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领导班子述职 > 如何建构三生语文课堂:三生课堂是哪三生

如何建构三生语文课堂:三生课堂是哪三生

来源:领导班子述职 时间:2019-11-19 09:58:16 点击:

如何建构三生语文课堂

如何建构三生语文课堂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关注了课堂教学的技术 与方法,没有“用课文教”,也没有“教语文”,导致学生 的核心素养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因此,我们应构建“生活” “生态”“生本”的“三生”的语文课堂。“三生”的语文 课堂是顺学而教的课堂,是顺应学生、学情和学法的课堂, 它还原语文的学科本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顺学而教;
生活语文;
生态语文;
生本语文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越发体会到儿童位置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儿童,建构一种对话、 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关注了课堂 教学的技术与方法,教学目标定位在教会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上,没有真正从“教课文”转变到“用课文教”、从“教课 文”转变到“教语文”上来。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曾说过:
“教师教得扎实,不如学生学得充分。”如何顺学而教,还 原语文的学科本质,促进学生的成长将是语文教学必须守望 的价值和坚守的方向。“顺学而教”是顺应学生、学情和学 法而展开教学。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在《我的教育心》 一书中说:“学科教学也是有生命的,要充满人性,顺其自 然,要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语文课堂应该是 “生活的”“生态的”“生本的”。我们应努力建构这样一 种“三生”的语文课堂。

一、顺应学法:生活语文,返璞归真语文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我们的课程理念应该是让学 生能用语文的眼光看待世界。我们常说的生活语文化,不应 该只是让学生走上街头卖份报纸,或是去蛋糕店体验一次生 活,也应该包括对生活的热爱,关心身边世界的变化和对日 新月异环境的思考等。在这样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 仅收获了语文能力,也增强了自主、合作的意识,培养他们 的创新精神。就语文教学而言,这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 一的体现。不管是语文教学生活化,还是学生生活语文化, 都强调和揭示了学生生活与语文教学的密切联系。我国著名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 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我们带着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 架起语用的桥梁,让他们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只有这 样,才能真正地还原语文的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和希 望。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实施生活化教学的 起点。因此,在设计学习方式时,要努力将语文教学融进学 生的生活,或是开发学生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使语文教 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这样,让学生在这“一来 一回”中学习语文,体验生活,提升素养,在充满童趣的学 习中健康成长。

(一)创设情境,体验语用 语文教材中的不少文本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有些文 章内容是学生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有些是学生生活中有过 的切身体会。但是,因为学生没有留意生活,往往会“视而不见”,或者从没有认真思考过。怎样通过教学让学生真正 走进生活,留心观察,从而认识和理解这些曾经“熟视无睹” 的生活常识呢?学生走进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语文的过程。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儿童的思维是通过形象、色彩、声音 和感觉来实现的。在语文课堂中,带着学生走进生活,观察、 体验和思考生活的过程,就是返璞归真,引领学生学习语文 的过程。例如,苏教版教材中的《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 说的是换一种方式切苹果所见到的情景。学生都吃过苹果, 也切过苹果,但见到苹果里的五角星的却不多。为了让他们 体会“拦腰切”的意思,进而理解“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 一种切苹果的方式”的含义,我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看看怎 样才能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这样,结合生活体验来学习课 文,学生就能学得得心应手了。学习课文以后,我进一步指 导学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在做其他事的时候也可以打破 常规的思维方式,将创造力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 教学,既增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了语言文字训 练,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对生活感受能力。

(二)语文生活,俯拾即是 其实,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身就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因 此,走出教室我们也可以学习语文。正因为如此,我将学生 生活也称为“语文生活”。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没有 了讲读、串问、抄写,留下的是鲜活、自主、创造。回顾传 统语文课堂中的营养不良,学生的各种能力难以发展,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从大语文观的视 角来看,生活处处都是学习语文的课堂。“语文学习的外延 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该让学生到生活中汲取营养, 兴开放式的学习之风。如,班委竞选和就职演讲以及班级的 其他各种活动,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联欢会上,通过征 集节目串词、竞选主持人等,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本就是相互融合的。课 文《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孔子游春》中的哲学家、孔子也 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带着学生回归生活,把大自然变成课堂, 在其中学习,其乐无穷。生活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 活水,语文教学也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土地才能发芽、开花、 结果。

二、顺应学情:生态语文,绿色环保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的最后一个情节曾深深打动了 我,因为影片中那位身陷绝境的父亲在告别世界之前献给孩 子的礼物是他最后向孩子扮出的那张滑稽的鬼脸。正是这张 脸透出了人情、人道和人性。这让我想到,教育应该有些浪 漫的气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大自然。教育应是充满趣味的 活动,充满儿童情趣,更多地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更符合 人情、人道和人性。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生态的。这种 生态应是自然的、绿色的,是有生命的。它体现出来的亲和、 自然、融洽,将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师生的心 里,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就是由内而外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它从生态教育观念出发,对内 铸就自主独立的学习精神,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感悟;

对外打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注重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这样,使我们的教与学具有生态意识,顺应学习主体的自然 成长的规律,充满着人性的光辉。

