进。
五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保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 永恒目标,高职院校不但要及时了解不同层面顾客的需求,更要及时将需求转化 为对内要求。这就要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信息收集及反馈、调节与持续改进 等功能,以提升内外部适应性和协调性。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重构 2006年至今,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以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为契机,以国家示范院校与后示范建设为平台,以国家相关法规和政朿为依据, 以IS09000族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等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建立起符合高职 教育发展要求和我校工作实际的切实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1.以服务为导向,制定目标体系 只有明确了为什么建,才能确定建什么和怎样建。目标体系的作用就是明 确建立体系的主要目的、学校总的质2015年量宗旨和方向,以及具体、可测的质 量目标。结合现阶段学校实际,依据“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与供方互 利的关系”的管理原则,我校首先阐明了建立体系的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 改进,提高用人单位、学生等顾客的满意程度,使教师、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受益, 切实提高学校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其次,提出现阶段的质量方针是“满足标准、 规范管理、突出特色、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对社会做出了质量承诺,为 教职工提供了行动指南。最后,形成与质量方针相适应,且具有可测性的质量目 标,即“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突出职业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学生对教学质 量、学生管理的满意度高于9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满意度高于90%、毕 业生-次就业率高于90%:同时,学校还将总目标进行了分解,形成各受控部门、 二级教学单位的质量目标。值得强调的是,目标体系是动态发展的,我校随体系 的改进,适时调整质量管理体系。2.以制度为基础,建立体系文件 我校现已建立起包括三个层次的体系文件,使学校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有据可依,使全校教职员工明确了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为什么做、做什么和怎样做。
第一层是纲领性文件,内容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与质量手册,其 中质量手册的内容是与质量有关的组织结构、质量管理、执行、验证和评审人员 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质量要素等。依据质量手册,我校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对明确管理职责实施了顶层设计。_是成立了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由校长、主 管该项工作的副校长及职能部门领导人组成学校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整合质量管 理办公室与督导室成立质量管理中心,全面负责学校质量管理工作。二是以文件 的形式,规定了学校最高领导层的职责、权限和相互联系方式,受控部门职责与 权限,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岗位职责及相互关系等。
第二层是程序文件,主要是通过规定各职能部门、教学部门开展的质 量活动的顺序、内容和方法而形成的文件。文件规定了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和接 口,发挥出横向协调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我校首先确定了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 目标,职责、权限和沟通,教学计划,招生与学生管理,教学与管理人员,场地、 设施和设备,教学和训练的实施,质量记录控制,教学检查与评估,纠正和预防 措施,文件控制,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十二个质量要素。然后依据要素确定 出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在内的22个程序。
最后,在理顺了现有文件及规章制度,确定出作废、需要修改以及继续有效和新 建的文件的基础上,建立起程序文件。目前,我校不但使全部与教学质量相关的 活动得到控制,而且通过在传统管理过程基础上增加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程 序,对体系的运行建立起监督、管理和保障机制,确保了体系本身的充分性和有 效性。
第三层是支持性文件,是针对与质量有关的各项活动所规定的具体的 技术要求和实施细则而形成的文件。我校支持性文件包括教学业务指导书、岗位工作指导书、外来文件和内部管理文件等。
从2012年体系的试运行,目前学校的体系文件经过一次换版,形成了 包括质量手册、22个程序文件、43个岗位工作说明书及66个学校管理文件和82 个外来文件的体系文件。
3. 以信息为关键,搭建质量信息管理平台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面向教育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学生等相 关者,覆盖与质量相关的活动各个过程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收集、管理、反馈 的一体化,是构建体系的关键和保障。
首先,依托体系文件,我校建立了系统化的信息收集与反馈制度。信 息包括在校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毕业生、用人单位、行业专家等多个主 体,确保了信息来源的全面性和平台建设的制度化。
其次,将平台建设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 设有机结合,从教学运行、学生学习、师资建设、专业建设、教学资源等方面建 立起自下而上的数据分层采集机制。通过按角色分配权限的管理方式,保留完整 的记录,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即时性。
第三,通过开发与升级软件,不断提升信息平台的数据分析等管理和 使用功能,使学校的管理者通过平台,全面掌握学校的现状与发展瓶颈,预测发 展趋势,从而优化整合了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能。
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运行为实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我校采用PDCA的动态管理模式,通过 识别出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具体过程,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了周而复 始、螺旋上升的闭环管理。
1.开展以顾客为关注点的科学策划 首先,了解顾客需求。我校建立起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制度,通过访谈、 问卷等多种形式,了解和掌握多方面情势与需求: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专业对 应的省内行业论业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企业相关岗位对未来从业人员的 需求情况,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需求,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 关满意度等内容。其次,把顾客需求转化为内在要求。制定了《专业建设项目实 施方案》《教学计划汇编》《关于教学大纲的管理规定》等制度,使学校能依据 调研信息统计分析的结果,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进行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新的质量目标。还通过各种会议、教研活动、网上信息等途径,使教职员工 了解、理解质量要求的新变化、新要求,并落实到工作中。
2. 实施资源动态管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一方面,我校树立起和推进全员质量意识。通 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使决策层明确了建立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 高了质量意识,明确最高管理者在体系建立与实施中的关键作用,使全校工作都 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线,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落实到切实为学生提供符 合要求的教育教学服务。通过制定岗位工作说明书、开展质量宣贯、质量管理培 训、依托校园网络等多种途径使全体员工树立质量观念,建立起高素质的管理人 员队伍;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如将教学质量与职称评定、薪酬管理挂钩,激发起 全体教职员工关心教学质量、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针对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_是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 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微课建设、教学基本功大 赛、各级信息化大赛等为载体,加大了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二是通过制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依托校企合作、“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等 平台,为教师提供去优质企业顶岗实践锻炼、参与企业新项目开发、职业技能培 训、专兼职教师合作等机会,提升教师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等。三是通 过制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员技术人员工作方案》《面向重点院校选聘专任教 师工作方案》《外请教师聘用与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保证授课教师队伍的质 量。
在物质与环境资源管理方面,我校通过制定和修订了《仪器设备验收 工作流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设备管理办法》《实践教学耗材管理办 法》《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对实训、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购置、使用、 运行及维护等实施全过程管理,保证教学设施与设备满足教学所需。以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的建立为依托,开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以能力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 的教材建设与管理,推进校企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现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通过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等文件,以企业文化进校园、师德师风、学风建设等项目 化建设为载体,创设了促进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3. 完善二级检查与监控机制 首先,确保教学主要环节有标准。学校制定和完善了《课程教学大纲》 《课堂教学规范》《实践教学规范》《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考试及成绩评定管 理规定》等教学规范。其次,制定了系列化检查制度,覆盖教学检查、教学督导、 校外顶岗实习等方面,涉及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企业、学生等多元化主体,使 教学管理有依据。第三,建立起校院二级监控机制,充分激发了二级学院参与质 量管理的积极性,提升了监控职能的有效性。即二级教学单位建立自检机制,针 对专业建设、掌握一口标准、流利的口语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标志。作为高职院校, 应该更加注重口语教学,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为学生走进职场奠定坚实基础。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