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人大代表述职 > 荷塘月色反思不足 [关于《荷塘月色》的解读及其教学的反思]

荷塘月色反思不足 [关于《荷塘月色》的解读及其教学的反思]

来源:人大代表述职 时间:2019-10-21 07:53:23 点击:

关于《荷塘月色》的解读及其教学的反思

关于《荷塘月色》的解读及其教学的反思 摘 要:对一个文本的解读与教学,首先须依赖其文 字,而不是知人论世,更不是人云亦云。《荷塘月色》作为 经典篇目,一直以来,对其的解读及教学受文本外的因素影 响较大,有必要再细读文本,理解朱自清先生的本意,进而 培养学生严谨思维的品质。

《荷塘月色》是经典名篇,一直以来,一线教师在解读 时自觉不自觉都注意到了三点:第一,文章紧扣“心里颇不 宁静”而写;
第二,文章的重点段落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 上的月色和荷塘的四周三段(一般情况下,教学中引导学生 欣赏完这三段,就基本抓住了文章的精华);
第三,文章的 主旨在于表现“四一二”事件后,作为进步知识分子的朱自 清先生的苦闷和迷惘,淡淡的喜悦抹不平内心的忧伤。这基 本上已是共识。

如此,教师教学的高妙,几乎就在于如何欣赏那三段文 字的美了。修辞固不可少,叠词也别有风味,若能美读,这 便到了好处了。

孙绍振先生说,中学语文教学的作品解读“在方法上, 习惯于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在作品与现实的统一中团团转,缺乏提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这在根本上背离了‘分 析’的初衷”。在《荷塘月色》这篇写景抒情散文里,朱自 清先生先诉说自己的不宁静的心境,然后描写一个宁静的与 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深入文本,这里有几个问题 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是荷塘?为什么是月色?清华大学可 去的地方不少,朱先生为什么单选择了那里?这背后是否有 用意呢?是选择了月色与荷塘做意象,还是仅仅是美景呢? 朱自清深受古典文化熏陶,自然会想到这意象的内涵,是否 通过对传统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 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的情怀?在高雨溪先 生的博客里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一生高洁的朱自清》, 里面记有两件事。一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因为他的父亲十 分喜欢苏东坡,他出生后,便取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诗 句,为他取名“自华”,号“秋实”,隐含“春华秋实”之 意。朱先生1917年考入北大预科,自己改名为自清,为的是 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二是解放前 夕,国统区物价飞涨,朱自清每月的工资只能买三袋面粉。

由于缺吃少穿,朱自清的胃病日益严重,国民党当局为了收 买人心,特地为朱自清等名人配送美国的救济面粉,可朱自 清为了捍卫“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毅然加以拒绝。毛 泽东主席曾高度赞扬他:“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 领美国的‘救济粮’。”和他有过多次交往的朋友张中行这 样评价他:“在立身处世方面,许多行事都表现了正派读书人的明是非、重气节。”这些不正是他高洁的体现吗? 由此,我们可以进入文本主旨探究了。

先前,大家基本认为《荷塘月色》的主旨在于表现“四 一二”事件后作为进步知识分子的朱自清的苦闷和迷惘:有 文本开头“心里颇不宁静”为证;
有先生另外两篇散文《一 封信》和《哪里走》中提到1927年的政治事变及他当时的感 受为证;
有先生夫人陈竹隐女士解放后撰写的回忆录《追忆 朱自清》中提到他在写作《荷塘月色》前后的心绪为证。

可是,大家都注意到了朱自清的“心里颇不宁静”,却 没有注意到这前面的“这几天”。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一点, 也许可以以意逆志,理解文本的主旨。如果朱自清这篇文章 写于那一年的4月15日前后,那应当和“四一二”事件有关, 但本文原载于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朱 自清先生文后落款是“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那么,“四 一二”事件已经过去近三月,此时,若与“四一二”事件相 关,文章第一句当改成“这几月心里颇不宁静”,这样才说 得过去。以朱自清先生为人之谨严,当不会疏忽这一点。有 一事可作佐证。据说,文章发表以后,有一读者就文中细节 写信给朱先生,说“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 里的蛙声”一句有误,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接信后,朱自清回忆自己那晚确实听到了蝉声,但为了稳妥起见,便问了多 位朋友,并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结果大家都认为蝉夜晚是 不叫的,只是偶尔才叫。朱自清因此怀疑自己是记错了,准 备在散文集《背影》再版时,删除“蝉叫”这个句子。后来, 他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 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严谨如此,也可知朱自清先生不至 于把“这几天”和“这几月”混淆。

