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年终述职 >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从儿童数学学习心理的角度谈起】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从儿童数学学习心理的角度谈起】

来源:年终述职 时间:2019-10-03 07:48:01 点击: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从儿童数学学习心理的角度谈起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从儿童数学学习心理的角度谈起 摘要:“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数学教育”在当下尤其重 要,更引发我们深思:从儿童出发,基于儿童立场,怎样才 是最好的学习?基于儿童数学学习心理,应当创设能满足儿 童心理认同感的教学情境;
通过引导儿童自我认识、自我管 理、自我反省,培养他们的“元认知”能力;
通过“学习心 理素描”和“课堂的特写与聚焦”,走向对儿童的“帮助性 促进”。

陈建功先生在《-十世纪的数学教育》一文中曾经指出 数学教育的三大原则:“实用的原则、论理的原则、心理的 原则”,且明确“心理和实用的原则是论理原则的向导”, 并指出:“……吾人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顺应学生的心理 发展去教育学生,才能满足他们的真实感。”陈先生所提倡 的“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数学教育”在当下尤其重要,更引 发我们深思:从儿童出发,基于儿童立场,怎样才是最好的 学习?本文试从儿童数学学习心理的角度谈起。

问题一:情境,如何满足儿童的心理认同感? 前不久,在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听一位青年教师的展示 课,内容是“平均数”。教师创设了“毛老师和肖老师比赛 投球”的问题情境,通过三次成绩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平 均数”的含义。

第一次对比(见图1):毛老师投红色球(深色球), 肖老师投蓝色球(浅色球)。每人投3次,每次投10个。提问:你们觉得分别用哪个数代表毛老师和肖老师投球的一般 水平比较合适?第一轮比赛谁赢了? 第二次对比(见图2):毛老师投3次,肖老师投4次, 每次投10个。提问:这轮比赛用哪个数代表毛老师和肖老师 的一般成绩比较合适呢?第二轮比赛又是谁赢了呢? 第三次对比(见图3):毛老师投3次,肖老师投4次,每次 投10个。提问:你们能求出毛老师和肖老师这一轮投球成绩 的平均数吗?你们是怎样算的?通过计算平均数,你有什么 发现?这次的比赛又是谁赢了呢? 这位教师的设计不可谓不精心。三次投球成绩的对比, 每一次的设计意图都不相同。第一次:两人各投3次,每人 每次投中的球数相同。因此,用一个数“5”或“6”就能够 代表各人投球的平均水平,也容易比较出第一轮比赛是肖老 师获胜。不难看出,教师期待学生在第一次投球游戏中能够 体会平均数是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代表。第二次:毛老师投 了3次,肖老师却投了4次。这次的比赛成绩很难用一个现成 的数据代表其平均水平。因此,教师先引导学生用移多补少 的方法找到每组数据的平均数,再引出用计算的方法求出两 人的平均成绩。本轮对比,渗透了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引 领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第三次:当学生初步认识 平均数并理解其含义后又一次展开对比,投球的成绩出现了 极端值,例如,毛老师的第二次成绩为9个,而肖老师的第 三次成绩出现了空门,一个也未投中。教师的设计意图不言而喻,希望通过极端数值的引入,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另一 个特性,即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平均数极易受到其中极端 数据的影响而产生波动。

三次对比活动,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教师的设计不可 谓不用心。然而,课下几位学生无意间的对话重重撞击了我 的内心:“哎,其实我早就会算平均数了,老师还让我们移 来移去的!”“就是,不过为什么毛老师只投3次,肖老师 都是投4次,根本不公平!”“你傻啊,这都是老师为了上 课编的……”原来,教师精心预设的、富有深意的学习活动, 根本无法驱动学生个体产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不能满足 他们的心理认同感。分析学生的话不难发现,首先他们对投 球游戏的公平性产生了质疑,虽然教师设计的情境并无科学 问题,两人投球的次数不同,用平均数去比较两人的成绩也 是可以的,但在学生还没有深刻理解平均数内涵的初步认识 阶段,这样的情境无法让他们形成心理认同,反而产生疑问。

继续深究,其实是“数学背景”的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现实” 产生了矛盾,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渗透在情境中的数学内涵, 课堂学习成为学生“配合的行动”,进而失去了原本的教育 价值。再者,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有的早已知道甚至会计 算“平均数”,而有的对“平均数”的认识还是一片空白。

