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 略。《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 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那么,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一、下放权力,优化组合,强化合作 1、合理组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组织 合作交流小组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 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一般4——6人一 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 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 竞争的公平性,即遵循“组内异质”原则,形成互补,从而 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可以激发更多 的观点,使全班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组建好的合作 交流学习小组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体现“组间同质”的原则。
2、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 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这“领头雁”必须具 有多方面的素质,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自己, 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在小组选出自制力较强、组织能力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 后,对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清楚小组长的职责, 带领小组进入角色,开展合作,增强小组竞争力。组长负责 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 学生,把权利下放,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小组合作 交流的顺利开展。
3、培养学生掌握社交技能 导致合作交流学习小组解体或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主 要原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交流,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 也不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 方法——社交技能。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学生 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例如:将组内成员明确分工,运用“手 势”发挥管理作用,同时使学生参与管理过程,如何倾听别 人的发言,养成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自己认真思考, 大胆发言,敢于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如 何“提建议”;
如何说服别人。评价他人等等。好的社交技 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们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小 组里学到更多东西,同时对同学与家人和朋友和睦相处以及未来事业上取得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师生合作交流,培养协作意识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协作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 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 式,也是社会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正是在 相互合作与交流中得到发展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是开展 的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这种活动能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取了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 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使课堂教学不再出现被遗忘和冷落的角 落。合作交流学习,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儿童非常喜欢 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 流意识和交往能力。同学之间互相启发,每个学生都可以通 过小组讨论,吸收营养,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例如:在教 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 生从桌上众多的学具中找出长方体,然后分组讨论,“观察 这些长方体,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经过 讨论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长方体的 相对的两个面大小相等?教师对他们的发现给予了充分的肯 定。在这样的学习探索中,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想办法 解决问题,时时处处迸发着智慧的火花。另外,在数学合作 交流学习的课堂上通过充分的合作与交流,营造了一种学生 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 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心理学家舒兹 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都具有人际之间的心理需求,包 括包容需求,控制需求与情感需求。如果一个人只限于自己 的知识,而不懂得与人合作交流,那么他的潜能也根本无法 施展出来。这样的话,即使是才高八斗,那也只是闭门造车 的书呆子。所以,我们要把合作交流作为另一有效的教学方 式,改善教育交往,在合作与交流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互相提问,互相启发,互相商讨,互相激励,共同完成任务,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当好引导者 教师要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变换角色,这是 新课标向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所应具 备的素质。在指导合作小组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与应用 时,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指导者,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总 结发言,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 助学生总结和概括发现的结论,提供学生应用新知识的情境 等。
如何使讨论不流于形式,这就首先要求教师从设计教案 的一开始起,就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对于教师来 讲,灌输是一种最省力,也是最能让自己感觉到已经尽了责 任的办法,但是显然没有考虑学生接受的效果。对学生主体 的尊重,就不仅仅把学生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既要对学生的“群体”给予研究,又要对“这个群体与它的成员之 间的相互关系”给予研究,既要对“在群体中的个体积极性 的发挥”给予重视,又要对“在个体积极性的推动下群体创 造精神的发展趋向”给予充分的预测。要真正给学生以信任, 体会他们的学习过程,摸索他们的认知规律,尊重他们的人 格,分担他们的忧虑,接纳他们的想法,分享他们的喜悦, 努力使课堂成为主动学习、充满探究精神的乐园。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 基础,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 的情况和问题,要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 一些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设计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 作性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其三,教师应该给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留出充分的 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有较充分的发言机会和时 间,使他们都能在合作群体中担当起应尽的职责,逐渐体会 到群体合作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交流时,要积极引导每位组员站在小组的立场上,每个人发 言代表着一个小组的成就,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当遇到 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可即时做出妥善处理,抓住机会 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交流合作与探索。
〖JP2〗总之,只有充分地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 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才能使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样“合作与交流学习”才能体现出实效性。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