至于朱自清先生在另外两篇散文《一封信》和《哪里走》 中提到1927年的政治事变及他当时的感受,只是那时的感受, 文中均未说这是在《荷塘月色》中的感受,不足以作证据。

在一段时间内,有某种感觉,不等于时时刻刻必然是这感觉。

而朱自清的夫人陈竹隐女士解放后撰写的回忆录《追忆 朱自清》中提到他在写作《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态:“1927 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大批屠杀共产党人。时局剧烈动荡。

……面对着这样的大动乱,佩弦在苦闷,在思索。在这种心 境下,他写了《荷塘月色》。”这种解读及其依据似乎是可 以接受的,但细细推敲,就会发现:其一,《荷塘月色》中 并没有一个字说到政治;
第二,文中的“妻”是朱先生的前 妻武钟谦,陈竹隐女士之言可能一半是臆断,一半也许是为 适应社会话语环境。从社会历史批评角度作出的解读,过多地重视了政治思 想性和社会政治的需要,忽视了文学的审美性及人的心灵的 需要,难免造成对文本的简单化、模式化、狭隘化的理解。

这个主题既然产生了争议,破了自然有立,于是各种声 音就出现了。

也有根据“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之句,推导出妻子需要照顾孩子,不能成为“我”倾诉烦恼 的对象,“我”只能去找虚拟中的女性来安慰自己。“凝碧 的波痕”“默默的流水”“叶子的风致”“稀疏的倩影”等 等无不是虚拟的女性意象,这虚拟的知心女子就是“荷塘月 色”。但是内心深处的苦闷不仅并未在虚拟世界中得以消除, 最终仍不得不归于令人绝望的苦闷与孤独。

文本一开始说自己“颇不宁静”,到了荷塘边幽僻的“曲 折的小煤屑路”上的时候,就觉得“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一个人在 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 自由的人”,心终于得以暂时的平复。月色下的荷塘、荷塘 上的月色和荷塘的四周,更是让他心灵宁静,浮想联翩。虽 然不久有时感叹“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似乎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奈,但是,先生因何要去荷塘、 在荷塘寻觅到什么的意思基本是清楚了,那就是寻找心灵的 自由,寻找宁静。至于为什么平日里有不自由的感觉,不能 宁静,也许这是极其复杂的问题。但这种不舒服的心理,是 “这几天”里的,虽然不像杜甫“自经伤乱少睡眠”有那么 明确的指向。

所以,我们从荷塘和月色的意象,从“这几天心里颇不 宁静”的文眼里,从朱先生“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了”三方 面,得出本文主旨在于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自由宁 静生活的心情。

用赵景深的话说的:朱自清虽然是学哲学的,但他的文 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 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

正因为如此,朱自清的散文才如此动人。

厘清了这些,就可以反思我们的教学。

如果我们分析他的每一个比喻,根据文意推出本体和喻 体,以及他们的相似点,这也是必须的,但这是最浅的层面, 这是教参上都有的。教师的职责在于引领学生明白这比喻群的整体意义就是对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下的月色的喜爱之 情,是一种文人喜欢的宁静美、意境美,所以,每一个比喻 都选择了那么诗意的、静美的,令人沉醉的喻体。有一种“可 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的情趣。

问题又来了,“峭愣愣,如鬼一般”这个比喻也美吗? 其实,借助整体的语境,就可以明白此处并无制造恐怖的意 思,而是说形状变化莫测,让人浮想联翩,甚至可以说有《项 脊轩志》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的趣味。不是所有的“鬼”都是可怕的,大人叫 可爱机灵的孩子都叫“小鬼”,可怕了吗? 《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是朱自 清心灵中独有的镜像,它是世界上任何人从未见,也是平日 的朱自清所未尝见过的荷塘。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感悟到,朱 自清先生用这么多的比喻、这么多的角度描写景物、这么多 的通感,用意不是像唐弢先生说的“佩弦先生的《背影》《荷 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被称作早期散文里的 代表作的,论文字,平稳清楚,找不出一点差池,可是总觉 得缺少了一个灵魂”,而是有魂弥漫在其中,那就是:表达 自身的高洁,对自由的追求。这是一种含蓄,一种中国文学里的诗意。尽管余光中先生说“朱文的譬喻虽多,却未见如 何出色”,但笔者却以为是到了好处了。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