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师普遍认为对立意构思过程的指导难以把握。学生构思过程的内隐性,使得教师对学生 习作构思过程的监控出现盲区,导致构思指导的有心无力。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利用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立意构思过程可视化、可操作化,明 晰表达意图,继而筛选、重组材料,提升学生准确表达自己 意图的能力。
一、从文到图,还原构思轨迹 通过范例导引、教师指导和独立实践三个层面从扶到放 学习绘制思维导图。将文章转化成思维导图,让写作的思维 轨迹清晰可见。
(一)范例导引,认识思维导图 以学生习作《谢泽伦,你是好样的》为例,教师示范画 思维导图。首先师生共同梳理出习作的内容:1.运动会开幕 的场景(主持人、运动员、裁判员代表讲话,校长宣布运动 会开始);
2.各班方阵表演的描述(足球表演、武术操、街 舞);
3.谢浩然垒球比赛;
4.谢泽伦800米比赛(运动员们 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你追我赶的情景、同学们的呐喊助威;
谢泽伦不慎摔倒,忍痛坚持到底,努力反超获得第三名)。
■ (二)扶放结合,尝试思维导图 仅仅认识和了解专业术语还不足以绘制导图,还需要教 师手把手地教学生绘制。以学生习作《运动会》为例,先将 中心主题(运动会)画在黑板上,然后根据习作中写到的几件事:“1.吃过早饭,匆匆来到学校;
2.我参加了垒球比赛, 得了第三名,我很高兴;
3.中午休息;
4.下午参加200米比 赛,同学为我加油;
5.今天的比赛结束了,高高兴兴地回家 了”以曲线的方式按顺序向四周呈发散状画出,接下来让学 生尝试着完成思维导图的下面几个步骤。
■ (三)独立实践,绘制思维导图 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当学生对思维 导图形成了基本的概念,应该放手让他们动手试一试。先采 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一人的作文为例,各自绘制思维导图, 然后互相说一说、评一评。因为内容相同,可以就不同意见 讨论、辨析,达成共识,修正不正确的地方。
接着,同桌交换各自的作文,绘制同桌作文的思维导图, 画好后相互交流,看看有没有把构思画出来,结合着评价标 准,互相评一评、改一改。
思维导图评价表 ■ 在这些基础上,再教学生用粗细不等的线条表示不同的 层级(从粗到细);
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内容,并鼓励 学生图文并茂地展现写作思路,从而构成中心主题突出、层 次清晰的网状结构的思维导图,使学生能够迅速抓住事物的 本质,厘清不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写作的构思可视化。
■二、由图构文,确立表达意图 回归到真实的写作状态,面对一个题目时,脑子里可能 会一下子跳出相关的画面、声音、事例等。而这些信息是交 织在一起的,难以分开。当想起一句话时,它可能又被一幅 画面所替代了,再回过头回想这句话时,可能已经想不起来 了。因此,你会发现最需要应付的不是作文本身,而是脑海 中那些互相碰撞的思路和事例。
(一)头脑风暴,激活思维 我们以“雪”这个主题为例,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分暴, 充分打开思路,将自己的思维天马行空般地进行发散:鹅毛 般的大雪,树上、山上白了;
打雪仗、堆雪人,快乐的笑声;
路上结冰了,骑着电瓶车不慎滑倒……把这些思维的触角进 行分类梳理,呈现如下:
■ (二)添枝加叶,生成提纲 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找到了写作的思路,还需要进一 步梳理并确定主题,再次构思文章的写作结构。因为思维激 发注重的是提取脑海中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之间的顺序和 关系需要进一步地厘清。把其中一条主分支提取出来,确定 主题,经过梳理与补充生成有用的写作提纲,所谓有用即要 求内容丰富,条理清楚,并提供能够直接形成文段的框架和 依据。
比如图6中的其中一个主分支为“事”,从子支发散的材料来看,可以改为“雪中情”来凸显表达意图。接着对相 应的子分支进行添枝加叶,以使写作材料更为丰富。同时, 应指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上对写作重点内容进行描绘和备注 (包括材料的顺序安排、详略的布局,有时还可以有写法的 旁注),以使学生写出的文章内容丰富,主题明确。
如下图所示,根据“雪景”和“雪中情”绘制作文提纲 的思维导图,相应整理出来的两篇作文结构和脉络,看上去 一目了然,这样就为写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三)按图索骥,填空成文 接下来一步,就简单了。主题明确了,文章框架与材料 都有了,按照形成的写作提纲,只需按图索骥,填空成段, 连段成文。
三、图文观照,清晰表达意图 翻阅学生的作文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类评语:“要是你 能抓住妈妈语言、动作来写,特点会更加凸显!”“事情写 得比较清楚,但重点还不够突出。”“西湖的美体现在哪里 呢?”教师的确是指出了习作中的一些问题,但这些评语难 以真正促使学生重新去审视自己的作文,说到底这些评语如 同隔靴搔痒,学生无法以此为凭借来评价、修改作文。学生 依据思维导图完成习作,我们不妨再利用导图,以图反观作 文,图文观照审视作文。
(一)查看主题与材料是否对接如上文提及的学生习作《运动会》,将导图与作文对照 着读,就会发现作文只是把运动会一天到晚所经历的事写下 来而已,然而作文的表达意图模糊。然后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在几件事中选一件,比如200米比赛,确定主题为激烈的比 赛,接下来围绕这一主题,发散性地对其子分支添加内容。
又如对习作《谢泽伦,你是好样的》,可以在小组内合 作交流、辨析。通过思维导图再次明确习作要表达的主题是 谢泽伦同学顽强拼搏的精神,然后与所选的材料一一对照, 发现与之紧密相连的只有“谢泽伦不慎摔倒,忍痛坚持到底, 努力反超获得第三名”这一事例,讨论确定修改意见后,将 其他事例删去或略写,这个事例再补充细节突出重点。
(二)审视细节是否为主题表达服务 “外公轻轻搬开椅子,坐下来,捧起碗开始吃饭。只见 他扒了几口饭后,把碗筷一放,又扑到电视机前,一把抓起 遥控器,“30!”十分娴熟地按到戏剧频道。“呀——咿 ——”随着电视,外公时而唱戏,时而摇头晃脑,时而闭目 欣赏,双手还打着拍子,完全沉醉在其中了!”这个片段主 要凸显了外公作为一个戏迷的形象。
对照思维导图生成的写作提纲所标注的“以动作描写体 现人物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动作与特点对应着看,细细阅 读发现“一扒、一放、一扑、一把抓起”“三个时而,打着 拍子”等细节把戏迷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但美中不足的是 第一句话中的几个动作,可有可无,对人物特点的描摹起不到作用,图文对照之下清晰可见。
实践证明,运用思维导图打开行文思路,使立意构思的 过程可视化,能使学生围绕主题取舍材料,合理布局,对照 导图完成自我评价修改作文,凸显文章立意,切实有效地提 高学生准确表达自己意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2]赵国庆.别说你懂思维导图[M].北京:人民邮电 出版社,2015. [3]赵国庆.小学思维训练第2册:思维导图[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朱卉.思维导图,让学生轻松写作[J].语文教学 通讯(C),2016,(10). [5]周健.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 学参考,2016,(8).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