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领导班子述职 > 【浅谈塑料制品自制教具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塑料制品

【浅谈塑料制品自制教具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塑料制品

来源:领导班子述职 时间:2019-10-28 07:56:56 点击:

浅谈塑料制品自制教具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塑料制品自制教具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为例,自制教具用于科学实验 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 能力。

摘 要:
《科学》是小学的基础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 旨”的启蒙课程。科学课程主要是以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 让学生认识科学、理解科学、而科学探究材料是开展探究活 动的重要基础,探究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的 质量。在实际教学中,科学探究材料不仅仅是科学仪器室中 那些配备齐全的各种实验器材,还包括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 些科学活动素材,这些都是重要的科学教学资源,我们要积 极开发、善于利用这些生活中的资源,让科学探究活动变得 多姿多彩、充满童趣。

以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为例,如饮料瓶、笔芯管、塑 料盖等等,它们具有弹性和塑性,且软硬适度,易于裁剪, 也利于其之间的连接和密封。将这些被人们视为“废品”的 瓶、管、盖充当实验用具代替常规实验仪器,应用到科学实 验教学中,决不失常规仪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当活塞——制作滑轮和轮轴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和《滑轮组》时, 要求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简单机械,并将分别通 过观察钩码的数量和用测力计测量这两种方法研究滑轮的省力情况以及方向变化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 定滑轮和动滑轮合理的组合就形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汇聚了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更适用于生活,学会组装一个滑轮组 并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感受机械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为了 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实验阶段我引导学生利用两 个塑料瓶盖、圆柱形铅笔杆、细金属丝等材料制作滑轮。先 将两瓶盖的螺纹口部分截掉,取两盖顶并在其中心各打一略 小于铅笔杆直径的孔,再将两盖顶嵌入在笔杆的两端(如不 牢固可用胶粘结实)。两盖顶之间的间距为1cm左右为宜, 然后去掉笔杆内的笔铅。再把金属丝穿入铅笔孔中,弯折成 滑轮的框架和挂钩,使滑轮能在框架里灵活转动即成。又如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轮轴的秘密》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轮轴 的秘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让 学生利用学习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一件很不容易 的事情,举个例子来说,如螺丝刀的柄、自行车的脚蹬、门 把手都是利用轮轴能够省力的原理制作的,可是轮和轴在这 些物质中的表象就比较抽象,很难理解。甚至有些孩子根本 找不到哪里代表轮,哪里代表轴,而且在轮轴的划分上会产 生认知上的错误认识。帮助孩子理解这些科学概念成为事在 必行的任务。于是我引导学生利用塑料瓶盖、圆柱形铅笔、 泡沫塑料制作一个简单的轮轴工具。只要先把泡沫塑料块磨 制成与瓶盖内径相同的圆柱体后,塞入瓶盖内,齐瓶盖口去 掉多余的部分。在瓶盖中心连同泡沫塑料钻一直径略小于圆铅笔杆直径的孔,再将铅笔杆插入孔中,使瓶盖位于铅笔杆 的中间位置,这样一个以笔杆当轴,以瓶盖做轮的简易轮轴 就做好了。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老师适当的组织学生就某 一难题或疑问进行探讨,使学生处在良好讨论的氛围中,从 而使自己的思考空间和方法不断的拓展,创新思维便不难产 生。

二、当承载物——自制单摆和小漏斗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摆的研究》和《做一个摆钟》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摆等时性和摆钟的制作原理,如果 学生亲自做一个摆并且进行测量,就能有效的收集到准确测 量数据,让学生在数据中自己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 我用塑料瓶盖、细线、细沙、胶水、支架等材料制作了单摆。

在瓶盖一侧的中间位置扎一个小孔,将细线一端由外向内穿 入小孔,在穿出的线头处打一结,使线不能拉出。然后在瓶 盖内填满细沙(以沙增加摆的质量),压平、晾干,这样一 个单摆就做好了。在学生自制单摆教具的过程中,实践能力 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首先是要弄懂教材内容,“消化” 课本知识,方能想象出所要制作的单摆的轮廓,设想出单摆 的雏形,然后才能进行具体的设计、试制。即使是因旧利废 仿制单摆教具,学生也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反复观察、思考, 去用心探索仿制教具的方案与路径。在具体制作中,学生的 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 到水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到将不易溶解和不溶解于水的物质从水中分离的全过程,我用塑料瓶盖和圆珠笔 芯制作一个小漏斗来做过滤实验。在塑料瓶盖中心打一个与 圆珠笔芯外径相同的小孔,将笔芯的一端由盖顶向盖内嵌入, 并保持嵌入端的笔芯管口与盖顶内面相平,再将另一端切成 斜口状,这样一个以瓶盖为斗身,以笔芯为斗顶的小形漏斗 就做好了。可以让学生用制作好的漏斗和滤纸组合来完成过 滤实验,体会什么样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 来,发现做过滤实验的小窍门。在动手操作过程学生既能学 到实验技能,又能尝试探索式学习的乐趣;
其实践能力、创 新能力也就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三、当模型——制作陀螺式七色转盘 光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它看似简单,却隐藏着许 多奥密。看似白色的太阳光竟是由红、橙、黄、绿、蓝、靛、 紫七种颜色的光汇聚在一起而组成的,你会相信吗?如果并 非亲眼所见也许我们谁也不会相信。学生更是如此,从他们 疑惑的眼神中,我能够感受到,孩子们是在用怀疑的目光问 我“你能证明这是真的吗”。如果要让孩子们相信就必须拿 出证据来,使他们信服。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光的组成,我 用圆形的塑料瓶盖、牙签(或火柴)、白纸等材料制作陀螺 式七色转盘。将圆形的塑料瓶盖中心打一个小孔,把牙签垂 直插入小孔里(注意一定要插紧),再将圆形纸片按照34°、 26°、94°、50°、66°、46°、44°这种角 度变化依次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用胶水固定在圆形的塑料瓶盖上(色面向上),这样一个色度 可调的螺旋式转盘就做好了。然后用手捻牙签,使其转动。

当转动到一定速度时,七色转盘即可合成白色转盘。通过制 作陀螺式七色转盘,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光的神奇组成,大大 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提供他们对科学知识进行不断的 学习的动力,使自身的洞察能力不断的得到增强。

综上所述,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塑料制 品材料,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 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 日常生活,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塑料材 料的探索,形成完整形象,进而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作 为科学教师不仅仅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科学探究材料,而且 要积极地利用学生身边的一些生活资料创造性地开展科学 探究活动。在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探究中,让学生提高 兴趣,学会思考,善于利用,不断创造,加深学生对科学知 识的理解,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