面对这样的教学实际,教师该怎样处理呢?我们知道,所有 的数学学习都涉及学生原有经验的迁移,只不过,迁移的内 容和水平因学生理解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程度的差异而不同。学生可能具备与新的学习情境相关的知识,教师所要研 究的恰恰是如何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如何帮助原有知识 储备不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影响乃至分享学习。加之, 学生会简单地认为,移多补少是笨办法,计算是好办法。究 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理解“移多补少”的思想对于平均数 内涵的真正意义。教学中,教师不妨突出平均数反映一组数 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性特性,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的真正 含义就是“移多补少”,用“数据总和÷总个数”的计算方 法其实质也是“移多补少”——这是统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概 念。

正如陈建功先生所言:“成人所喜之推理或实用问题, 未必为未成年的青年所满足。”教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 如果没有顺应儿童的心理认知,没有满足儿童的心理认同感, 那么再精彩也失去了其教育意义。对于“平均数”这样一个 既有现实意义又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我们的情境设计应该 脱去华丽的外衣,走向满足儿童心理需求的朴素教学。“你 们听说过平均数吗?在哪里见过或听过?”“对于平均数, 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丁解些什么呢?”“为什么要用平 均数去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呢?如果给你几组不同的 数据,你能想办法找到它们的平均数吗?”“用平均数做代 表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优点是什么?有缺点吗?”或 许,在教学现场中适当穿插以上质朴的交流和对话,更能唤 醒儿童对“平均数”的前认知,直面儿童认识“平均数”的学习困难,启发儿童对“平均数”概念内涵的主动建构,从 而真正对儿童的数学学习起到助推作用。

问题二:学习,如何发展儿童的“元认知”? “元认知”是近30年来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所谓“元认知”,“就是指对认知的认知,是人对自己的认 知能力的了解,以及人是否善于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 一种能力”。我们常说,“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授之 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无非是为了使儿童获得自主学习和 深入理解的洞察力,获得监控自我学习、主动评估自身学习 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自身理解水平的重要能力, 这就是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实质是儿童自我认识、自我 管理、自我反省的能力,培养元认知能力就是提高儿童在学 习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强化学习的自觉性,提高自主学习的 能力和水平。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儿童数学学习的以下方面 予以关注,并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一)在“试错”中强化自我认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桑代克曾经提出“学习即 形成刺激反应联接”的心理学原理,并指出:“学习是一种 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教学即是安排各种情境, 以便导致理想的联接并令人感到满意。”著名特级教师华应 龙也提出“融错”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差错其实是一种宝 贵的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智慧地利用“差错”更好地指 导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这里所提出的“试错”,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多多经历“尝试错误”的过程,无论是应用 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还是关于新知识的学习,都会带有一定 “尝试错误”的性质。而教师的职责便是思考安排怎样的教 学情境,让学生尝试“有价值、有意义的错误”,并引导学 生正确认识“错误”,通过认识“错误”来认识自我。鼓励 并包容学生“试错”的课堂是开放的,也是需要勇气的,因 为学生的尝试往往隐含了“难以意料的错误因素”,尤其是 不在教师预料之中的错误,会干扰和影响预定的教学流程。

因此,很多教师往往选择“容易错的、难掌握的先教再做”, 避免学生在课上犯错,保证课堂顺利流畅。殊不知,这样的 “无错课堂”看似轻松流畅,却失去了发展儿童元认知、提 升儿童自我认识能力的功效。

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过程为例,南京 市竹山小学一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类似于“问题串”(即对 教学难点的处理以阶梯式的递进性问题串联)教学,为学生 独立探索问题解决提供支持和帮助。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 层次:
(1)出示图4,你能口算出结果吗?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把46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应该怎样分呢?你能 用小棒摆一摆吗? (3)我们已经学会用竖式计算一位数除以一位数,那么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你能尝试用竖式算一算吗? 教师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新知教学建立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无论是通过口算先初步算得结果, 还是用小棒实际操作体会均分的过程,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 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接。特别欣赏的是教师第三层次的教学 设计,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基础 去尝试计算“46÷2”。诚然,在学生尝试竖式计算的过程 中,从格式、算理到计算过程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但教师 若能智慧地用好学生自然生成的错误资源,并积极引导比较 不同的竖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简便性,让学生在比较、辨 别、判断、选择的过程中修正错误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那么儿童的学习就能真正发生了。

(二)在“检验”中增强自我管理 这里提出的“检验”,并非仅指学生对解题过程、结果 等的检查验算,而是指学生能够用合适的方法来审视自己的 学习过程和结果,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进 行归纳总结,学会批判地看待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反思学 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深入分析原因,寻找达到最佳学习效 果的路径和方法。拥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较之于其他学 生会更为成熟和优秀。然而,这种能力单靠学生自身很难形 成,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督促、引导和帮助。因此,在学生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回头 看,反复想”,从具体方法中发现和提炼最基本的数学概念、 思想,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内容时,教师不妨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这样一些熟悉的情境——“图形与几 何”领域(见图5~图7);
“数与代数”领域(见图8~图 10)。

