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开启本周的阅读,然而,要想解惑却不是那么容易。作者富 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表述方式让人初读时不能捕捉住其观点的。反复阅读数遍,似 乎才触及到作者表达的意图,也许这就是阅读经典的不同之处吧,它绝不会供手 托出明确的观点,需要人进行脑力加工方可获得真知。本节作者首先给我们提供 了教师倾听学生发言的一种方式,那就是对学生的发言不断附和、帮腔、评价和 概括,或者将学生的发言板书下来。在作者看来这种倾听方式看似师生对话互动 得很热闹,实质上是教师害怕沉默、维持教学进程的一种应对方式。在教师心底, 关注学生的发言是为了推进教学的过程,而不是真正关注学生发言背后的思考与 情感投入。"下一步该做什么"折射出来的是教师对教学失控的一种焦虑,操纵学 生服务于教学,控制教学的进程才是教师真实的意图。细细剖析,我们终于发现 这种倾听方式并不走心,不是真正的倾听学生。
那么,走心的倾听学生又该是怎么样的呢?作者指出,真正的倾听是 要理解学生的发言。不仅要"理解"学生说话的内容,还要理解话语背后潜在的复 杂的想法和情感,即学生为什么会这么说,他是怎么想的?只有挖掘学生的所思 所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发生共振。对于精彩的发言 抱以真心的欣赏和赞美,对于不完美的发言,也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 包容学生。然后,找到认知的症结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完善认知与理解。就如文 中那个形象的比喻,师生对话交流就好比打棒球,老师既要能接住学生传过来的 好球,也要能接住学生传过来的"坏球",能接住传过来的"坏球"对学生而言是莫大 的鼓舞。只有这样师生的"传球之旅"才是令人愉快的。
联系到当下的课堂教学,师生这种愉快的"传球游戏"究竟该如何实施 呢?以围绕问题驱动的课堂教学为例,当老师提出问题任务后,要给学生充分的 思考与讨论的时间与空间。当全班交流时,老师要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 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作为组织者,教师进行穿针引线组织生生之间的互动,如:这是他的想法,你是怎么想的呢?让大家都参与到讨论交流中。作为合作者, 当学生交流出现分歧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学生提供讨 论的话题。作为引导者,当学生的交流误入歧途时,教师采用追问或质疑的方式 把学生引入正途。教师只有充分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才能真 正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适时地进行引导和点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 所获。
当然,老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除了眼中有人,尊重学生接纳学生与 学生产生认知和情感的共振,还要心中装着目标,将学生引向目标的彼岸,实现 深度学习。这需要教师教育的情怀与智慧。
END 文字:曾祥琼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