(一)生态语文课堂是亲和的 (二)生态语文课堂是绿色的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那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绿色的,充满生命力的。有生命 的语文课堂使学生的学习“言意兼得”。这里的“意”指的 是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内涵,是文本的血肉。“得意” 则是指披文入情、入境,通过文字来领悟和感受藏在其中的 情感和内涵。“言”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外在的语言形式, 另一个是内在的语言素材。“得意”之后不能“忘言”,“言 意兼得”是生态语文教学追求的方向。它是一个合乎言语习 得规律的全阅读。生态语文的绿色生命还体现在促进学生的 语言发展和精神建构上。它既不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肢 解课文,进行枯燥的训练,也不因体悟人文情感而虚化了言 语训练。语言发展和精神建构的有机结合,同构同生,为学 生的精神发展打下底子。因此,生态语文也是顺学而教的需 要。这里的“学”是“学情”,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明晰学生学习的难点(盲点)以及学习的可发展点。例如,教学《石榴》一课时,无论是生字词教学还是阅读能力的培 养都得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了解。特别是 “小喇叭”一处的教学设计―――借助图片对比,就是立足 于学生的可发展点。因为,认知水平决定他们只能感受到石 榴花和小喇叭的形似,而对两者间的神似(用小喇叭吹奏起 来的热闹感觉来体现石榴花的旺盛)学生难以体会。于是, 教学时教师借助“火红”一词,相机出示图片和诗句,如, 杜牧的“似火山榴映小山”,张弘范的“游蜂错认枝头火”, 皮日休的“火齐满枝烧夜月”,带领着学生步步深入,使他 们获得愉快而深刻的阅读体验。在这样的生态课堂里,静悄 悄地发生了学习上的变化,学生将文本的内容融进了内心深 处。

三、顺应学生:生本语文,成长使然 有位学者说:“理想的课堂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和 谐,意味着充满民主精神的‘对话’。曾有人非常形象地描 述过课堂教学模式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填鸭式’, 第二阶段是‘诱导式’,第三阶段是‘共享式’……教师不 应该是课堂的主宰,不应该是灌输知识的人,也不应该是约 束孩子行为的人,但在这场‘对话’与‘共享’中教师又有 着‘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的作用。”周一贯老师也曾 经说过:“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矫枉过正。课堂应该是一个 多元存在的生态环境,这里面包含了生本、师本、文本。这 些对于教学而言,对于学生而言都很重要。而这三种‘本’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平分秋色,更不可同日而语。‘师本’ 的‘本’是指教师的本质,而不是教育的本质;
‘文本’的 ‘本’是指教材的本质,也不是教学的根本。而只有‘生本’ 才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师本’和‘文本’均在课堂教学中 存在和展现,但只是为了‘生本’服务。三者的关系应该是 这样的:立足‘师本’,用好‘文本’,服务‘生本’。” 这是对生本课堂最好的诠释。

(一)生本从自主探究开始 (二)生本因生成而美丽 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有时精心备课,在 预设好的课堂上,突然生成的问题会成为始料未及的教学难 点。这样的“意外”自然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呵斥学生。

老话说:“没有障碍哪见光芒?”如果处理得好,不但可以 妙手回春,而且演绎出更多的精彩。我曾经看过王崧舟老师 一篇博客,具体描述他的一堂课。他曾在太原执教《二泉映 月》一课。课上,有个孩子问道:为什么阿炳要把积淀已久 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呢?王老师备课时未曾想到这个 问题,但课堂生成又不能不做出反应。这时,王老师缓缓道 来:“你能联系阿炳的遭遇想一想为什么吗?”学生应答说:
“哦,阿炳此时身边已经没有别的亲人了,只好把这情怀倾 诉给茫茫月夜。”王老师并没有就此收笔,而是紧追一步:
“如果联系阿炳的童年生活,你是不是能有不同的见解?” 又有学生答道:“童年的阿炳是在月夜跟着师父一起去二泉边听泉声的。此时此刻,身边的景未变,可是师父已经不在 了。面对月夜,他这是在向师父倾吐心声啊。”王老师再次 挖掘:“是啊,忆往昔,看眼前,有几多感慨。面向未来, 阿炳似乎还有什么感受吧?”学生说:“阿炳对未来、对生 活、对光明都充满了无限的向往。月亮是光明的象征。阿炳 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月夜,正表达了他对光明的向往 和追求。”学生的回答博得一片喝彩。这样生动而精彩的生 成也是王老师始料未及的。我想能把完全没有预设到的“生 成”处理得如此精妙,正是王崧舟老师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 独特理解的结果。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从“语文教学”到 “语文教育”,就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到“道时无情却有 情”的境界。让我们真正从应试的语文训练中走出来,迈向 “三生”的语文课堂,还语文教育一个明媚的春天吧! [参考文献] [1]周德藩.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第2版)[M].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何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M].长春:吉林文史出 版社,2014. [3]李镇西.我的教育心[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 [4]汪天玉.顺学而教让学习真正有效[J].小学教学 设计,2015(32). [5]索丽娜.生本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