教师带领学生思考,寻找不同事例中共同蕴含的“转化” 思想,并对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进行归纳、概 括;
在学生数学思维由特殊走向一般的过程中,教师继续提 问:运用转化策略,还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再次引领学生 的数学思维由一般走向特殊。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 有意识地检验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对在解题中提炼基本数 学思想、方法,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有效培养数学学习的自 我管理能力。

(三)在“优化”中寻求自我调整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数学课堂尊重个性,体现差异, 学生独特的解题方法、数学理解往往都能得到教师的认可, 课堂也因此丰富而精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所呈现 的独具个性的解法、思考,也不排除思路复杂、逻辑混乱、 过程不清、思考片面等情况,这就是儿童“元认知”水平不 高,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自我审视的表现。教学中,对学 生思维的尊重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思维碰撞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缺失。引导对不 同解法、思路的对比,鼓励生生之间的自评、互评,教师适 度点评各种解法的优与劣,引导学生在比较、判别中努力寻 求解题的最佳思路,并在优化的过程中学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判断,寻求个性化思路与最佳解法之间的差距,不断 深化对数学问题认识以达到自我调整和完善。例如,一年级 学生遇到“13 -9”这样的退位减法计算时,由于其已有知 识储备和学习经验的差异,往往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在充分了解他们个性化算法的基础上,教师更需要因势利导 地对各种算法加以提炼和梳理,在多样化算法中优化出最贴 合学生思维和算理的思路。如“连减法”:把“13-9”里面 的减数“9”拆成“3”和“6”,先算“13-3=10”,再算 “10-6=4”;
“破十法”:把被减数“13”拆成“10”和 “3”,先算“10-9=1”,再算“3+1=4”;
“想加算减”:
计算“13-9”时,先想“9+( )=13”,通过加法倒过来求得减法算式的结果。通过这 样的优化调控,引导学生学会对比辨别不同计算思路的优劣, 以此促进他们自我认知能力的增强。

问题三:教学,如何走向对儿童的“帮助性促进”? 在“以儿童为中心”的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场 “混战”:学生充分而自由地开展讨论、交流、汇报……出 于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常常无法调控讨论的局面,而无奈地 任由课堂向未知方向发展,最终黯然收场。究其原因,是教 师对学生的学习缺少诊断与分析,没有分析就无法预见,没 有预见就难以调控。“以儿童为中心”的课堂不应该是一场 缺乏教师指导的“混战”,而是一场基于学生理解水平而又 由教师精心指挥的“智战”,看似“自由而开放”的课堂,教师却并不轻松。

教师不妨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素描”,充分了解每一 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知识结构等,这是促进儿童 学习的必要准备。教师的日常工作不仅仅是备课、上课,更 关键的是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谈话、 作业等等与学生接触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 习专长及未来的学习发展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预测。有这方 面意识的教师可能会做一项细致的工作:为每个学生建立一 个学习档案,把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性资料收纳其中,为学 生的学习诊断充分准备;
也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习心理 素描”,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优势、学习 障碍等等,当然,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心 理分析也会添加新内容,不断调整、完善。以笔者任教班级 A学习小组举例,图11~图13是为这个小组中的三名成员所 做的“学习心理素描”。

教师还可以进行“课堂的特写与聚焦”。课堂中,教师 要做的事情很多,除了教授知识、组织活动、评价指导,还 应该把关注的目光聚焦于学生学习过程。课堂的巡视非常重 要,教师不仅要巡视,还要深入参与每一个小组的讨论和操 作活动中去,根据能力的不同而有意识地给予不同程度的学 习辅助,依据教学需要观察每组(或每人)的不同答案,并 迅速思考怎样把各种各样的答案或者有代表性的结论都尽 量展示出来,让学生有机会互相学习。教师需要心里暗暗记下哪位学生的思路正确清楚,适合在大组交流中公布他的结 论,或者哪位学生有独特的解题思路,哪位学生出现了典型 错误,全班交流中如何寻找合适机会予以呈现,并开展适当 的讨论与交流……例如,课堂上笔者走进A学习小组,将会 特别关注吴同学融入小组学习中的情况,并用鼓励的眼神或 者动作启发杨同学的积极表达,同时还特别注意倾听朱同学 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交流,因为他的见解往往比较独到,常会 有与众不同的思路提供给全班同学展开讨论与交流。

如果把教学看作是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建一座桥,那么走 向“帮助性促进”教学的教师会时刻关注桥的两端,试图了 解每个学生都知道什么,关心什么,能做什么,想要做什么;

有造诣的教师则更加会在尊重、理解学生先前经验的基础上,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并有针对性地施以有效的 帮助,让学习更好地发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